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武山舞
- 地點:武山
- 類型:哈尼族舞蹈
- 配樂:花燈調
武山舞由來,重現武山舞,
武山舞由來
武山屬於東峨鎮農場田村委會,在明末清初時這裡曾是一條通往滇南的官道,不僅吸引了很多南來北往的客商,也吸引了不同民族的到來。據記載,元江縣境內長期以來有臘魯頗支系繁衍生息。武山村因唐、宋、元時期有“喇烏”人居住而得名,清朝時期至新中國成立之初被稱作“老霧山”,文革時期又被稱為武山,並沿用至今。
武山有著濃厚的民族文化氛圍,山上的漢族和哈尼族雜居在一起,每逢節日或是空閒時,在武山居住的漢族都會在他們所搭的戲台上唱唱花燈,跳跳舞,也會推著車燈唱一些“老調子”,這些老調子大多都是根據一些神話故事和歷史事件填的詞。而哈尼族卻有著不一樣的文化背景,他們面對變化無常的自然環境,而自身又無法抗拒和掌握自然界的各種變化和災難,就企盼能有一種無處不在、無所不能的神來主宰自然界,以期藉助神靈,能夠風調雨順,於是,他們就創作了一些民族風格濃郁的舞蹈來表現哈尼族民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隨著歷史的推進,在漢族文化和哈尼族文化的逐漸融合中,經過大家豐富的想像和藝術誇張,逐漸演化成了一種新的藝術形式,也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舞蹈現象——唱花燈的曲調跳哈尼族的舞。
後來,由於各種原因,武山人停止了跳舞,停止了節日的慶祝和各種文藝活動,致使這種逐漸發展起來的舞蹈形式也中斷了幾十年。在這期間,一些掌握舞蹈曲調和技巧的人也逐漸流失,這種傳統舞蹈形式也逐漸被大家所遺忘。
重現武山舞
隨著武山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對民眾文化藝術的需求也逐漸提升,這裡的人想到了要復原傳統武山舞。於是,武山文藝隊的隊員們開始聚在一起,回憶兒時記憶中傳統的哈尼族舞蹈和曲調。
經過老藝人們的回憶,文藝隊基本復原了當時舞蹈的形式,文藝隊的隊員們也開始了對原來風俗習慣的延續。
復原下來的傳統武山舞,是根據民間藝人丁開仁等的記憶編排的。漢族花燈和哈尼族舞蹈的古老元素都包涵在其中:有根據花燈調改編的音樂,哈尼傳統樂器的演繹和哈尼族舞蹈最原始的內涵。
“背籮舞”源於哈尼族文化,舞蹈最早是用於祭祀笆籮神的,用來表現勞動人民能夠獲得大豐收,並隨時能有糧食背回家;“抽合保”(漢語意為慶豐收)用舞蹈動作表現勞動場面;“阿荷抽”展現的是古時哈尼族婦女早起出工、勞作的場面,“阿荷抽”是武山人復原的最古老的舞蹈形式之一,這種舞蹈不用任何的音樂和樂器伴奏,只用動作來表現,不僅保留了最原始的藝術味道,也讓觀看者有種耳目一新的感覺。而《哈尼山寨大變樣》則用現代的花燈調唱出了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新景觀。
如今的武山舞具有舒緩、柔美的特點,自然流露了哈尼族民眾上工、勞作等自然形態。舞蹈有的與音樂緊密結合,有的直接用最原始的表現方式演義,動作古樸、細膩,內容常與古老的傳說有關,但也加入了新的內容,例如,歌頌美好的生活、民族融合及環境發生的變化等。
在復原舞蹈的過程中,剛開始,僅是一些老藝人們指導文藝隊的隊員們跳,隨著文藝隊的影響和號召,現在人越跳越多,圈子也越來越大,最後往往全體到場者都參與進來,其盛況十分壯觀。元江縣文化館也派出專人對武山復原傳統舞蹈進行指導,並對舞蹈進行編排。武山中斷了30餘年的傳統舞蹈基本上恢復了表演,並開始在武山和周邊地區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