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鳳藻(1874-1933),步鳳鳴之五弟子,字章五,(別作彰五、章武),號翰青,自號杞人、林屋山人。
基本介紹
- 本名:步鳳藻
- 別稱:彰五、章武
- 字號:號翰青,自號杞人、林屋山人
- 所處時代:民國時期
- 主要作品:《林屋山人集》十三卷
人物經歷,人物事跡,
人物經歷
自幼功讀詩文,學業出眾,參加童子試名冠諸生,後到信陵明道書院學習,受到師長的器重。光緒二十三年(1897)先拔貢,入國學,與祥符靳志(仲雲)、孟津許鼎臣(石衡)並稱為“中州三傑”。光緒二十九年他考中順天府鄉試弟十二名舉人。時,袁世凱在小站練兵,他應聘任北泮書局總纂督練處總文案、北洋軍管學校文衡等職,後又以知縣官階分配到直隸省藩、臬兩司任文案兼統計處事宜及房山高線鐵路會辦。辛亥革命後,他到洹上(安陽)勸說袁世凱參加共和;袁當大總統後聘他為總統府秘監、清史館協修,與袁次子袁克文(寒雲)結為金蘭之好,克文視他為同胞,親書“無著天親”相贈;袁氏謀帝制,他極力勸阻;民國5年(1916)袁氏稱帝,他憤然辭職,去上海與袁克文同入濟生會,寓集雲軒行醫濟世,以治癒總統馮國璋之妻奇症而名噪京滬。其間他還經常為《晶報》撰文,鞭撻時弊。後獨辦《大報》10年,深受各界歡迎。
人物事跡
步鳳藻熱愛自已的祖國,時刻盼望祖國的統一和獨立富強。從甲午戰爭簽定《馬關條約》起,到“九·一八”事變後的30餘年間,他以詩歌、民謠、醉客、短評、答客問等多種形式痛斥清政府喪權辱國、民國初軍閥混戰、蔣政權恬顏事敵,呼籲當局尊重民心,團結禦敵,寫下了許多激昂悲壯的名篇。甲午之戰,以李鴻章為首的主和派把台灣割給日本,出賣國家主權。他借用時人悼念京劇名醜楊三所作輓聯“揚三死後無昆醜,李二先生是漢奸”痛罵賣國賊,直指李鴻章。民國19年,他的義女、名演員曹艷秋在台演出時,他特地寄詩一首:“版籍殊方俗,衣冠祖國風, 何時罷歌舞,一吊鄭成功”,表達了他對台灣人民的深切懷念和盼望台灣早日回歸的愛國之情。特別是他晚年困居上海,中風臥床,瀕於病歿之際,目睹祖國大好河山淪入敵手,乃憤然寫下:“有來襲,無反攻,安怪敵虜日洶洶!有退守,無進占,安怪邊境為敵陷,……塞上屯兵三十萬,風吹不度受降城。”嚴辭斥責蔣介石的不抵抗主義,並呼籲停止內戰,派兵應敵。民國21年他又寄詩給曾和他一起在小站隨袁世凱練兵的李應謙中將,勸他“轉戰入東洋”,把日軍趕出國境。
步鳳藻曾在《山人醉語》一文中寫到:“奴隸俳優,世人所鄙,食力作苦,何鄙之有?若夫執政奸政,執法枉法,文也舞弊,武出黷武,雖居權貴,吾亦謂之下流矣!”十分同情下層民眾,深惡軍閥政客。他精通樂曲,當時上海的名演員有100餘人拜他為義父,經常在一起唱和酬酢,歡洽異常,但他對權貴卻不屑一顧。他曾在保定軍校任教,他的學生許多人當時已位居將帥,每年都給他寄來大量匯款以示敬意,他從未向任何人回信,並將所寄之錢隨手散給窮人。
民國22年7月他病逝上海,歸葬幫里步大樓村。著有《林屋山人集》十三卷,收入所作詩文861篇。
步鳳藻曾在《山人醉語》一文中寫到:“奴隸俳優,世人所鄙,食力作苦,何鄙之有?若夫執政奸政,執法枉法,文也舞弊,武出黷武,雖居權貴,吾亦謂之下流矣!”十分同情下層民眾,深惡軍閥政客。他精通樂曲,當時上海的名演員有100餘人拜他為義父,經常在一起唱和酬酢,歡洽異常,但他對權貴卻不屑一顧。他曾在保定軍校任教,他的學生許多人當時已位居將帥,每年都給他寄來大量匯款以示敬意,他從未向任何人回信,並將所寄之錢隨手散給窮人。
民國22年7月他病逝上海,歸葬幫里步大樓村。著有《林屋山人集》十三卷,收入所作詩文86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