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郵編】310003
【區號】0571
溯源頭,武林路原本是杭州一條並不起眼的小路,隨著武林廣場的杭州大廈、
銀泰百貨、杭州百貨大樓等形成了杭州的核心商區,座落其周邊的武林路便承擔與高檔商圈錯位發展的職能——一些個性強、規模小、價格較為適中的品牌服裝店陸續落戶武林路。很快,武林路以其鮮明的特色得到了市場的認可,在市委、市政府以及下城區委、區政府的全力支持下,武林路已經成為杭城乃至全國頗有名氣的"女人街"。
區域風貌
特色定位
武林路是一個以女性服飾商品為主要經營內容的,具有鮮明個性、獨特觀、豐富內涵、功能完善的,集購物、美食、商務、健美、休閒、觀光、娛樂於一體的,富於
女性精神和
藝術氣質的大型現代商業文化街區。
武林路是代表杭城商業特色街的“金名片”,是
杭州市民津津樂道的“
女人街”,是女人們定期造訪的秘密衣櫥。
時尚女裝街
一條街,匯聚了以女裝為主的各類品牌、流派商家1037家;一條街,每天讓3萬多名女性朋友流連忘返、樂此不疲;一條街,還衍生出設計師定製、女性主題服務、動漫創意等六大關聯產業。這條街,就是被稱為“中國時尚女裝第一街”的杭州武林路。
a、範圍
範圍包括主幹道武林路(南起教場路口,北至體育場路口)約
1650米。
其支路包括:
鳳起路段(延安路口至環城西路)全長約
580米;獅虎橋路(東起延安路西至武林路)全長約
280米;龍游路(西起環城西路東至武林路)全長
245米,形成“申”字型街區。它與延安路鬧市相連線,並經龍游路與位於美麗的西子湖畔湖濱商貿旅遊區貫通一體,形成了迴廊式購物休閒格局。
b、風貌
武林路時尚女裝街位於杭州市中心繁華地段,於2002年10月改造開街,是集購物、休閒、旅遊、娛樂為一體的商業特色街。 武林路時尚女裝街在杭州時尚產業的錯位經營優勢明顯。在國內不少大中城市開設專賣店、專賣櫃的杭州女裝,在城區核心商區的各大商場很難覓到蹤影,既是在個別講究品牌形象的大商場裡,也不足10個杭州品牌女裝。武林路時尚女裝街不但有一定規模、形象統一、價格合理的品牌專賣店,還有占街區50%以上的倍受消費者青睞的個性時尚服飾店,店面不大,絕大多數服裝頗具前衛、時尚、個性特色,這些時尚小店的店主眼光獨道,且又極富藝術天份,不光店堂布置獨特創意,自身裝束完美脫俗,顧客入店即有著裝時髦的店員為其量身搭配,變成時尚、美麗、自信的窈窕淑女。
歷史沿革
武林路以古武林門得名。舊稱武林門直街、西大街,是杭城南北向三大骨幹通道之一。因路南段有萬歲橋,曾一度稱萬歲橋街。街西多寺院宮觀,著名的有景靈宮、太乙宮,每歲春夏秋冬四立日是祀奉五福太乙神的日子,儀式隆重,以求五穀豐登。宋亡後,太乙宮改名長壽寺,明永樂十二年(1414)又更稱壽聖寺。寺內尚有宋井及宋植銀杏樹,後圃有武林山,餘杭門由此更稱武林門。街東集中了淳祐倉、常平倉、鹽場、草料場等各類倉庫。清雍正八年(1730),在壽聖寺舊址並民地十畝建寶浙錢局,開爐鑄幣。乾隆五年(1740),浙江巡撫盧焯修葺錢局堂宇、爐房十座,謂“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字號。身在錢山幣海,不貪為寶,韓葑送灌畦赴任贈詩云:“秀州一水達杭州,感子能來慰旅愁。百歲久拼俱泛梗,連宵難得又同舟。伶俜十口琴成爨,骯髒長身屋打頭。莫嘆官曹是錢虜,不貪是寶更何求。”民國時期,路兩側皆店鋪,買賣兩旺,號稱西大街,是遐邇聞名的近代商貿型街區。進入新世紀,成了時尚女裝一條街。
歷史脈絡
昨日回眸
乘船走京杭大運河。船抵餘杭門入杭州城內,必經一條車馬路。“餘杭門外米擔兒”。宋代,餘杭盛產的稻米除在米市交易外,有的就經餘杭門運入城內入庫,這餘杭門至錢塘門的車馬路就是今武林路的雛形。車來人往,武林路就成為杭城南北向三大交通主幹道之一。
南宋時,頗具規模,以寬度說,在杭州城裡僅次於御街。由於與城北郊大運河碼頭相近的地理位置所決定的,是外地物資進入杭州的大動脈,運輸十分繁忙。武林路南段集中了各種官庫:糧庫、
酒庫、
草料場等。
清末民初,武林路俗稱西大街。街兩側開設了眾多店鋪,交通幹道逐漸演變為商貿街,成為遐邇聞名的近代商貿型街區,奠定了商業中心的地位。
今日變化
1994年開始,這裡自發聚集了一批風格迥異、新潮前衛的時尚女裝小店,杭州的時尚女郎閒暇時總愛結伴逛這條街,武林路也因此被當地人親切地稱為“女人街”。
2001年底,杭州為打造"中國女裝之都"的目標,打響"中國女裝看杭州"的品牌,而個性女裝店尤其是杭州女裝品牌集聚的武林路,自然成為展示杭州女裝風采的視窗。對武林路進行改造,改建定位為一條以展賣時尚女裝及女性用品為主,集旅遊、購物、休閒於一體的商業特色街。
自2002年一期工程開始,武林路規模上不斷擴大,體現了特色街的“美化、潔化、亮化”,2003年打通了武林路與西湖旅遊景區和湖濱商貿區的通道。改造後的武林路街區內增加了休憩場所、街頭小品、路燈、庭院燈、投光燈及特色龍門架等。入夜,武林路上華燈四射,近六百家店面的櫥窗中展示著時尚前沿的服飾信息,而當街收索流行情報的時尚男女們,更是成為武林路上一條獨特的風景線……
截止到2008年,武林路商戶已從最初的273家增加至今天的1037家,其中國內、國際品牌、精品專賣店達429家,占總商戶數的41%。
根據杭州市政府
2009年的規劃,女裝街將由
5萬平方米擴充至
21萬平方米。其中,疾控中心搬遷後將增加
6000平方米;武林服飾城改造後,增加
5.7萬平方米;臨安里地塊(武林路教場路口)改造後,增加
7000平方米;住宅第二層改造後,增加
1.27萬平方米;嘉里地塊(原
浙江大學醫學院。東臨延安路,西接長壽路,北靠孩兒巷,南連慶春路,毗鄰西湖)增加
7萬平方米;錦繡天地(鳳起路環城西路口)增加
1.42萬平方米。
街區景點
概述
歷史人文遺存有古
武林門、古錢塘門、近代石庫門建築、都錦生絲織廠、
沙孟海故居(若榴花屋)、龍興寺經幢(唐代古蹟)、梅鶴堂(
林和靖後裔居所)等。
特寫
若榴花屋
若榴花屋位於西湖區龍游路
15號,系沙孟海先生舊居。
舊居占地面積1.299畝,為兩層三開間西式花園別墅,建於1935年,共有建築面積332.88平方米,樓上樓下有14間房。
舊居大門是石庫門式樣,穿過甬道和花園,為一磚柱凸形門樓,下為廊,上為房。樓內木地板、木樓梯、木門木窗質量上乘,高聳的壁爐煙囪和青磚實疊洋瓦顯現出西式洋房的特質。
20世紀
50年代初,沙老遷居樓下一間幾十平方米的通間。一住就是幾十年。原來小院裡種著幾棵火紅的石榴樹,石榴花開之時,襯得房子十分雅致,沙老便“用舊名榜西湖新寓”,並特地篆刻了“若榴花屋”
印章一枚。現園中尚有古松、石榴等花木。
沙孟海素以書法、篆刻和國學著稱於世,有人評價沙孟海為書壇剛勁一派中千年以來第一人,尤其是他的擘窠大字在書壇獨占鰲頭。他五十年代寫的
靈隱寺“大雄寶殿”(八十年代重書)匾額和八十年代寫的六尺見方的巨書“龍”字,都是名聞遐邇的代表作,被書界譽為極品。而又有誰知道,沙老的這些作品大都是在他僅有的一間斗室里醞釀並完成的。
如今,若榴花屋的沙老舊居已闢為陳列室,“沙孟海”舊居題匾為“九二老翁錢君陶”所書,陳列室雖然只有20平方米,卻為後人瞻仰大師風采提供了一個身臨其境的場所。
梅鶴堂
位於臨安里
4、5、8、9、11、12、14號、教場路
3-11號。
梅鶴堂建築群,坐落於教場路與武林路交界口偏南處,建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系聯排式石庫門建築。樓房外立面為
清水磚牆,有透起封火,山牆處有一圓形通風孔,東南牆角處有“梅鶴堂林界”字樣的界碑。該建築保留了傳統民宅的磚木結構和院落中軸線上的客堂、臥室、廚房、小院等基本框架,主要居室的錯層樓梯平台處,有一亭子間。樓屋北面有露台,並搭有花架;東面牆體一出挑陽台,帶鑄鐵欄桿;門楣、窗欞上有精美雕飾,具有江南特色。梅鶴堂與周圍的迪心裡、達三里等三排石庫門民居,組成了一個獨具特色的“
西湖天地”。
臨安里東起武林路南端,西臨望湖飯店。弄內住宅為北宋著名隱逸詩人
林逋的後人所建。林逋曾隱居於西湖
孤山,喜植梅養鶴,有“
梅妻鶴子”之稱,其所寫“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為千古佳句,故臨安里曾有“梅鶴堂”之雅名。
據檔案資料記載,此宅在當時為國民黨炮兵團團長林達孫所有。1943年,林達孫將此房及其出入口弄堂賣給當時上海德裕綢廠經理張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