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永祥(革命烈士)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武永祥(1912—1940),又名增祥,平遙郝開村人。出身貧寒,幼時才智出眾,勤奮好學。15歲時入店鋪當學徒。兩年後,考入縣第二高小。民國21年(1932),以武榮璽之名入太原師範。次年春,加入共產黨外圍組織“社會科學家聯盟”。是年冬,由王世富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並很快成為黨在太原師範中的骨幹人物。發動組織了學校的“抗日救國會”,領導了反“會考”、反“軍訓”的鬥爭,活動範圍很快擴大到其他學校、工廠和商店。民國24 年(1935)秋,學校當局借初師轉高師考試之機,取消其和十幾名進步同學的升學資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武永祥
  • 別名:又名增祥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平遙郝開村
  • 出生日期:1912
  • 逝世日期:1940
  • 職業:革命者
  • 畢業院校:太原師範
  • 信仰:中國共產黨
離校後,由中共山西省工委委員張國聲介紹到太原“新新通訊社”任新聞記者,繼續進行地下鬥爭。同年冬,被任為省工委秘書長。不久,為避免敵特注視,被黨組織派回平遙一帶開展活動,布置迎接紅軍東渡工作。民國25年(1936)初,紅軍東征過黃河轉戰山西,閻錫山非常驚恐,實行恐怖政策,捕殺共產黨人,鎮壓工農民眾,工委派其到各地聯繫黨員,布置迎接紅軍的活動。他冒著生命危險,聯繫各縣地下黨組織,後又回太原參加工委的領導工作。同年夏,任工委組織部長,為適應山西抗日救亡運動高漲的形勢,他協助李寶森、張友清、李葆華等開展聯繫黨員,發動民眾,擴大抗日力量等活動,把自己家做為工委機關和同志們的聯繫點,熱情接待合理安排工作。“七·七”事變後,武永祥負責聯繫同蒲、正太鐵路線的黨組織和黨員,通過記者的身份,到榆次、太谷、平遙、平定、陽泉等地傳達指示,布置任務,交流情況,撰寫通訊報導,宣傳黨的抗日主張和政策。太原失守前,隨中共中央北方局、省工委轉移到晉西南在山西省委、晉西南省委工作。
民國27年(1938)春,晉西南省委改稱區黨委,武永祥協助張友清負責統戰工作,以犧盟會工作人員身份,奔走于吉縣、大寧、孝義、隰縣等地。次年12月,當選為晉西南區黨委候補委員。民國29年(1940)8月,與區黨委一批幹部向晉西北轉移,行至方山縣鴉兒村時,遭日偽軍包圍。武下令分散突圍,自帶一隊首先衝出村外,激戰時身中數彈,壯烈犧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