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河大橋
坐落在山東省臨沂市羅莊區黃山鎮中心路口南端100米處,始建於康熙年間,是一座典型的近代石拱橋!於1999年進行第二次橋面硬化,並將東段靠近麻湖村的泥土堤壩夷為平地,建設約200米的陸地石柱橋!
武河大橋因靠近國家武河濕地公園,又稱黃山橋,黃山武河大橋,武河橋,武河濕地大橋。
基本介紹
黃山武河大橋簡介,黃山武河大橋的特點,黃山武河大橋發展史,黃山武河大橋打油詩:,
黃山武河大橋簡介
是黃山鎮方圓百里唯一一所跨越武河非常壯觀的近代石拱橋。
黃山武河大橋位於羅莊區黃山鎮駐地南(黃山鄉村季風報),是羅莊區南部、郯城縣北部和蒼山縣東部諸多鄉鎮,以及國道206方向來車奔國道205必經之路,羅莊又是魯南有名的建材城,黃山武河大橋緊連沂河土山大橋直通國道205,也是建材運往郯城和蘇北的必經之路。
武河具體是哪一年形成的,一直沒有明確的歷史記錄,後人只知道,它是在清康熙年間為引沂濟運而開挖的人工河,流經魯蘇兩省後匯入中運河。
曾經的一河清水哺育了兩岸的人民,也留下很多傳說、古蹟和美好的回憶;曾經的一條清水河從上世紀80年代末受到污染,變成了一條腥臭的污水溝,留下兩岸居民的煩惱和魯蘇兩地的紛爭。這種局面,一直到2009年才有了巨大改變。在那一年,通過改造、提升,水質全部達標。
黃山武河大橋的特點
(一)武河全橋有若干個大拱,長達37.4米,橋洞不是普通半圓形,而是像一張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沒有陡坡,便於車馬上下。
(二)大拱的兩肩上,各有兩個小拱。這是創造性的設計,不但節約了石料,減輕了橋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漲的時候,還可以增加橋洞的過水量,減輕洪水對橋身的衝擊。同時,拱上加拱,橋身也更美觀。
(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這么多同樣形狀的弓合攏在一起,作成了一個弧形的橋洞。每道拱圈都能獨立支撐上面的重量,一道壞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響。
(四)全橋結構勻稱,和武河濕地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諧;橋上的石欄石板也顯得古樸美觀。它是一份珍貴的遺產,顯示著勞動人民勤勞勇敢和卓越才能。
(五)橋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話里說,雨後彩虹是“人間天上的橋”,通過彩虹就能上天。我國的詩人愛把拱橋比作虹,說拱橋是“臥虹”“飛虹”,把水上拱橋形容為“長虹臥波”。
黃山武河大橋不但形式優美,而且結構堅固,數十年跨越在武河之上,在交通、防洪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黃山武河大橋發展史
①清康熙年間當地居民在黃山鄉鎮公社和麻湖村直接修建武河石拱橋。
②1999年8月份,郯城縣集資660萬對武河大橋橋面硬化和修護,並剷除橋東頭約200米的泥土堤壩,修建220米長的陸地石柱橋與老橋對接。
③2014年3月份,武河大橋新橋選址在武河濕地公園舊橋南下游1000米處修建長540米寬12米的陸地石柱橋。武河大橋因建設資金存在缺口,為多渠道向社會籌措建設資金,武河大橋的冠名權將實施有償出讓,面向社會公開拍賣,計畫拍賣冠名權1000萬元。
黃山武河大橋打油詩:
家住黃山武河濕地
武河濕地綠兩岸,晝夜川流情不斷;
君宿沂水楊柳邊,我住武河生態園;
春來草木潤桑田,夏至魚躍游滿堂;
秋收五穀堆滿倉,冬逢喜事人滿圓!
——黃山鄉村季風報主編:劉全
如今,
行走在景色優美的武河濕地公園里,很少有人知道眼前清澈見底的武河,曾是一條被嚴重污染的黑水河、臭水河。新建的黃山武河大橋選址在舊橋南1000米的下游,正在緊張施工中,後續繼續跟蹤更新。
武河濕地大橋
武河大橋地理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