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通志民勤卷》是武威通志編委會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武威通志民勤卷
- 作者:武威通志編委會
- 出版社:甘肅人民出版社
- 類別:地方志
- 編纂人員:羅文擘、劉開柱、孫明遠、吳志文、李德春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本志記述了民勤縣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各方面發展的歷史與現狀。
作品目錄
封面
武威通志 民勤卷
武威通志編委會
民勤卷編纂人員
凡例
紅崖山水庫
目錄
第一章 綜合
第一節 自然環境
一、地貌
二、土壤 植被
第二節 自然資源
一、氣象資源
二、水資源
三、礦產資源
四、生物資源
第三節 自然災害
一、風災
二、乾旱
三、霜凍
四、冰雹
五、暴雨與洪澇
六、連陰雨
七、地震
八、鹽鹼
第四節 建置沿革
一、位置區域
二、建置沿革
三、行政區劃
第五節 城鄉建設
一、城鄉建設局
二、縣城建設
三、農村小城鎮建設
第六節 環境保護
一、監測
二、污染
三、治理
第七節 石羊河流域綜合治理
一、民勤綠洲生態演變
二、防風治沙情況
三、生態自然保護區建設及治沙機構
四、石羊河流域綜合治理
第二章 經 濟
第一節 生產關係與經濟體制變革
一、封建土地所有制
二、農業生產關係變革
三、社會主義工商業改造
四、經濟體制改革
第二節 計畫 統計 審計
一、計畫
二、統計
三、審計
第三節 工商行政管理
一、機構
二、工商管理
第四節 質量技術監督
一、機構
二、標準化
三、質量管理
四、計量管理
五、特種設備管理
第五節 土地管理
一、機構
二、地籍管理
第六節 農業
一、農業種植
二、農機
三、畜牧業
四、林業
五、鄉鎮企業
第七節 水利 電力
一、水利
二、電力
第八節 工業
一、機構
二、煤炭工業
三、鹽化工業
四、紡織軋花工業
五、印染編織
六、食品加工
七、建材
八、項目建設
九、民營企業
第九節 建築業與房地產
第十節 交通運輸
一、機構
二、道路
三、運輸
第十一節 郵政通訊
一、郵政
二、通訊
第十二節 商貿物資
一、供銷
二、商業
三、物資經營
四、糧油經營
五、專賣
第十三節 財稅金融
一、財政
二、稅收
三、金融
第三章 政 治
第一節 中國共產黨和其他黨派
一、中國共產黨
二、中國國民黨地方組織
三、中國民主同盟
第二節 地方國家權力機構
一、各界人民代表會議
二、人民代表大會
第三節 地方行政機構
一、歷代政府
二、民勤縣人民政府
第四節 政協民勤縣委員會
第五節 民眾團體
一、工會
二、農會
三、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與少先隊
四、婦女聯合會
五、工商業聯合會
六、殘疾人聯合會
第六節 政法
一、公安機關
二、檢察機關
三、審判機關
四、司法行政
五、法制與行政複議
第七節 軍事
一、軍事機構
二、駐防軍
第四章 文 化
第一節 教育
一、明、清時期的教育
二、幼兒教育
三、國小教育
四、中學教育
五、職業教育
六、競賽成績
七、省、市示範性學校
八、部分學校簡介
九、教師隊伍
十、教育經費
十一、教育項目
第二節 文化藝術
一、民眾文化
二、戲曲
三、文藝創作
四、文化事業
第三節 文化傳媒
一、報刊
二、廣播
三、電視
四、電影
五、網路
六、廣告
第四節 科學技術
一、科技概況
二、地震監測
三、氣象觀測
第五節 文物
一、古遺址
二、古墓葬
三、古建築
四、金石碑碣
五、館藏文物
第六節 旅遊
一、自然旅遊資源
二、人文旅遊資源
第七節 醫療衛生
一、縣衛生局機關
二、縣直醫療機構
三、基層衛生院
四、個體醫療
五、防疫
六、地方病防治
七、婦幼保健
八、藥材
第八節 體育
一、民眾體育
二、學校體育
三、老齡體育
四、殘疾人體育
五、社區體育
六、參賽成績
七、體育設施
第五章 社 會
第一節 民族
第二節 人口
一、天下民勤人
二、生態移民
三、人口密度
四、人品分布
五、人口構成
第三節 宗教
一、道教
二、佛教
第四節 民政
一、民政
二、勞動工資
第五節 社會保障
第六節 扶貧開發
第七節 人事
一、機構
二、幹部及幹部分布
三、年齡結構
四、文化程度和政治面貌
五、幹部離休、退體、退職
六、職稱管理
七、科技專家
八、公務員
第八節 風俗
一、衣食住行
二、歲時祭祀
三、婚喪喜慶
四、山會廟會
第九節 方言辭彙
一、方言
二、語彙
三、地方諺語
四、地方歇後語
第十節 名優特產
一、棉花
二、春小麥
三、黃河蜜瓜
四、西瓜
五、大板黑(紅)瓜子
六、裸仁南瓜子
七、美國紅辣椒
八、民勤羊羔肉
九、精梳無毛山羊絨
十、駱駝珍寶
十一、甘草
十二、鎖陽
十三、蓯蓉
十四、茴香
十五、紅棗
十六、沙米
十七、沙蔥
十八、沙棗
十九、沙櫻桃
二十、葡萄
第十一節 風味小吃
一、發麵饃
二、灰面
三、漿水面
四、鎖陽羊羔肉
五、神羊蛋
六、烤羊腿
七、葫蘆雜碎
八、沙米涼粉
九、全羊湯炒米麵條
十、清水沙蔥
十一、鹽漬沙蔥
十二、沙蔥雞蛋餃子
十三、清蒸沙棗
十四、沙棗發麵饃
十五、酸蒡姜皮茶
十六、紅崖山麻辣紅鯉魚
編纂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