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近年來,村委團結帶領全體村民,搶抓機遇,艱苦創業,實現了村級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快速協調發展。全村現有南京武家嘴船舶製造有限公司
八卦洲造船基地、“
金陵武家嘴休閒漁莊”和“千畝聯村經濟林果”生態高效農業旅遊示範基地、四星級會議(文化)中心等9個規模特色主導產業基地,村級水運
總噸位超過50萬噸,有貨櫃鋼質
運輸船舶140多艘,3000噸以上船舶87艘,最大
噸位達1.25萬噸;全村百萬元以上的農戶占70%,2006年,村集體經濟收入2300萬元,村民人均年純收入達7.8
萬元,已連續12屆榮登“南京市綜合實力百強村”榜首。
發展
發展特色產業
不斷加快富民壯村進程一是做大做強造船水運業。搶抓
國際、國內資本快速流動,“長三角”區域滬寧杭幾大主要樞紐港加緊建設機遇,及時整合、培育現有資源優勢,堅持標準化規模生產、多元化品牌經營,通過新建擴建造船基地、組建運輸公司,提高造船水運的組織化程度;加快“人才強企、科技創新”步伐,提高
企業核心競爭力;加強企業管理、最佳化服務,提高企業運作水平等手段,大力拓展沿江、
沿海運輸市場,加速做大做強造船水運產業,實現了由傳統的“造船業-水運業-船老大”模式向現代的“
船舶製造業-物流
運輸業-企業家”模式轉變。總投資2億元、占地480畝的大型船舶生產基地——南京武家嘴船舶製造有限公司
八卦洲造船基地,首期6個大噸位
船台和1個船舶棲裝碼頭建造工程已竣工投產。投資8億元、占地600畝的江蘇奕淳武家嘴船舶有限公司浦口
烏江基地預計今年7月開工建設, 2008年形成完整的生產能力,目前在手訂單已達25億元。造船水運業正向“產業集團化、公司經營化、造船工廠化”邁進。二是大力發展生態高效規模農業。2006年,該村按照“特色化競爭、規模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品牌化運作”思路,依託
固城湖濕地生態系統,投資5000萬元在固城湖畔永聯圩內開發3000畝貧瘠圩田,積極籌建國家級
高效農業旅遊示範點和國家4A級旅遊景區,著力打造集
生態養殖、漁業觀光、漁家美食、休閒度假等功能於一體的“金陵武家嘴休閒漁莊”和村級經濟“
綠色銀行”。目前,項目第一期工程土地翻墾、水面承包及“萬米
綠色長廊”風光帶建設已全部到位,水利、道路交通及旅遊配套設施正在建設之中。與此同時,村里利用聯村後的產業資源優勢和聯村黨建優勢,立足面積、效益、規模空間發展,在農田資源相對豐富的雙紅村擬連片發展“千畝經濟林果”,並逐步完善土地流轉機制,引導農民以
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使農民更多地分享
土地增值收益,增加
分紅收入。目前,該項目規劃及實施方案正在論證當中。三是努力拓展房地產、商貿經濟。2005年合作建成的華潤蘇果超市已正式對外營業。四是多渠道增加農民、集體收入。利用該村造船水運產業優勢,鼓勵雙紅、韓村等周邊行政村以集體資金入股形式,向武家嘴
貨櫃運輸有限公司進行投資、按股分紅,通過資本運作激勵和帶動周邊村提高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和農民收入。
整治村容村貌
著力改善人居生活環境
一是做好
村莊規劃。在空間布局上,立足構建人口相對集中、生產生活方便的新型空間結構,以縣、鎮總體規劃為依據,先後編制了武家嘴老村、新村和雙紅村3個建設規劃。1993年,聘請東南大學專家設計,投入近千萬元在石臼湖畔的山崗上建造了40幢造型風格各異的別墅樓,並相繼建成了湖濱大廈、蛇武公路等公共服務配套設施;2002年,在縣城區征地241畝建設的武家嘴新村,三期工程相繼全部竣工,200多戶村民搬進新居。在功能配套上,做到水電路成網,文衛體配套,
有線電視、寬頻網、防盜設施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在環境優美上,以成功創建省級“生態村”、“衛生村”為基本標準,做到村莊綠化、建築美化、河道淨化、道路硬化、亮化等,建成了具有現代特徵、富有鄉村特色、體現康居標準的農村新型社區。誘人的別墅、時尚的汽車、高檔的家具,該村的農民過上了比城鎮居民還要舒適的生活。二是做好聯村共建。支持新聯合的雙紅村按照規劃建設,加強和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並以“五無”、“五綠”為基本要求,積極開展“清潔家園”和“綠色家園”活動,加大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力度和環境美化綠化工作,落實長效管理機制,充分彰顯出“田園風光、鄉村情趣、居家生活”的農莊特色。
促進鄉風文明
努力形成良好村風民風
村民的物質生活要一流,精神文化生活也要跟上節拍。一是以教育為平台,積極實施素質教育和素養提升工程。2002年,該村與縣實驗國小共同投資4200萬元,按照現代化示範學校標準,在縣城興建了南京市第一所
九年一貫制民辦實驗學校,村裡的孩子全部免費到學校就讀,並對考上大學的家庭再給予5000元的一次性獎勵。為了滿足村民文化生活需求,活躍文化活動,村里專門組織實施了村民文化規劃,擬投資9800萬元高標準建設內集科教、健身、會所、娛樂等功能於一體的文化中心。目前,該項目已經開工建設,預計到2008年3月工程竣工並投入使用。針對村民在船上人數多、時間長、流動性大的特點,我們以黨支部為單位開展了“文化船”、“文明船”評選活動,組織大家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不斷提升思想、道德、文化素養。二是以活動為載體,積極開展“講文明、樹新風”活動。我們以“五星文明戶”創評為抓手,積極開展“文明新風進家園”活動,全村“五好家庭”、“新風戶”爭創率達100%,評選比例達90%以上;實施的人口和計生“和諧家園”工程,使村民樹立科學、文明、進步的婚育觀念,計生工作年年達標,在全縣率先實行了“計畫生育
村民自治”;“民主法治示範村”和“信用戶”創建工作效果明顯,村民民主法制意識明顯增強,形成了安居樂業、勤奮創業的濃厚氛圍。三是以服務為宗旨,深入實施事業惠民、保障濟民工作。組織實施的農村道路通達工程、教育培訓工程、環境整治工程、文化建設工程、二次改水工程、農民健康工程、農民最低生活保障工程等實事,改善了村民人居和生產環境。村里還為全體村民全額交納了農村合作醫療費用,並計畫在對現有社區醫療服務站進行改造升級的基礎上,再投資200萬元新建武家嘴醫療衛生服務中心,服務聯村後的村民,目前項目已進入規劃設計階段。如今的武家嘴村,治安狀況良好, 家風民風煥然一新,形成了崇尚科學、健康向上的社會風氣。
實施“聯村共建”
全面提升引領發展本領
一是創新黨建工作模式。為發揮名村帶動效應、推動資源整合、拓展發展空間,激活農村黨組織發展活力,於今年3月份,在
市委組織部和縣委的直接關心下,該村、
雙紅村和黃家村聯合成立了“高淳縣武家嘴村黨委”,成為南京市首家聯村黨委。在日常工作中,我們堅持“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工作思路,把聯村黨建工作主動融入農村改革發展和新農村建設之中,不斷探索具有時代特徵、符合自身實際的黨建工作新路子。二是完善合力推進機制。圍繞“聯村聯心、共同致富”目標,探索建立了“以黨委統領全局、各村自主管理、
資源合理配置、項目輻射帶動”的工作運行機制。為促進勞動力轉移、土地規模經營、村鎮城鎮化推進的綜合效應,合力推進聯村經濟、文化和
社會事業的新發展,在黨組織設定上,我們依託造船水運和生態高效農業等特色產業鏈,新設立了工業黨支部、水運黨支部,農村第一、第二、第三黨支部和1個
船舶製造工地黨組織;為提高村民魚苗販運組織化程度,促使農民專業化協作、規模化經營,支持雙紅村成立了魚苗販銷協會,建成了魚苗培育基地。三是建立長效服務機制。在探索農村黨員保持先進性教育成果長效機制上,我們依託現有主導產業發展優勢,以創建活動為載體,深入推進“雙培”舉措,多渠道開展船員技能、現代農技科普等知識更新和實用技術培訓,大力培育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
新型農民隊伍,注重把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把黨員致富能手培養成村幹部,全面提升農民教育培訓與轉移就業服務水平,激發了農村黨員隊伍的生機和活力,促進了新農村建設和農村黨的先進性建設。
致力社會和諧
紮實推進村務民主建設
一是強化“一個管理”。進一步建立健全農村防腐保廉體系,規範
村級財務管理,嚴格
財務管理制度,規範財務工作流程,嚴格
財務審計監督,加強集體資產管理,實行重大項目招投標,嚴格非生產性支出限額管理。二是抓實“兩個制度”。推進
民主管理、提升公開質量、實行“陽光”村務,全面落實村民代表會議制度,健全村民代表會議議事規則,嚴格執行
民主理財制度。三是實行“三個創新”。實行黨務公開、點題公開並舉,對條件成熟的自然村積極推行組務公開。實現了村務“決策民主化、公開規範化、管理制度化”目標。
集聚社會力量
全力營造共創共建氛圍
建設新農村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建立以黨組織為引領、農民為主體、社會力量為支撐的組織實施體系。一是緊扣破解項目、資金兩大發展難題,千方百計拓展農村建設發展資源。在積極爭取上級政策、資金、項目扶持外,聯村之一的雙紅村利用豐富的人脈資源優勢,以情為媒,激發鄉情,主動
聯絡村籍在外人士支持家鄉建設,共籌到捐贈近50萬元,引進一個投資總額300多萬元的機械加工項目,並在全縣引發了“情系故里、共建家園”活動的開展。二是積極支持並參與縣組織的“百
企幫村”、“光彩之星”系列活動。加強與區域內企業的掛鈎聯繫,定期研究村企共建工作,積極為企業提供服務,實現“以企帶村、以村促企、村企共贏”。因地制宜編制對接幫促項目,重點編制內生型“造血”項目,支持雙紅村等修建了一批村級
標準廠房對外招租,以拓寬收入來源渠道。三是致力先富幫後富,共同致富,積極開展“連心結對”和“黨員聯繫戶”活動。通過幫思路、幫項目、幫就業、幫資金、幫增收等措施,使困難黨員民眾及時、得到幫助、農村發展持續得到促進,形成了黨群聯心、乾群共志的良好局面。
村黨總支書記武繼軍
武家嘴,高淳縣
石臼湖邊的“全國文明村”,連續10年穩居南京市綜合實力百強村之首。全村現有個體鋼質運輸船140多艘,最大的噸位1.25萬噸,3000噸以上的60多艘;全村資產百萬元以上的農戶占70%,500萬元以上的20%。
然而20多年前,武家嘴人均耕地不足3分,人均年收入不足百元,人稱“漁花子”村。今昔對比,百姓心中一盞燈:我們有一個好支書——武繼軍。
“是黨員,就得聽從黨召喚,為百姓排憂解難”
1982年,全村72條小木船首次集中外出跑水運,從安徽蕪湖運砂到張家港,一個航次賺了1200多元,挖得武家嘴水運業“第一桶金”。年方20的
武繼軍參加了“首航”。水運的高額回報,激起了武繼軍創業的熱情。1983年,他造出全村最大的木船——67個
噸位。一年下來,賺了3萬多元,成了村上第一個萬元戶。在他的帶動下,村民們甩開膀子大造能賺大錢的“鐵駁子”,武家嘴沿湖1公里岸線上鐵錘丁當,焊花飛濺,掀起了第一輪“造船熱”。
可就在武繼軍躊躇滿志準備大幹一番之時,組織上看中了村里這個唯一具有高中文化、又有創業激情的年輕人,希望他棄船上岸當村主任。一番思慮後,武繼軍賣掉自己的船,1984年走馬上任村主任,兩年後擔任村黨支部書記。他的想法很簡單:是黨員,就要聽從黨召喚,為百姓排憂解難。
百姓一家一戶造船跑運輸,面臨方方面面的困難和風險。上任伊始的
武繼軍和村支部一班人走南闖北找市場、搞調研、想對策,很快組織起村
水上運輸服務公司,自己擔任總經理,船民需要什麼,公司就給予什麼樣的服務。常年水上漂,最怕的是事故。服務公司與保險公司協調,給每個船戶拋出“救生圈”。枯水季節,將專家請進村,辦水上航行技術培訓班,全村95%以上船民拿到
內河航運最高技術等級二等船長和三等大管輪證書。為方便民眾資金結算,村里先後在上海、寧波、武漢、南京等沿江、近海4大碼頭成立駐外辦事處,各辦事處設立代船戶結算中心。村集體在結算中心設有300萬元流動資金,其中100萬元長期為船戶提供資金周轉便利。至今為船戶結算幾十個億,無一差錯。
100多條船,一年要耗用近萬噸柴油。村里投資300多萬元,建造兩條加油船,設立水上加油站,晝夜為航行在長江中的運輸船加油,既方便了船戶,又增加了集體收入。全村13戶農民不會駕航,村里就把200多畝農田交給他們承包,並給予補貼,讓他們同享致富的甜果。
“機遇不等人,不爭不搶是庸人,錯過機遇是罪人”
武繼軍常說的一句話是:機遇不等人,不爭不搶是庸人,錯過機遇是罪人。1990年,中央決定開發浦東,武繼軍廣泛蒐集信息,認準了這是對水運船戶巨大“利好”,於是大膽鼓勵村民發展水運造船業,全村灘涂全都變成了造船廠,家家錢包鼓了起來。
1992年,武繼軍深入調研,發現武家嘴船運只是圍繞黃砂打轉轉,一條路走到底,肯定會倒霉。他果斷開出兩劑“藥方”:調整船舶運輸結構和水運組織結構。市場上需要什麼東西,他們就運送什麼東西。農藥、化肥、糧食、原油、貨櫃等,只要船能裝運的,他們都裝運。一家一戶的分散型營運格局向有組織、有計畫的集體性營運格局轉變。他們瞄準上海大小洋山
國際航運深水港、南京龍潭深水貨櫃運輸樞紐港和寧波深水港建設,先後開闢32條貨櫃內支線。1993年,國家壓縮基本建設,黃砂價格一跌再跌,而武家嘴處變不驚,因為這裡的造船水運業已經走上了集團化運作、專業化運輸、
集約化經營的發展快車道。
實現三大轉變,將“武氏艦隊”開出國門
2002年,武繼軍帶領剛剛成立的村黨總支一班人,分頭上船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破除“小富即安”意識,激發船民繼續發揚敢想敢幹敢拼的精神,加大投入,走規模經營之路。黨總支提出新發展戰略,決心實現三大轉變,即傳統水運業向現代航運物流業轉變,傳統造船業向現代製造業轉變,船老大向現代企業家轉變。
這年,與長江航運集團合資組建的長武江海船務有限公司成立,武家嘴村集體和船民占股40%,每年可為村集體增加收入350萬元以上。
2003年,依託南鋼的大量外礦運輸業務,武家嘴村、
南鋼集團共同組建
股份制鑫武海運集團,當年就為村集體創收300萬元。同年9月,一張蓋有“交通部內河運輸管理”和“沿海運輸管理”兩個審批專用章的
水路運輸許可證,徹底結束了武家嘴水運的
掛靠經營時代。交通部授權一個行政村經營“國內沿海及長江中下游普通貨船、長江幹線貨櫃外貿內支線
班輪運輸”,這在全國“絕無僅有”。
去年6月,首期投資5000萬元建造的10個大噸位船台和1個萬噸級船塢在南京
八卦洲竣工投產,主要生產5000噸以上江海直達及貨櫃船,現已承接新加坡4艘總造價3200萬美元的駁船和保加利亞2艘總造價為3600萬
美元的散貨船訂單,出口德國、
敘利亞的萬噸級
多用途船以及
油船、
化學品船也在洽談之中。
2004年4月,該村在香港註冊成立武家嘴國際海運有限公司。2008年,“武氏艦隊”已經開出國門。
地圖信息
地址:江蘇省南京市高淳區武家嘴國際大酒店(丹陽湖北路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