武清城關概況,歷史沿革,武清縣衙,西郊花柳,寶塔凌雲,文廟生暉,"鐵城"的文化內涵,中軸分明 追崇子午,築城辟市 嚴依古制,崇尚儒禮 左文右武,建置布局 充滿神奇,巍巍鐵城 雖毀猶存,
武清城關概況
歷史沿革
明洪武初因避水患,遷縣治於元衛帥府鎮撫衙今城關鎮。
明
正德六年(1512)知縣陳希文始築土垣。垣周1919丈,高2.2丈,下厚2.5丈,上厚1.5丈。
嘉靖二十二年(1544)霸州兵備副使楊大章以垣內多曠地,載去東北兩面,築土城,數以女牆。城周1570丈,高2.7丈,下厚2.15丈,上厚1.05丈。三門各建城樓。東曰:翠環滄海,西曰:秀擁太行,南曰:路近瀛州。北無門建鎮雍樓,顏其額曰:封聯薊闕。
隆慶三年六月至五年八月(1570—1572)巡撫都御使劉應傑,總督軍務兵部侍郎譚綸,委參將姚龍,知縣段雲鴻、張鵬相繼將土城甃以磚。城周1470丈,高3丈,寬1丈。門各有樓,樓各有署:東曰:遼海揚威,西曰:太行獻秀,南曰:控引畿服,北曰:拱畿神京,獨不啟門。
清康熙七年(1669)大火,城盡圮,城亦間斷沖塌傾頹。乾隆三十年(1766)領帑重修。三十一年竣工。設三門,東曰溯澗,西曰景崗,南曰定澄,三門各建城樓。北無門,建鎮雍樓,並筑北極台於其上。此舉後來還演繹出“劉羅鍋重修武清城”的美好傳說。
作為一縣首善之區的武清縣城,歷經滄桑600載,閱盡了武清人民的饑寒冷暖,記錄了武清人民的智慧和創造,豐富了武清的古代文化。在它完成了歷史使命之後,可惜未作為古蹟保存下來,於1958年被拆除。1990年城西北隅還小有痕跡。新編《武清縣誌》有存照。1990年春痕無存。城基由東門北至南門西鋪成了柏油路面。至此,一座明清兩代雄踞京畿的“鐵城”蕩然無存。
武清縣衙
武清老縣城內有明清縣衙。位於城北,呈坐北朝南勢。是一個寬闊嚴展的大院落。在舊元衛帥府鎮撫衙基礎上,於降慶六年(1573)由知縣李賁擴充修建而成。縣衙是行政機構的象徵,又是政治核心所在。隨著歷代的政情衍變,這一設施也逐步發展和完善。至乾隆初年,縣衙有房百餘間,占地百餘畝。院左有甘泉一眼,惠及全城百姓。
縣衙正門左右有一對石獅雄踞,是權力、威嚴的象徵。門外左有申明亭,右有旌善亭,有門廳3間,儀門3間,大堂3間,上懸“正大光明”匾額。院內有東科房,設吏、戶、禮、兵、科,西科房設工、何、旗科共18間(含皂快班房4間)。前後共有倉廒30間。另設各種專司處所,如縣丞衙、典史衙、西典史廳、後察院、監獄、會計明允亭等。由用於生活起居用房的內衙、後堂、書房(瘦槐軒)、儀仗庫、收糧所等。縣城內外還有專為祭祀用的為數頗多的廟宇祠壇。如孔廟、隆興寺、先農壇、社稷壇、天壇、風雲雷雨壇、城皇廟、馬神廟、龍王廟、娘娘廟、真武廟、關帝廟等等。縣城東門外設有專為教習用的教場,現已杳無痕跡。
武清縣衙自明清志民國時期包括日偽時期均為武清縣衙署。經歷500年屢圮屢修,直到解放初期,保存完好。縣人民政府仍在此處理政務。1950年10月縣政府遷至楊村後,多年用作城關中學學生宿舍,1963年,因開闢北門街被拆除。縣尋蹤古蹟只能望圖興嘆,只有甘泉仍沉睡於地下。
西郊花柳
武清縣城西南隅草茨、張桐營一帶雜植桃、李、杏、梨、山楂、楊柳等樹木,每當春光明媚,花柳爭妍,花香四溢,蜂飛蝶舞,百鳥齊鳴,踏青至此,如步入花團錦簇之中。為武清舊六景之一。清,邑人,吳合綸游後感慨萬端,賦詩讚曰:
十里春郊三月天,芳菲何處不嫣然。
落紅片片隨游展,積翠層層上錦禱。
草色迎含燕市雨,花光晴接薊門煙。
臨風忽動江南興,踏破斜陽緩著鞭。
被幾代帝王看中的酉郊花柳自然勝景,使人留連忘返,飽含四序遷流之妙,春覺生機盎然,夏感清新涼爽,秋享仙鏡碩果,冬觀北國風光。
附近有遺址,經勘察為秦時遺蹟名曰:“始皇堤”。
寶塔凌雲
塔為佛教葬舍利或藏經卷的建築物,一般方形、圓形或八角形,為木、磚、石、鐵材料構成。盛唐時期,隨玄類取經從印度傳人中國。貞觀中(約630),舊縣治東北十里許白家屯,曾建有組字琳宮,俗稱大寺。規模宏大氣象雄偉。寺前建有寶塔一座,又稱田村塔。此塔圓形,底闊上尖,雄姿威武。康熙志載:武清六景之一。明代,邑人榜眼孫清,弘治十五年(1502)郊遊於此,興致所至,題詠白家屯塔曰:
浮圖七寶起層層,瓦石園堆匠顯能。
絕頂孤高明月近,當頭削出慶去騰。
天窗空敞藏僧缽,地窯幽深護佛燈。
壯觀應屬千年望,至今疑是魯班營。
清,康熙年間,在沃野平川的白家屯村中,在規模恢宏的大寺前突兀一座設計別致的七層寶塔,確是武清一勝景矣!
直至清初,寺塔巍然矗立,並成康熙十四年志書所載四景之一。後毀於何年,無考。
文廟生暉
明清以來,縣內有義學、私塾和書院。書院即縣學。縣學建有宏偉壯觀的孔廟,做為拜師求學的莊嚴象徵,奎閣燈光、橋門秀水,同為當時武清六景。在文廟中設有奎文學院,在此培養一代又一代累宰學子。
奎文學院初為元衛帥府家廟。嘉靖十六年(1538)知縣趙公輔遷於縣之南。萬曆十二年(1584)知縣陶允光在縣學前修伴池一區,東建聚奎樓高五丈許。四十六年(1619)巡按御史毛堪創魁星樓於門南。天啟三年(1624)甃泮池,上建三橋。泮池者,即泮水,古時學宮前必備一景,故學宮又曰泮宮。其意為“冀學者蒞茲水,則思洗心滌慮。泮池辟半月形池,池壁甃以磚,上置三橋,景色愈顯優美,故為乾隆朝武清六景之一,曰:橋門秀山,歷代文人墨客多有詠頌。邑人,繪諫趙之符詩曰:
四水迴環此漾波,渝然不竭識盈科。
較龍一勺飛騰異,芹藻千秋肘饗多。
地近鎬豐先雨露,源分海谷導江淪。
諸生莫忘疏通力,早獻虞淵浴日歌。
而在學宮右側,建聚奎樓一座,與右翼梵宇並峙,形左右偉然。崇幀五年(1633)建尊經閣五間,遷明倫堂於此。清康熙九年(1671)書院更趨繁盛,時有邑人趙之符、李煒、趙曰瑛、鄧欽楨出資、捐庫重修大成殿、尊經閣、明倫堂、欞星門、泮池、啟聖祠、先賢祠並加高聚奎樓,使縣學“前後殿、廡、堂、齋、整齊嚴肅,”達之鼎盛。聚奎樓“崇七丈五尺有奇”,高聳秀麗,每遇元宵以其文昌帝君誕日,燃燈數百盞,“光輝映射於十數里之外”。吳合綸有詩讚曰:
一派春光徹九天,銀河夜落伴宮前。
肄開貝闕千尋浪,乍涌金身五色蓮。
絳靄平分藜杖火,紫霞遙挹御爐煙。
何人幻作文明象,不比些些爝火燃。
縣學歷來為朝廷所重,康熙二十一年(1683)聖祖仁皇帝玄燁,閱視縣學後頒發御書“萬世師表”匾額褒獎縣學。繼之雍正、乾隆兩帝分別頒發御書‘生民未有”、“與天地參”兩匾以示鼓勵。
“學而優則仕”,縣學各代莘莘學子,一批批學成並被輸送到州府以及朝廷中,報效朝廷,報效社稷、父老。明清兩代縣內育出舉人195名,進士58名,分別刻石立碑聚奎樓。正是:千年古縣,人文箋苹,詩書百工,代不乏人。
1952年,縣治遷移楊村後,因建人民禮堂用料,縣學聚奎摟及文廟被拆毀。自此,一代黌宇銷聲匿跡。
"鐵城"的文化內涵
明朝洪武初年,武清縣治自今泗村店鎮舊縣村西遷至元朝遺留的“衛帥府鎮撫衙”,位今城關鎮政府之東。明正德初年知縣陳希文在新建的縣衙外圍修築龐大的土垣,以抵禦流寇和土匪;嘉靖二十二年,知縣沈文冕與專事城防的兵備副使楊大章特邀多方高士謀劃築城事宜,經報朝廷奏準後,築以土城。這便是隆慶三年(1569)後巡撫都御史劉應節和知縣段雲鴻等人相繼“甃磚”並多次大規模動工修繕的武清城。
中軸分明 追崇子午
閱讀明、清兩代武清《縣治圖》,可清晰看到武清縣衙的照壁、正門、儀門、大堂、二堂、三堂(內宅),包括後建於北城之上的鎮雍樓與北極台都非常嚴整地坐落在同一條中軸線上。這條“中軸線”就是現在城關鎮內的北大街。閱讀1938年的武清《縣城圖》,又清晰看到這條北大街與小南街(現西南街)相連並筆直地伸向南城,且經勘測證實這條北大街恰是縣城的東西中軸線。顯然,縣衙的“中軸線”同時也是縣城的“中軸線”。
據清乾隆七年《武清縣誌》載:明嘉靖二十二年築的土城將正德初年所築的土垣東、北兩面截去349丈(城周始為1570丈),隆慶三年將土城“甃以磚”,再次修整城周並縮減百丈(武清城周長終為1470丈)。兩次“縮減”,皆是為達到北大街這條中軸線南北之“正”和東西之“中”。中軸線亦稱正中線。古以正北為“子”,以正南為“午”,正中線即為子午線。這就是說,武清縣衙坐落武清城的正子午線上,此與民間關於武清“子午衙門”“子午城”的流傳恰恰吻合。
古為六朝皇都的紫禁城坐落於北京城的正子午線上,蘊意皇帝貴為天之驕子,理當居中;武清縣衙坐落於武清城的正子午線之上,則暗寓武清命官受“天子之命”,領一方水土,牧一方子民,官府居中,統帥全縣。同時也向世人昭示武清命官近民親民,正大光明和斷事公道之意。
築城辟市 嚴依古制
古代築城以“頒圖營造”,此乃一種規制。頒就是朝廷奏準並頒布,營造就是根據規制進行建造。周代《考工記》明確“匠人營國,方九里,旁三門……左祖右社,面朝後市”的築城定製。“國”即為城。意為工匠築城其城周要達到九市里(古以九為數之極,城乃國乎,不可少於九數),並且“旁開”三面城門就可以了(三生萬物,是道家的核心思想。城之,家也,門多則氣散)。武清城周1470丈,計9.8里,並只開啟東、西、南三面城門(北不啟門)。“左祖右社”和“左文右武”皆為古代儒禮的“尊天”思想。面朝後市,即指重要場所(官府衙門)必須朝向南天,而街市辟於重要場所之後。武清縣衙(三堂)後垣至北城不僅相隔一條池塘,並辟有一條東西街巷(古稱“衙後巷”清至民國年間尚有百姓居住)。此後巷被認為是建造縣衙和“營造”城池時,依據“頒圖”設定在此的“後市”(古代民間貨幣交換多在廟市進行,而對自然形成的街市,一般為限制“民聚”由官府特設場所)。
崇尚儒禮 左文右武
武清孔廟始建年代現無考,但據史志記載歷朝歷代武清官府對孔子的禮尊之重,和對孔廟的建造規模及修繕情況看,應建於縣治遷至城關後的明永樂年間。《大明御典·先師卷》稱:明成祖朱棣當政22年中三次上諭地方“以律於民,治人也;以理於民,治心也。”理,即儒理、儒教。地方興建孔廟,當是這一時期。
武清孔廟(又稱文廟)和其他地方孔廟一樣,為縣學所在。凡入仕者,先入縣學,經縣試、府試、院試錄考合格者為生員(俗稱秀才),方可逐級參試(鄉試、會試和殿試),直至金榜題名。清光緒末廢除科舉制後,縣學稱新學。1930年武清縣第一所私立中等學校,就開辦於孔廟啟聖祠內。
武清孔廟建置規模宏大,中軸分明,禮制完備,每年祭孔大典為武清之盛典,文化內涵十分深厚。神秘的泮池、巍峨的學宮、學宮南的魁星樓、神路東的文昌閣等,嚴謹地組合成充滿中國古典式的文化建築群,為一方之冠。
孔廟大成殿之東的啟聖祠供奉孔子的父親,之西置有名宦祠,禮尊“左祖右社”;縣衙大堂前東側設吏房、戶房、禮房,西側設兵房、刑房、工房,禮尊“左文右武”;以縣衙為正,東有孔廟,西有城隍廟,禮尊“左文右武”;自南門入城,西有孔廟,東有關帝廟,禮尊“左文右武”;從東門入城,南有孔廟,北有關帝廟,禮尊“左文右武”。“左祖右社”和“左文右武”,是儒家 “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而“天”居上的儒家理念尤其突出體現。武清崇儒尊禮至深至重,不愧為“四方清明”、“崇儒興學”、“昔賢代起”的京畿“首善之域”。
建置布局 充滿神奇
武清城關故城有“一條魚背街,二廟東西對,三門建成瓮,四壇喊不歸”之說。“一條魚背街”即城內東西正街大、小角之間(全城至高點)與南北兩側和東西兩頭的落差,猶如一條頭東尾西的魚背。魚背街古來流傳“有車無轍”,為縣城三怪之一(另兩怪為“有桃無樹”和“有橋無水”本章不再贅述)。“二廟東西對”即城東門外建有藥王廟,坐東朝西,居城門北側;城西門外建有龍王廟,坐西朝東,居城門南側。兩廟一東一西,一門南一門北,不僅坐落對稱,且兩座廟門皆等距離地朝向城池。道教廟宇如此建置,極為罕見。“三門建成瓮”即縣城東、南、西三面的主城門外,均築有和主城同等高度、同等厚度的半月狀外城,稱瓮城。有敵入侵,可成“瓮中捉鱉”之勢而殲之,亦為城防一大特色。“四壇喊不歸”喻武清四個祭壇皆距城(門)相同距離,聽不到相對的喊話聲。天壇位於南門外西側偏南,地壇位於北城外東側偏北,先農壇位於東門外南側偏東,社稷壇位於西門外北側偏西。此四壇雖非同朝而建,卻與外城的間距極為均等和對稱,令人稱奇。
巍巍鐵城 雖毀猶存
清乾隆七年《武清縣誌》載,“諸縣俱城,獨武清稱壯”“城且堅,至目之為鐵城“,由此可見,武清城關故城古時“鐵城”之譽,確為實也。
城是冷兵器時代的產物。武清城未遭遇大規模戰爭的破壞,卻歷經幾次洪水、地震之災。明萬曆三十二年的特大洪水“淹城磚至24層”;清康熙七年的洪水致縣城“三門俱塞,水瀑入城不能御”;清乾隆三十年,乾隆帝詔戶部發帑大規模重修武清城(傳為宰相劉墉駐守督修)。
巍巍鐵城見證著武清的滄海桑田,自明朝洪武初年首任武清知縣謝榮始,有記載的歷任武清知縣、縣令、知事、縣長多達150餘人(未被記載者尚有數十人)。這些武清的“父母官”在漫長的風雲變幻中,歷經多少艱辛與興衰,創造了多少顯著業績,這一切已無從說清了。
1958年前後,巍然矗立400餘年的武清“鐵城”,被毫無緣由地毀掉了。痛哉,悲哉!城雖毀,但這座內涵豐富並尚待繼續搶救挖掘的“文化古城”,定將成為中國北方地方縣城的“經典”而載入史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