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橋河下南起戒壇寺巷與獅虎橋河下相對,北至萬壽亭街西段,長258米。地處武林橋沿河,故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武林橋河下
- 長度:258 m
發展歷史,小區,
發展歷史
武林橋宋名斜橋、中正橋,新中國成立後改稱武林橋。《鹹淳志》:西河中正橋,原名斜橋。在餘杭門裡東。南宋時策選鋒步軍有六寨,其一駐斜橋。斜橋為南宋御街北端,至正陽門長13500尺,舊鋪石板,衡從35300有奇。鹹淳七年(1271),安撫潛說友易其闕壞者,凡2萬幅,然後經塗九軌,砥平矢直。至元時,兩岸居民稍稍侵切,然綽楔(古時立於正門兩旁,用以表彰孝義的木柱)無敢跨街建築者。明正德以前猶然。至嘉靖元年(1522),御史何鉞始為鄉貢士,建坊於吳山坊北,自是題名綽楔,並肩而立矣。然杭城多火,自綽楔跨街,而火益熾,木易燎延,以石則人懼崩摧,莫敢嚮邇撲救。古人旌別宅里議,恐不如是。今綽楔雖十去三四,而民居侵占,官道浸隘,如不馬上清理,則成居民之大患。
建國後,填平西河,稱武林橋河下,東有武林橋國小,建國前稱中正橋國小,前身乃普濟堂義學,創建於清嘉慶十五年(1812)。
金德瑛(1701—1762),字汝白,號慕齋,仁和人。居中正橋河下。乾隆元年(1736)薦應博學鴻詞,廷對初置第六,乾隆帝親擢第一(狀元),授修撰,通籍二十七年,分校北闈者一‘典試江閩者四,視學江西、山東、順天者五’總裁會試者一,故稱為金總憲,門生滿天下。府志入《名臣傳》,著有《檜門詩存》。
蔡焜,字郎余,號木龕,居中正橋岸邊,傍河築宅,修竹莊門,雜花映壁,其廳曰“是一蘧廬”,廬之旁斗室二間,寢處其中,題曰“木龕”,因以為號。清黃士珣《北隅掌錄》有《是一蘧記》:“夫風化一瞥,具有前因;天地百年,誰非過客?流水自去,浮雲不還,爭之何心,閒者即主。是以張翰之酒,不如即時一杯;阮孚之屐,未知平生幾兩。吾姻丈蔡木龕先生顏其居曰‘是一蘧廬’,其深得此旨也夫。”梁紹壬介紹蔡木龕其人其事曰:蔡布衣焜,錢塘人也,居武林門斜橋河下,身為鹺務司會計,而往來皆文士。家貧,愛客若性命,門懸竹梆,客至擊之,其妻開門而出;內門設題名簿,凡訪者先書姓氏。登堂則修潔無塵,酒談茶話,客便自從。性愛草不愛花,尤酷愛翠雲草,貼地平鋪,一碧無當。木龕不作詩,善談論,知識淵博,嫉惡如仇,有所白眼者,出一語必刺入骨。又好遊覽,一丘壑之勝,必窮其境而後已。性又極介,不妄取與,而待人接物,則仍煦煦作春氣,殆市隱之流歟?
蔡木龕隱於市井。《怡雲詩稿》載《是一蘧廬》詩:“小隱隱邱樊,大隱隱朝市。先生無容心,時止得所止。蘧廬僻三間,天地壺中耳。”
《西湖遊覽志余》載:紹興間,斜橋客邸有請紫姑者……舊時杭俗有“迎紫姑者”,杭州俗話叫請“茅坑姑娘”,可問禍福。紫姑為傳說中的神名。相傳紫姑為壽陽人李景之妾,因遭景妻所妒,常役以穢事,於正月十五日含恨而死。自唐以來即有祭賽紫姑之俗。於此日掛其畫像,入夜於廁間或豬欄邊迎之,以問禍福,俗稱“坑三姑娘”。筆者幼時亦見母親請過“茅坑姑娘”。正月十五夜,香燭恭後,八仙桌中置放一木統盤,內裝米,擼平整。兩婦人持竹淘籮(戴以包帽視為紫姑,沿內房床側馬桶邊轉一圈默請後,至堂前),各用食、中兩指抬住竹淘籮的一邊,淘籮一邊置紅骨杄(女人梳頭用,即豪豬尾刺)一根,祈求者跪拜默禱所求禍福,於是紅骨杄自動在米中划動,畫圖案或寫字。求禍福大多是婦女,據說很準。關鍵當然是抬“紫姑”(竹淘籮)的兩個婦人。姚靖《西湖志》載:紹興間,斜橋客邸有請紫姑者,有士人應試,請仙問得失者,紫姑賦詞云:“淒涼天氣,淒涼院宇,淒涼時候。孤鴻叫斜月,寒燈伴殘漏。落盡梧桐秋影瘦,鑑古畫眉難就。重陽又近也,對黃花依舊。”後來靈驗,士人竟失舉。這個紫姑雇有兩個高級懂詩詞的扶乩者幫助“顯靈”,佣金必昂。
小區
實景圖
小區名稱:【杭州】武林橋河下
小區介紹:安吉路學區,武林女裝街就在旁邊,銀泰百貨、國大百貨、杭百、杭州大廈匯聚一堂。
實景圖
行政區域:下城
區域板塊:武林
小區地址:武林橋河下
均價:27364.7400
物業類型:普通公寓
建築類型:多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