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平綠茶

武平綠茶

武平綠茶,因產自中國福建武平縣,故名武平綠茶,是中國歷史名茶。其品質特徵為“香氣高銳,滋味清爽,色綠形美”。該縣年產茶葉超過2000噸,產值超過億元。

截止2009年9月,武平縣綠茶的專賣店開到了北京、浙江、上海等地,武平縣綠茶暢銷香港、法國、美國及京、滬、粵、閩等國內外市場,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善的銷售網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武平綠茶
  • 產地:福建武平縣
  • 茶屬:雙子葉植物,
  • 氣候類型:熱帶和亞熱帶地區
茶的歷史淵源,名茶,名茶品種,茶葉基本成份,名茶功效,產品保護,名茶榮譽,名茶歷史,產業發展,

茶的歷史淵源

茶屬雙子葉植物,約30屬,500種,分布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我國有14屬,397種,主產長江以南各地,其中茶屬Camellia和何樹屬Schima等均極富經濟價值。喬木或灌木;葉互生,單葉,革質,無托葉;花常兩性,稀單性,單生或數朵聚生,腋生或頂生;萼片5-7,覆瓦狀排列;花瓣通常5,稀4至多數,覆瓦狀排列;雄蕊極多數,稀少數,分離或多少合生;子房上位,稀下位,2-10室,每室有胚珠2至多顆;果為一蒴果,或不開裂而核果狀。我們一般所說的茶葉就是指用茶樹的葉子加工而成,可以用開水直接泡飲的一種飲品。

名茶

武平綠茶產自福建武平縣桃溪鎮。優越的原生態自然條件和傳統製作工藝形成了武平綠茶“香氣高銳,滋味清爽,色綠形美”。武平綠茶曾是明清時期傳統貢品,常飲此品可陶冶情操,修身養性,堪稱為優質高雅保健飲品和饋贈親友之佳品。福建省武平縣積極打造茶葉特色品牌,將“武平綠茶”品牌創建工作作為提高農民收入,增強茶葉企業競爭力的一個重要內容從早抓實抓好,相關部門積極把綠茶種植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把綠茶行業培育成農業支柱產業,成為農村新的經濟成長點。
武平綠茶

名茶品種

武平綠茶分:梁野炒綠、梁野翠芽(扁形茶)、梁野雪螺(螺形茶)、等三個品種。
梁野雪螺梁野雪螺
武平綠茶

茶葉基本成份

1.兒茶素類:俗稱茶單寧,是茶葉特有成份,具有苦、澀味及收斂性。
2.咖啡因:帶有苦味,是構成茶湯滋味的重要成份。
3.礦物質:茶中含有豐富的鉀、鈣、鎂、錳等11種礦物質。

名茶功效

抗衰老
武平綠茶所含的抗氧化劑有助於抵抗老化。因為人體新陳代謝的過程,如果過氧化,會產生大量自由基,容易老化,也會使細胞受傷。sod(超氧化物歧化)是自由基清除劑,能有效清除過剩自由基,阻止自由基對人體的損傷。綠茶中的兒茶素能顯著提高sod的活性,清除自由基。
抗菌
研究顯示,武平綠茶中兒茶素對引起人體致病的部分細菌有抑制效果,同時又不致傷害腸內有益菌的繁衍,因此綠茶具備整腸的功能。 有研究表明茶多酚能清除機體內過多的有害自由基,能夠再生人體內的α-ve、vc、gsh、sod等高效抗氧化物質,從而保護和修復抗氧化系統 ,對增強機體免疫、對防癌 、防衰老 都有顯著效果。長喝綠茶能降低血糖、血脂、血壓,從而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日本昭和大學的醫學研究小組的在1毫升稀釋至普通茶水的20分之1濃度的茶多酚溶液里放入10000個劇毒大腸桿菌0-157,五個小時後細菌全部死亡,一個都不剩。
降血脂
科學家做的動物實驗表明,茶中的兒茶素能降低血漿中總膽固醇、游離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以及三酸甘油酯之量,同時可以增加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對人體的實驗表明則有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動脈硬化發生率。綠茶含有黃酮醇類,有抗氧化作用,亦可防止血液凝塊及血小板成團,降低心血管疾病。
瘦身減脂
武平綠茶含有茶鹼咖啡因,可以經由許多作用活化蛋白質激酶及三酸甘油酯解脂酶,減少脂肪細胞堆積,因此達到減肥功效。
防齲齒、清口臭
武平綠茶含有,其中兒茶素可以抑制生齲菌作用,減少牙菌斑及牙周炎的發生。茶所含的單寧酸,具有殺菌作用,能阻止食物渣屑繁殖細菌,故可以有效防止口臭。
防癌
武平綠茶對某些癌症有抑制作用,但其原理皆限於推論階段。對防癌症的發生,多喝茶必然是有其正向的鼓勵作用。
美白及防紫外線
專家們在動物實驗中發現,綠茶中的兒茶素類物質能抗uv-b所引發之皮膚癌。
改善消化不良
研究報告顯示,綠茶能夠幫助改善消化不良的情況,比如由細菌引起的急性腹瀉,可喝一點綠茶減輕病況。

產品保護

2009年,“武平綠茶”已經正式被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核准註冊地理標誌證明商標,是該縣首個獲得保護的地理標誌產品。

名茶榮譽

武平綠茶2個茶葉品牌獲得有機食品認證,2個茶葉品牌通過國家綠色食品認證,6個茶葉品牌獲得國家質檢總局頒發的“QS”證書,6個茶葉商標獲得龍巖市知名商標。2009年5月,兩年一度的福建省名優茶鑒評結果,武平縣綠茶再獲名茶1個,優質茶4個。武平縣綠茶在近年來省級名優茶鑒評中,已經榮獲省級名優茶及以上獎勵23個次,在全省同類茶中名列前茅。

名茶歷史

早在清道光年間,武平綠茶就以“香高味濃甘爽”而享譽潮、梅、汀,並一度成為朝廷貢品。然而武平茶業發展之路並不平坦,解放後以生產炒綠為主,產量不低,售價卻低得出奇,即使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期,平均每500克茶葉僅賣2元多錢,一時間到處是拋荒的茶園。
在大量滯銷的困境面前,武平縣開始探索依託生態資源優勢,發展名優茶的道路。桃溪鎮新礤村是最早製作名優茶的村,以梁野山茶業、年年春新寶茶廠、啟春茶廠、藍天茶廠為龍頭,帶動家家戶戶製作高檔名優茶,制茶技術不斷提高。1989年以來,他們製作的茶連續多年被評定為“福建省名茶、優質茶”,2002年獲中國(福建)國際茶、茶具、茶文化博覽會授予的“凱捷杯”優質獎。去年該村實現茶葉產值720萬元,占農業產值的80%,人均收入接近4000元,成為名副其實的武平名茶第一村。
武平縣加快名優茶發展步伐,全縣制茶師傅超過1000人,武平綠茶系列產品達30多種,繼成功開發高檔炒綠和特種扁形、螺形、珠形茶以及烘青毛峰茶後,又湧現出“龍井”、“碧螺春”、“名優炒綠”等主打品牌。這些品牌獲省級以上獎項30多個,2008年武平綠茶之宏峰牌有機茶成為北京殘奧會中國代表團專用茶。名優茶從無到有,從少到多。
為調動茶農新墾、改造茶園的積極性,儘快形成茶園面積達3萬畝的產業規模,武平縣出台優惠政策措施,凡連片新植10畝茶園,連片改造10畝以上的低改示範茶園,經驗收合格後,由縣財給予補助。該縣還出台了改良品種、做大茶業規模經濟的相關政策,促進全縣茶業步入集約化、機械化、規模化發展步伐,已註冊“千山”、“越舒”、“梁野山”等一批茶葉品牌商標。10多家茶葉加工企業建立了緊密型的生產基地,以“加工穴企業雪+基地+市場”運作模式,輻射帶動茶農近萬家。

產業發展

規模化生產是基礎
為促進茶產業的規模化發展,從去年開始,武平縣縣出台了茶園新植、節水噴灌、新茶機引進等多項推動茶葉生產熱潮的補助政策,再加上當地有利的土壤、氣候 條件,不僅極大調動本地茶農種茶的積極性,還吸引了浙江、江蘇、台灣等地茶商前來投資辦廠。截止2009年9月,該縣共種植茶葉3.5萬畝,其中新植茶園4500多畝, 連片50畝以上的茶葉基地80多個,武平縣共有茶葉加工廠100多家,其中年加工茶葉10萬斤以上茶廠20多家,武平縣茶產業已經走上了規模化發展的道路。
最佳化品種結構是關鍵
過去,武平縣綠茶由於品種單一,且沒有自己的特色,所以知名度小,價格低廉。為改變這種狀況,武平縣大力引進名優茶種、高尖茶葉生產技術和人才,推進了名優茶開發生產。武平縣綠茶產品已經由單一的炒綠茶發展為多品種的名優綠茶系列產品,這些茶品種齊全,檔次豐富。
科技服務建設品牌
為了提升茶葉品質,突破加工方面的瓶頸,該縣與科研院校建立科研項目合作,開展武平縣綠茶關鍵技術研究,在桃溪鎮成立茶葉科技研究所,這是全省唯一的鄉鎮級茶葉科研機構,成立了茶葉協會,為茶農提供種植技術、信息諮詢等服務,引導茶企業統一製作標準、規範經營,走產業化、標準化道路,增強武平縣綠茶市場競爭力。2009年1至5月,該縣聘請省、市、縣茶葉專家舉辦了培訓班30多場次,培訓茶農600多人。同時,該縣高度 重視茶葉有機食品、綠色食品和無公害農產品“三品”認證工作,專門制定了“三品”認證獎勵政策,農業部門無償提供規劃、生產和加工等全程技術服務,引導企業實施品牌戰略。
茶事活動推廣品牌
為了把武平縣綠茶推向市場,從1983年起,該縣每年都舉辦“武平縣茶葉品質鑒評會”,同時,制定補助政策,對參加茶事活動獲獎品牌給予補助。武平縣綠茶連續被省、市茶葉鑒評會評為“名優茶”,在國際茶博會、茶文化交流會等活動中也多次獲獎,這些充分展示了武平縣茶葉風貌,豐富了武平縣茶文化內涵,提升了“武平縣綠茶”品牌的知名度。該縣還對在武平縣境外開設武平縣綠茶專賣的商鋪給予補助,為武平縣綠茶走出武平縣奠定了基礎。武平縣綠茶產業受益人口從08年前的15%%增加到35%%,茶葉產業已經成為了該縣“興縣富民”的支柱產業。
基本情況及特點:“武平綠茶”屬炒青綠茶類,品質獨特優異,2007年被省政府列為福建十四大名茶之一,為中國馳名商標和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品牌產品,主要有“梁野炒綠”(條形)、“梁野翠芽”(扁形)、“梁野雪螺”(螺形)等產品系列。其中“梁野炒綠”外觀條索細緊油潤呈銀灰綠,乾茶栗香或綠豆香,內質香氣高銳持久,顯栗香,湯色嫩綠或黃綠明亮,滋味甘醇鮮爽耐沖泡,葉底嫩黃綠、似刀切般勻稱齊整。“梁野翠芽”外形扁平墨綠呈劍狀,乾茶嫩茶香,內質香氣高銳持久,具花香,湯色翠綠或嫩綠清澈明亮,滋味鮮爽甘醇且味中透香,葉底嫩綠肥壯勻整。“梁野雪螺”外形緊結如螺,滿披白毫,潤綠勻整,內質香氣清高、毫香顯露,滋味鮮爽透香,葉底嫩綠或黃綠,芽葉完整。
歷史淵源(故事):武平自古就產茶,具有悠久的栽茶、制茶、售茶歷史,至今仍分布大量的野生茶樹,各地仍保留採摘野生茶葉制茶的習慣。據楊瀾《臨江匯考》和《武平縣誌》及其他史籍記載,宋朝時期武平就有人開始採制野生茶作為藥用或飲品,明朝永樂至清朝康熙年間,當地種茶、制茶、飲茶風氣盛行,鄉民採集野山茶籽或種苗種植於房前屋後、田邊地埂,普及村村寨寨,逐步馴化成為本地特色菜茶品種,一時名茶輩出。
產業發展情況及前景:全縣茶葉面積56680畝,總產3018噸,總產值4.8億元,擁有茶葉類中國馳名商標1件、福建省著名商標5件,龍巖市知名商標8件,“綠色食品”標誌認證品牌3個、“有機茶”標誌認證品牌2個,“福建省名牌產品”1個、“福建省名牌農產品”4個,獲得QS證生產企業11家,所產綠茶暢銷閩、粵、贛、京、滬、浙、皖和香港、法國、美國等國內外市場,深受消費者喜愛,銷售市場連年拓展。
獲獎證書等情況:1983年以來,“武平綠茶”連年獲得省級以上茶事活動“第一名”或“名茶”、“優質茶”、“金獎”、“銀獎”等獎項128個;2007年被省政府列為福建十四大名茶之一;2009年“武平綠茶”成為龍巖市首個茶葉類地理標誌證明商標;2010年認定福建省著名商標;2013年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