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武文祥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34年
- 性別:男
少年期,1949年至·1958年,1972年底,武文祥在印刷業界,
少年期
在他少年時,家境不好,又處戰亂年代,只能邊勞動,邊讀書,直到1949年初才讀完國小。15歲就在北京參加了工作。在組織的關懷下,他堅持一面工作,一面學習,於1954至1956年在中國人民大學函授工業統計專科學校學習,1986年2月至7月在中共中央黨校幹部進修班學習。曾榮獲北京新華印刷廠模範工作者、青年優秀工作者、文化部青年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稱號。歷任科員、副科長、科長、黨委副書記、副經理等職,並獲高級經濟師職稱,現任中國印刷公司經理、黨委書記。 武文祥自 1949年3月參加工作,至今已有43年,期間1958年下放河北省豐潤縣農村鍛鍊10個月;1962年7月至1963年10月隨中央司局長、部長百人下放團,到大躍進前的100個糧棉高產縣之一黑龍江省巴彥縣幫助恢復工作,任縣委書記秘書;1969年4月至1972年11月下放到湖北鹹寧文化部“五”七幹校”勞動鍛鍊,除這三次下放5年外,有38年一直從事印刷和印刷物資工作。多年來,他滿懷熱忱,勤奮工作,為印刷物資工作的發展壯大,為我國印刷工業的進步和振興,作出了積極貢獻。
一、
1949年至·1958年
,武文祥先後在北京新華油墨廠、北京新華印刷器材行、北京新華印刷廠、出版總署印刷局、文化部出版局從事計畫統計工作,曾參與編制《印刷工業1956年一1967年長遠規劃綱要》,參與建立全國印刷工業統計報表制度,修訂印刷工業產品目錄及編制1957年不變價格等,並受北京市統計局邀請兩次為北京地區印刷企業統計人員作專業輔導,為建立健全全國印刷工業計畫統計工作作出了貢獻。
二、1958年,武文祥參加了中國印刷器材公司籌建工作。自此以後,他就在印刷物資工作崗位上奮鬥,付出了自己全部精力。在我國高度集中的計畫經濟體制下,為改變印刷機械自產自銷、供不應求的局面,爭取納入國家計畫,他對印刷機械製造業進行了調查研究,調查情況為國家決定從1959年起將印機列為部管產品提供了依據;他參與制訂了有關部管印刷機械、公司管印刷器材的計畫申請、分配管理辦法。他還協同有關生產部門規劃和發展印刷機械、器材定點生產企業,促進合理布局,加強行業管理。為了促使印刷機械、器材國產化,在5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武文祥和其他同事一道,先後組織和推動生產部門試製了大、小高速印報、印書輪轉機,全張二迴轉印刷機,對開單色、雙色膠印機等20餘種製版、印刷、裝訂機械以及字型紙板、無粉腐蝕鋅版、橡皮布、膠印鋅皮、製版膠片、高級油墨等一批為印刷工業所急需的印刷器材,從而初步形成了國產印刷機械、器材的生產供應體系,基本改變了主要印刷設備、器材依靠從東歐進口的局面,對當時建立從中央到縣的報紙書刊印刷網,改變印刷生產力布局,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此期間,武文祥組織完成了援助越南、朝鮮、阿爾巴尼亞、緬甸等十多個國家成套印刷設備、器材供應任務。1963年日本在北京舉辦工業展覽會期間,武文祥組織並參加了印刷方面5個項目的技術交流,其中“合成樹脂、顏料與油墨”項目對以後不久我國油墨從油脂型轉向樹脂型起了關鍵作用。
三、
1972年底
中國印刷器材公司與北京紙張供應站合併,組建中國印刷物資公司。武文祥參加了組建工作。隨後,他作為公司領導成員長期分管。印刷機械、器材的分配供應工作,並和其他同事一起為印刷物資工作的恢復和發展作出了積極努力。1974年10月,公司組織召開全國印刷機械、器材供應工作座談會,武文祥承擔了會議的主要組織準備工作,起草了會議主題報告。會議學習十一屆三中全會檔案,總結歷史經驗,及時提出了印刷物資工作“促進生產,服務生產,統籌安排,保證重點,面向全國印刷行業,為儘快改變我國印刷技術落後狀況服務,為實現社會主義四個現代化服務”的方針任務以及相應的措施,改變了過去單純強調為出版服務,忽視為全行業服務的傾向。這一方針的貫徹對印刷物資工作在新的歷史時期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為了適應改革開放的新形勢和經濟體制改革的要求,武文祥積極探索做好印刷物資供應工作的新路子、新辦法,在印刷機械器材供應中實行了短線產品計畫分配,大型設備預先訂貨,中長線產品敞開供應,計畫訂貨與各種類型的展銷結合,計畫供應與門市零售結合以及印刷設備配套承包供應等多種適合形勢需要的經營方式。他為創辦印刷器材服務部、裝幀材料服務部作了積極努力。他還大力開展印刷物資方面的內聯外引業務,通過努力,公司與國內十多家公司和印刷機械、器材生產廠簽訂了聯營或產銷協定,同有關單位在深圳建立了粵深印刷發展公司,在廣東佛山建立了中國印刷物資南方貿易中心,同北京人民機器廠等單位組建了科、工、貿結合的北京印刷設備聯合公司。他出訪亞、歐、非、美等國家和地區20多次,和國外100多家廠商建立了聯繫和業務往來,先後與外商合作建立了6個進口設備零配件和維修服務中心,同日本、香港和國內有關單位,先後在北京、天津、上海合資建立了三祥堂快速印刷新技術公司、基華字型公司、天津雲興油墨公司、上海明治橡膠製品有限公司(總投資近 500萬美元,年產氣墊橡皮布8萬平米,為填補我國新型印刷橡皮布生產的空白創造了條件)。由於武文祥和其他同事的共同努力,近年來,公司的經營業務不斷發展,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十多年來,印刷機械、器材供應品種增加,供應量翻番。1978年印刷機械、器材銷售額為1498萬元,1991年公司銷售總額達9.2億元,其中印刷機械、器材銷售額達1.6億元,比1978年增長了9倍多。
武文祥長期以來還十分重視和關心全國印刷物資系統的建設,在促進系統內部協作、為整個印刷物資系統服務方面做了許多工作。如在1979年“昆明會議” 上,提出了健全省、市、自治區印刷物資供應機構的建議,經國家出版局同意,明確了公司對地方公司的業務指導關係,在全國印刷物資系統有較大影響。經多年努力,各省、市、自治區、計畫單列市都設有印刷物資公司(站)和1一2個服務門市部,從中央到地方已形成一個印刷物資供應體系並發揮了主渠道作用。1991 年全國印刷物資系統的銷售額達29.7億元,比1979年的4.2億元增長了6倍。
印刷物資工作是印刷業和印刷機械、器材製造業之間的橋樑和紐帶,它的發展,對書刊、報紙、包裝裝演印刷及其他印刷起到了保障作用,對印刷機械、器材的生產起到了促進作用。
四、武文祥作為印刷物資工作方面的專家和領導人之一,對我國印刷工業的進步和振興有著強烈的責任感。多年來,他參與了多項印刷技術裝備發展規劃和印刷技術改造規劃的制訂,積極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並在印刷物資工作中千方百計組織實施,如《1974年一1975年印刷技術改造需要的28項重點印刷設備、器材發展規劃》、《1978年一1985年全國印刷機械、器材生產供應規劃》、《1978年一1985年全國新聞印刷技術發展規劃要點》、《印刷技術裝備 “六五”、“七五”發展規劃》等。他受有關部門和生產企業的邀請,多次參加有關技術政策、新產品發展方向諮詢、論證和重大產品的鑑定。多年來,他還積極承擔上級有關部門交辦的任務,如:援外工作中的專業考察、組織訂貨、赴港辦理舊印刷機器驗收和內運工作,辦理印刷機械契約訂購的具體業務等。
五、長期以來,武文祥熱情倡導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為我國印刷技術的進步作出了不懈的努力。把協助和推動生產、科研部門開發新產品、新技術當作自己的責任,為生產、科研部門提供樣機、樣品和技術信息,積極組織新產品的試用和宣傳推廣,做了許多有成效的工作。近十年來,公司為印刷行業組織提供各種照排機1400多台,單、雙色膠印機3700多台,捲筒紙膠印機261台,pS版600多萬張。為了加速國內的印刷技術改造及為印刷裝備、材料的國產化提供借鑑,公司組織進口了相當數量的先進適用的印刷設備和部分國內急需的印刷器材,前幾年還進一步開展了與東歐的補償貿易,僅1987年就從東歐進口印刷設備金額達1000多萬元。上述這些設備、器材的提供,有力地配合和促進了全國印刷技術改造。為了推廣套用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公司會同有關方面組織了20多次國內技術交流。早在80年代初,武文祥等就建議並主持召開了我國第一次膠印印書經驗交流會,會議總結推廣了照相排字、膠印印書、印報經驗,促進了國產膠印印書、印報設備及相關器材的試製,推動了膠印印書印報的發展。經武文祥建議並幫助,河北第三新華印刷廠基本採用國產設備,建成我國新建廠中第一個照排膠印印書工廠,他還建議並幫助西藏自治區確定了新建膠印印書的建廠方案。除此之外,為了學習國外先進技術,使國產印刷設備、器材打入國際市場,他協助有關部門在1984、1988、1992年三屆北京國際印刷技術展覽會上作了大量的招展、籌展和重點產品留購及技術交流工作。
六、武文祥聯繫廣泛,熱心支持行業管理和印刷界各種有利於印刷事業進步的活動。他是原國家經委印刷技術裝備協調小組成員;新聞出版署科技成果評審委員會委員、科技情報委員會委員、發行高級經濟師職務評審委員會委員;北京印刷學院董事會副董事長;中國印刷技術協會常務理事;中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協會常務理事、秘書長,並作為工業協會的代表被推薦為中國工業經濟協會理事;中國印刷博物館籌委會委員兼辦公室主任。在上述機構、社團籌建和日常活動中,他在老前輩的親切指導下,和同事們一道為振興印刷工業而奔忙。
武文祥在印刷業界
工作43年,尤其是在中國印刷物資公司工作的34年,為公司及印刷物資系統的發展,為促進印刷機械、器材的生產和印刷工業的進步,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前面提到的有些工作,是武文祥和其他同事一道做的,或者是公司和其他單位一起辦的,但其中都包含著他的積極作用。1992年武文祥奉調中國印刷公司工作,這是他從1954年離開北京新華印刷廠38年之後,重返印刷管理的崗位,他服從組織安排,願意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繼續拼搏,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奮鬥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