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莊介紹
武曲村委會由
武曲村、五路村、上廬坑3個自然村組成,武曲村城堡座北朝南,建築坐東朝西。對面福寧海灣,古以楊姓為主,所以村里設有楊氏祠堂。
來歷
對於武曲村村名的來歷。根據
北斗七星是由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瑤光組成的。古代漢族人民把這七星聯繫起來想像成為古代舀酒的斗形,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組成為斗身,古曰魁;玉衡、開陽、瑤光組成為斗柄,古曰杓。
而道教稱北斗七星為七元解厄星君,居北斗七宮,即:天樞宮貪狼星君、天璇宮巨門星君、天璣宮祿存星君、天權宮文曲星君、玉衡宮廉貞星君、開陽宮武曲星君、搖光宮破軍星君。
據說東晉道教學家
葛洪(公元284年——364年)在高平山(今葛洪山,或洪江山)煉丹,在高平山山頂俯視,海域彎曲沿線猶如北斗七星的“斗”型,武曲村的位置正在斗柄區,七星里的開陽,葛洪並指此地為開陽宮武曲星君處,從而衍變成武曲地,後成武曲村。
還有個傳說,
武曲星君管權財富,而武曲地域在古代特別富裕,人們為了感謝財神武曲星君的給予,把此地命名為武曲,後成武曲村。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肥沃的紅土地,天然形成的灘涂為蝦蟹養殖場,四面環海良好的紫菜種植基地
經濟概況
最幾年霞浦交通的發達,帶動海產品的銷量,隨之也提高了養殖業的發展。經濟主要以養殖海產品和種植農業為主。
歷史文化
武曲村現存的南城門,名為駐熹門,是因朱熹的到來而命名的。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因“偽學”之禁,曾於慶元五年(1199年)初,由古田杉洋經寧德石堂和閩坑嶺龜山寺,進入長溪縣境訪友避難,在時為長溪縣治的今霞浦縣境停留近半年。當時縣治去南鄉只有一條從水盂(今水浦)嶺經過的大路,朱熹一行到達水盂嶺旁的水盂村(今霞浦州洋鄉水浦村)時,已近午餐時分,被當地農民葉家挽留吃了午飯,朱熹為其題“水雲長日神仙府,禾黍豐年富貴家”一聯。
午飯後,朱熹一行繼續往南走,路經武曲村(今屬霞浦長春鎮)朱家,朱熹被認作同宗,留住數日。他又為這家題寫“文章華國,詩禮傳家”大字門聯一副,並幫助修改族譜。其間,他還到過附近的五路亭,倡議當地掘一水井。
從朱熹的行錄中可以知道在慶元五年(公元1199年)就有武曲村存在,而當時朱熹在武曲村的朱家留住數日,朱熹題寫的“文章華國,詩禮傳家”已不見蹤影,但朱氏家族至今仍在。可不知道為何朱氏家族今已不居住在武曲村,而是居住於五路村(古代的五路亭)。朱氏家族是為了守望那個水井嗎?還是有其他原因,現在我們無法考證。也有的傳說古代朱氏家族與楊氏家族不和,遷移至五路亭居住。
人民會場
在武曲村城堡內有個神廟,現在是神廟和會場一體化稱武曲人民會場。自從佛教傳入霞浦內,佛文化深入人們心中。當然古代武曲村民也不例外,神明是古村民的崇高信仰也是精神支柱。為了得到神明對人們的庇佑,就在城堡內建立了神廟供奉菩薩。
在沒有數位電視,沒有網路的時代,村民們基本無娛樂。直到1922年(民國11年)儒家斑(後稱建南班,1950成霞浦閩劇團)的出現,這種戲曲在當時深受人們喜愛,為了讓劇團有更好的位置出演,就把神廟擴建成了會場和神廟一體化的場所。在民國18年(1929年)出版的《霞浦縣誌》里有明確記載,“霞浦閩劇團”在縣內農村演出,演員多是女孩,俗稱“女班”。
經過歲月的沖刷,這個會場在新中國成立後的七、八十年代損壞、倒塌。全體村民組織起重新在原址上修建,因新中國成立,在毛澤東的方針影響下,所以改名為人民會場,全稱武曲人民會場(今仍存)。
著名人物
紫菜養殖: 霞浦縣內,紫菜產量最大的村莊。
蜜柚生產:
紅薯澱粉生存:
蝦蟹養殖:
運輸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