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第十三中學

武威第十三中學

武威第十三中學始建於2001年,是為鞏固“普九”成果,緩解武威城區國中就學壓力新建的一所初級中學,屬中央補助實施九年義務教育基建投資項目學校。學校占地面積19120.96平方米,設計規模為24個教學班。根據規劃,第一期建成五層框架教學樓一幢,建築面積4929平方米,總投資330萬元;第二期計畫續建5000平方米的綜合實驗樓一幢。學校於二〇〇一年八月正式招生。現有教職工77人,教學班36個,學生兩千多名 ,名師 打造強校品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武威第十三中學
  • 簡稱:武威十三中
  • 創辦時間:2001年
  • 類別:公辦中學
  • 現任校長:明朋年
  • 占地面積:19120.96平方米
師資力量,明確辦學思路,立足科研興校,構建管理網路,制定科學規劃,學校獲得榮譽,

師資力量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學大計,教師為本。十三中通過實施名師工程,打造強校品牌。他們把良好的師德作為校風建設的基礎,視愛崗敬業、素質過硬的教師隊伍是振興學校的關鍵,要求一流的教師不僅應有一流的學識,更要有一流的人格。為此學校始終把“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放在首位,實行“師德師風不合格,年度職稱考核不合格”制度,旗幟鮮明地亮出了“五提倡,五反對”(提倡敬業勤業精神,反對敷衍塞責、不負責任的工作態度;提倡愛護和尊重學生,反對簡單粗暴、主觀片面的工作作風;提倡依法執教,反對漠視法紀;提倡廉潔從教,反對以職謀私;提倡嚴以律己,反對自由放任)的要求。全體教職工正視建校初期存在的困難,克服觀望、猶豫甚至悲觀的心態,振奮精神。
為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學校一方面從師德建設入手,使廣大教師增強教書育人,以身立教的社會使命感,倡導奉獻精神,為人師表,廉潔自律。另一方面,從苦練教師教學基本功入手,加強教師業務自修,鼓勵教師在職進修。提出了人人都上優質課,人人都講國語,人人都會計算機操作的基本功要求。為培養學習型、專家型教師儘可能創造良好的條件。現在,全校74名專業教師全部為大專以上學歷。學歷達標率為100%。其中中學高級教師6人,一級教師22人,二級教師36人。從年齡結構、知識結構和學科結構看,這支教師隊伍年富力強,充滿活力。查壽堂、魏明、魯成設三同志為省級骨幹教師,魯成設、徐銳同志是省青年教學能手,李紅霞、趙雪梅老師分別獲得省教學競賽一等獎、三等獎,王天忠、藺建德同志被評為市級“優秀教師”,獲得“園丁獎”,劉萍、盧曉華老師為市級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李興元、徐銳、劉貴生、徐兆國、郭菊翠老師為市、區級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趙冬梅老師獲得涼州區“教學質量標兵”稱號,劉萍、徐兆國老師分別榮獲涼州區“十佳班主任”、“十佳教師”稱號,趙冬梅、李紅霞、李秀玲、張華、劉清萍、孫惠蘭、蔡蓉、張靜、靳龍基、李衛華、辛志林、王蘭英、李全等十三名同志獲得涼州區“教學能手”稱號。他們在課題研究、學術論文、課件製作、優質課評比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果,顯示出學校強大的師資陣容。這支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的教師隊伍,是學校教育教學爭創一流的最有力保證。

明確辦學思路

管理出質量。學校推行目標管理,規範管理,建立健全了教學常規、年度考核、評優選先、職稱晉升以及安全、紀律、衛生等各方面的規章制度,對廣大師生提出了具體的制度要求,各項工作已納入正規。為獎勤罰懶,最大限度地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學校以千分制考核方案為依據,科學量化,重視過程管理和學生、家長評價,使轉化差生,提高教學質量成了教師的自覺行動。從師德、育人、教學成績、教育教研、教學過程、出勤、工作量、獲獎情況等八個方面以質和量綜合量化,嚴格教師考核,並最佳化工資分配機制,制定了教職工津貼工資發放方案,積極推行競爭上崗,極大地調動了廣大教職工的積極性。一系列規章制度的建設,更好地為教學工作保駕護航,使各項工作步入規範化、制度化、科學化,為創一流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學校遵循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指導方針,確立了“科學管理,強化服務,提高質量,辦出特色,最佳化環境,爭創一流”的辦學目標和思路,樹立“以人為本,全面發展,培養特長,發展個性”的教育理念,從學校和學生實際出發,定位在“為成功的人生做準備”,狠抓藝術教育和第二課堂、課外興趣小組活動,大力培養學生的藝術素質,注重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努力創建“教育有特效,教學有特點,學生有特長”的標準化學校。
學校發展的基本思路是:
圍繞一個原則。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學校的一切工作致力於為學生的發展,教師的發展,學校的發展。
實現兩個跨越。教師隊伍建設有新的跨越,教育教學質量有新的跨越。
抓好三項工作。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抓緊抓好;加強教學常規管理;堅持以教研為先導,做到教科研與立項課題相結合,與實際問題相結合,與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相結合,與促進學校可持續發展相結合。
追求四個目標。建有文化品味的校園,塑有獨立思想的教師,育有特長的學生,辦有特色的學校。

立足科研興校

教育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學校嚴格執照國家規定的課程設定標準執行各科教學計畫,把歷史、地理、生物、勞技、計算機和音樂、體育、美術等課按規定課時開足上齊,切實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培養學生全面發展,並儘可能發揮教師各自的教學特長,發揮最佳的群體效益。同時,嚴格教學常規管理,對教學的全過程進行詳細的追蹤和記載,狠抓教學“五認真”,創設公平的競爭平台,端正了教師的教學態度,樹立了教學正氣。
學校認為,要真正提高教育教學質量,除了做好教學管理、抓好教學的各個環節之外,要立足科研興校、質量立校,結合學生特點,從校情、學情出發,以課堂教學為著力點,以教育科研為突破口,以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深層次推進素質教育和新課改,大興“科研興教”之風。學校組織教師認真學習新大綱、新教材和新的課程標準,學習借鑑先進的教學理論和教學手段,把教學研究的重點放在“最佳化課堂教學”方面,教導處、各年級組、學科組、不定期組織進行課堂教學觀摩交流活動,探索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的新路。各學科教研組制定切實可行的實驗課題並組織專人實施,在期中期末進行教學質量分析研討會,營造良好的教研氛圍。學校要求全體教師切實加強素質教育的理論研究,積極探索如何套用現代教育設備和手段更好為教學服務。教育科研成效顯著,近四年先後有34人次在省、市、區教育主管部門組織的新課改教學設計、課件製作、科研成果評選中獲獎;11人次榮獲“全國國中奧林匹克數學競賽”、“全國中學生英語套用能力競賽”輔導獎;共有75篇教學論文發表(或獲獎);承擔四項省級實驗課題,是學校立足科研興校的一個重要標誌和里程碑。2004年首屆初三畢業會考取得較好成績,有225名學生升入了一、二、六中,重點高中升學率達到38.7%,共有372名同學升入高中,升學率達63.9%,這個成績遠遠高於預定的目標,實現了“開門紅”。首屆畢業生成績優異,引起了社會各界人士的注目,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得到了教育主管部門和社會廣泛讚譽和認可,也為學校的持續發展開了個好頭,奠定了基礎。

構建管理網路

良好的校風、學風建設,是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的保證。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切實把德育工作貫徹於教育的全過程和學校工作各方面,促進良好的教風、學風和校風的形成,學校黨支部、工會、團委和班主任齊抓共管,從嚴要求,從小事入手,突出開展了養成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普法教育、國防教育等專題教育。充分發揮課堂主渠道作用,對學生進行全面系統的社會公德、法律常識、道德情操和美感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力求把德育工作分階段地做到具體化。同時,選拔責任心強、業務素質高的教師擔任班主任,組織起良好的德育基層隊伍。定期召開學生家長會,以拓寬教育渠道,形成綜合教育的合力。
以人為本,就是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學校倡導教師樹立“不求人人升學,但求個個成才”的育人思想,加強學生管理,重視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素質的培養。定期召開班主任經驗交流會、心理問題座談會,學習、交流和借鑑新時期德育教育的工作方法。對學生不良行為實行首問制,切實加強學生管理,重視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素質的培養。教育學生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並設立學生“日常行為監督崗”,將學生一言一行納入學校管理“視野”,以轉化差生為突破口,力爭不讓一個學生掉隊。構建學校管理網路,形成縱向(從校委會、各科室、年級組、班主任到學生會、行為監督崗)和橫向(兄弟學校、家長委員會、社區)相互交錯,共同關注的綜合管理系統。以嚴格的制度約束學生,以嚴肅的紀律規範學生的行為。通過團隊活動(入團儀式、主題隊會、團小組知識競賽、歌詠比賽等)、興趣小組活動(籃球、足球友誼賽、挑戰賽、書畫、攝影展等)、藝術節、主題班會、演講比賽以及心理諮詢、安全教育、法制講座等各項活動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及時消除學生中出現的不良傾向。黨支部、工會、團委及各個職能科室分工合作,建立了學校領導聯繫年級組、學科組,黨員同志聯繫班級制度,構建起了德育管理的系統網路。

制定科學規劃

在狠抓隊伍建設、制度建設、規範管理和教學質量的同時,校園環境建設也有了長足的發展。三年多來,學校先後硬化了校園,美化了教學樓,建起了音樂室、美術室。教學設備逐步配備完善,各科實驗室和圖書閱覽室正在籌備當中。寬敞的教學大樓、高檔次的升降式學生課桌、先進的電腦學習室和電子備課室、多媒體視頻教學室、校園網、寬頻網……高標準、高起點的教學設施、設備為教學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奠定了良好的物質基礎,保證了教學活動的正常順利開展。經過三年多堅持不懈的努力,武威十三中校園環境建設有了很大的改善,教育教學質量有了很大的提高,校園文化建設已初見成效。
隨著武威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發展,新西涼市場、天一時代城、皇苑小區等商業區、住宅區的建成,九條嶺中學拆並,學校所在地生源猛增,加上教師進修學校搬遷在即,十三中的發展面臨新的機遇,迎來發展的黃金時節。為更好的發揮學校優勢,使之服務於我區教育教學和經濟建設,使學校在現有的基礎上具有更大的競爭力,確保向一流學校發展的目標得以實現。
學校領導審時度勢,制定了近期發展規劃:
一是樹立雄心大志,提升辦學品位。十三中正處在新建學校的“爬坡”階段,學校將充分發揮和利用教職工年輕、有創勁、學歷層次較高的優勢,通過教學改革和創新,力爭在三至五年內創出學校社會知名度,取得社會、民眾的逐步認可,向一流的初級中學目標邁進。
二是狠抓學校管理,提升辦學水平。教育教學質量的高低是衡量學校教育教學水平的重要依據,而學校管理則是提高質量的保證。全體教職工將同心同德,團結協作,學習和借鑑兄弟學校好的管理方法,在學校管理上下功夫,調動廣大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注重師德師風建設,努力提高辦學水平。向高一級學校輸送優秀人才,向社會輸送合格人才。力爭在二、三年後使教學班級達到28個,學生達到1800人。
三是加快校園建設步伐,爭創示範性國中。到2006年,建成二類標準理化實驗室、300平方米高標準水廁,綜合實驗樓上馬,擬建300米環行跑道運動場、第二微機室、多功能多媒體活動室……學校將積極順應教學設備向高科技發展的改革趨勢,使校園文化環境建設達到標準化學校水平,力爭教學設施、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達到武威城區一流水平,取得良好的教學效益和社會效益。
四是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新形勢對教師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到2007年力爭教師隊伍建設實現以下目標:45歲以下教師全部達到本科學歷,研究生比例不低於20%,並力求所教、所學專業一致;專業技術人員中高、中職比例達到50%以上,並逐步探索評聘分離,引入競爭機制;省級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數不低於20%,市、區級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比例不低於50%,人人都上優質課;加強教師基本功培訓、訓練,力爭三筆字、簡筆畫、朗讀、即興演講、教具製作、教學設計、課件製作人人過關、個個上手;推進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廣泛套用,整合學科教學和課程資源,建立教育資源庫,共享課改資料,交流課改經驗,實現滑鼠點擊之間,一切盡在眼前。
乘著十六大的東風,武威十三中將在區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就象五月朝陽下的荷塘,孕育著無限的生機,充滿了蓬勃朝氣。我們堅信,她一定會走進“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季節,推動武威市教育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局面。

學校獲得榮譽

武威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單位”
武威市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學校
2010年被區委、區政府授予全區教育系統“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2010年中考成績再創新高,我校學生李雪蓮奪得全區中考狀元
體育教學成績斐然,在2009、2010城區“奔馬杯”中學生越野長跑比賽中連續兩年榮獲國中組團體第一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