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宰韓君去思頌碑

唐肅宗至德二年,也就是公元757年,李白出獄,在武昌遇到了韓愈的父親韓仲卿。當時韓仲卿即將卸任武昌縣縣令,新上任的縣令以及當地民眾邀請李白專門為韓仲卿撰寫了一篇碑文,這篇碑文叫做《武昌宰韓君去思頌碑》,所謂去思頌碑文,是古代地方對即將離職的官員的稱讚、懷念之文。只有才能突出、政績卓著的官員才有可能獲得這樣的殊榮。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武昌宰韓君去思頌碑
  • 創作年代:唐
  • 文學體裁:散文
  • 作者:李白
作品原文,作品簡析,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武昌宰韓君去思頌碑(並序)
仲尼,大聖也,宰中都而四方取則;子賤,大賢也,宰單父人到於今而思之。乃知德之休明,不在位之高下,其或繼之者,得非韓君乎?君名仲卿,南陽人也。昔延陵知晉國之政,必分於韓。獻子雖不能遏屠炭之誅,存孤嗣趙,太史公稱天下陰德也。其賢才羅生,列侯十世,不亦宜哉!七代祖茂,後魏尚書令安定王。五代祖鈞,金部尚書。曾祖晙,銀青光祿大夫、雅州刺史。祖泰,曹州司馬。考睿素,朝散大夫、桂州都督府長史。分茅納言,剖符佐郡,奕葉明德,休有烈光。君乃長史之元子也。妣有吳錢氏。及長史即世,夫人早孀,弘聖善之規,成名四子,文伯、孟軻二母之儔歟?少卿當塗縣丞,感概重諾原作諸,誤,死節於義。雲卿文章冠世,拜監察御史,朝廷呼為子房。紳卿尉高郵,才名振耀,幼負美譽。
君自潞州銅鞮尉調補武昌令,未下車,人懼之;既下車,人悅之。惠如春風,三月大化,奸吏束手,豪宗側目。有爨玉者,三江之巨橫。白額且去,清琴高張。兼操刀永興,二邑同化。時鑿齒磨牙而兩京,宋城易子而炊骨。吳、楚轉輸,蒼生熬然。而此邦晏如,襁負雲集。居未二載,戶口三倍其初。銅鐵曾青,未擇地而出。大冶鼓鑄,如天九神。既烹且爍,數盈萬億,公私其賴之。官絕請託之求,吏無絲毫之犯。
本道採訪大使皇甫公侁聞而賢之,擢佐輶軒,多所弘益。尚書右丞崔公禹,稱之於朝。相國崔公渙,特奏授鄱陽令,兼攝數縣。所謂投刃而皆虛,為其政而則理成,去若始至,人多懷恩原作忌,誤。新宰王公名庭璘,岩然太華,浼然洪河。含章可貞,幹蠱有立。接武比德,弦歌連聲。服美前政,聞諸耆老。與邑中賢者胡思泰一十五人,及諸寮吏,式歌且舞,願揚韓公之遺美。白采謠刻石,而作頌曰:
峨峨楚山,浩浩漢水。黃金之車,大吳天子。武昌鼎據,實為帝里。時艱世訛,薄俗如毀。韓君作宰,撫茲遺人。滂注王澤,猶鴻得春。和風潛暢,惠化如神。刻石萬古,永思清塵。

作品簡析

李白的一些散文作品,是歌頌地方清廉正直官吏的。他所歌頌的並不是一般無為而治的所謂清官,而是有膽識、有作為、關心民間疾苦、勇於移風易俗的人物。他們管轄一地,總是努力發展生產,繁榮社會經濟,抑制豪強,嚴懲奸吏,革除弊政,安定人民生活。《武昌宰韓君去思頌碑》即是其中比較典型的一篇。
這篇文章稱頌韓公:“未下車,人懼之;既下車,人悅之。惠如春風,三月大化,奸吏束手,豪強側目。”
文章文字簡煉,概括地表現了韓公的所作所為,他膽識過人,不畏強暴,不循私情,“居未二載,戶口三倍”,在他從事的事業中,“官絕請託之求,吏無絲毫之犯”。

作者簡介

李白
(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附近),先世於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於中亞碎葉(今巴爾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時屬安西都護府管轄)。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蓮鄉。他一生絕大部分在漫遊中度過。公元742年(天寶元年),因道士吳筠的推薦,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文章風采,名動一時,頗為唐玄宗所賞識。後因不能見容於權貴,在京僅三年,就棄官而去,仍然繼續他那飄蕩四方的流浪生活。公元756年,即安史之亂發生的第二年,他感憤時艱,曾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與肅宗發生了爭奪帝位的鬥爭,失敗之後,李白受牽累,流放夜郎(今貴州境內),途中遇赦。晚年漂泊東南一帶,依當塗縣令李陽冰,不久即病卒。
李白像李白像
李白詩歌以抒情為主。他真正能夠廣泛地從當時的民間文藝和秦、漢、魏以來的樂府民歌吸取其豐富營養,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獨特風貌。他具有超異尋常的藝術天才和磅礴雄偉的藝術力量,一切可驚可喜、令人興奮、發人深思的現象,無不盡歸筆底。李白是屈原之後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稱。與杜甫齊名,世稱“李杜”。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