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寧戲社火,流傳於江西省九江市武寧縣的傳統戲劇,江西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武寧戲社火
- 非遺級別:省級
- 非遺編號:3-Ⅳ -11
- 申報地區:九江市武寧縣
歷史淵源,文化特徵,代表劇目,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武寧戲社火源於原始巫舞。從上古圖騰崇拜,到唐代以前的儺神方相氏,後發展到明清時江西出現的種種受祀奉的儺神,民間驅邪祈太平的儺信仰意識,已漸從虛幻的神化構思中,發展到更為具體的人物型。這種發展與變化,可說明武寧戲社火的神靈信仰並永固不變,隨時代的發展,社會人物的變化,將戲社火作為人們精神上的寄託與安撫,祈禱太平安康的一種心理反映。
武寧戲社火在明代年間就有高陽氏三子,方相氏、西楚霸王項羽、金甲將軍歐陽晃,明帝宣宗外,還有遠古時期的蚩尤氏、東嶽天齊仁聖大帝黃飛虎、南宋抗金名將岳飛等,而最具地方人物特色的是宋·政和五年,武寧縣魯溪的熊子達(兵部尚書)之賢妻王玉貞(誥封為抱宗元君聖母)捨命救夫之壯舉,更是被後人視為忠烈之神。以上眾多神靈都是民族的英雄,社會的功臣和嚮往締造太平盛世,賴以除妖降魔的偶像。
文化特徵
武寧民間的戲社火,初始是以姓氏,字庭供的菩薩為祭拜中心,隨著歷史的演變後融入了英雄崇拜,祖先祭祀、忠孝節義,貞節烈婦等內容,每年的正月初在族長或主事的率領下,字庭成員頭戴各自崇拜的儺面具、穿紅著綠,依土銃隊、開路大神、涼傘、旗帳、儺帝、地方神、高曲、鞦韆、高蹺隊順序集結到不門樓鎮廒下舉行戲社火。
“戲社火”匯集了演、唱、舞、奏等各種民間藝術的表演。其中高曲即為抬閣形式,但分為鐵曲、紙曲、雜曲三種,鐵曲以童男童女裝扮傳奇故事,站立在鐵架上;紙曲由篾扎紙糊各種戲曲演義故事;雜曲則以五穀豐登、六畜興旺、國泰民安等內容。“戲社火至仍在武寧各地傳承。
代表劇目
代表劇目有《察小妹》、《勾土地》、《勾鐘馗》、《勾願起四鬼》、《謝花香》。
社會影響
1982年版《武寧縣誌》之“文化篇”記載了清代文人李維綱的《墉埠竹枝詞》,其中有“連村正月早迎儺,裝點兒童學舞戈,金鼓磔鑲輪值後,元宵花燈逐門過”的描述。可見,武寧戲社火在明、清時期就很盛行。新中國成立前,武寧戲社火是以姓氏為基礎,每二十年一屆,活動一般在春插前的農曆二月間舉行。由石門鎮的七弟十三姓主持(即:張熊劉趙胡羅鄒姜朱敖徐肖丁)各姓神祖會倡資,統一策劃,歷時2-3天,巡迴修武兩縣9鄉13社,方圓數十公里。這種規模浩大,不惜巨兀耗資,集結人丁數萬,以天地為舞的祀奉活動在武寧民間廣為有之。另據武寧縣同治九年(1870年)志載:“石門儺爺殿玉湖公裔臨生張金善履中耆民張蔚初倡修之後,隨著張姓儺的興起,儺神金甲將軍則成為石門轄區七弟十三姓公奉之神。”石門的中村、敖下、九條,船灘的黃沙港,魯溪的雙溪均立有儺案。尤其是石門敖下早在1870年就建有太陽殿。該村現仍有十多位戲社火藝人和原始鑼、鼓及歌本、道具等歷史見證。2004年,石門樓又將戲社火藝術通過挖掘、整理,組建戲社火藝術演出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