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 | 步帶板 |
英文名稱 | ambulacral plate |
定 義 | 組成步帶的骨板的總稱。多數棘皮動物都有自口向外5輻排列的步帶,是食物溝所處位置。 |
套用學科 | 古生物學(一級學科),古無脊椎動物學(二級學科),棘皮動物門(三級學科) |
中文名稱 | 步帶板 |
英文名稱 | ambulacral plate |
定 義 | 組成步帶的骨板的總稱。多數棘皮動物都有自口向外5輻排列的步帶,是食物溝所處位置。 |
套用學科 | 古生物學(一級學科),古無脊椎動物學(二級學科),棘皮動物門(三級學科) |
中文名稱 步帶板 英文名稱 ambulacral plate 定義 組成步帶的骨板的總稱。多數棘皮動物都有自口向外5輻排列的步帶,是食物溝所處位置。 套用學科 古生物學...
各上緣板有一個長、圓和尖銳的上緣棘,它的基部圍有半圈交叉叉棘。各下緣板有2個短、扁和末端鈍的下緣棘,此棘與上緣棘間隔較寬。 側步帶板上各有一個...
疏棘角孔海膽殼高、成圓錐形,薄而易碎,直徑普通為5-6厘米。口面平,僅圍口部稍凹陷。反口面的疣小,數目少;棘也短小和稀疏,故殼面顯得光禿。步帶的寬度約...
有殼;由規則排列的石灰質板組成。殼板一般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有5個具有管足孔的步帶和5個沒有管足孔的間步帶,相間排列構成;第二部分殼板在背面中央稱為頂...
豎棘奇海星,腹側板為四角或六角形,成人形排列,各板上有一個和下緣棘同形的棘,棘的基部有的具一叉棘。側步帶板的溝棘很多,由12-13或16-17棘排列成櫛狀...
在每個步帶區靠邊緣處分布有二列管足,在骨板上留有管足孔,間步帶區沒有管足孔。 [2] 口的周圍有圍口膜,其內緣加厚形成唇。圍口膜的步帶區有5對突出的...
殼厚且堅固,形狀變化很大。從低半球形到高圓錐形。殼的直徑普通為4-5厘米。步帶稍隆起,寬度約為間步帶的2/3。赤道部以上各步帶板的水平縫合線上,有大而...
殼比前兩種的小、薄、並且脆,成低半球形。一般的直徑為3厘米上下,最大者可達4.5厘米。步帶較窄、約為間步帶的2/3。各步帶板上有一大疣和一中疣,並在靠近...
巨紫球海膽(學名:Strongylocentrotus franciscanus):膽殼呈球形,直徑約25厘米。五輻對稱,每二列步帶板與二列間步帶板相間排列,具亞里士多德提燈。體表顏色範圍從...
規則海膽亞綱(學名: Endocyclica):膽殼呈球形,五輻對稱,每二列步帶板與二列間步帶板相間排列,具亞里斯多德提燈。膽殼的直徑多數在6~12cm之間,但有的種小於...
殼為低圓錐形,口面平。步帶的寬度約為間步帶的2/3,有孔頻寬為孔間帶的一半。步帶板較矮,板上的3對管足孔很密擠。...
星肛海膽殼低而薄,稍柔韌,最大者直徑可達20厘米。為口面平,或靠近圍口部稍凹陷。反口面步帶隆起,間步帶相應地低陷。步帶板是由3個小板構成的復板,但它們...
體呈半球形、心形或薄講狀。無腕和觸手。殼上生有能活動的棘。殼分10帶:5帶具小孔,名“步帶”;管足可從小孔伸出。5帶缺小孔,名“間步帶”。借管足和棘...
擬海蕾綱(Parablastoidea),萼呈梨形、有莖,有腕羽,萼板多;在反口面除底板、輻板各5塊外,尚有5對雙腕板和許多間腕板,在口面有花瓣狀步帶板及間輻板各 ...
海星(Asteroidea)是棘皮動物中結構生理最有代表性的一類。體扁平,多為五輻射對稱,體盤和腕分界不明顯。生活時口面向下,反口面向上。腕腹側具步帶溝,溝內伸出...
腹側板都是小形板,與步帶溝平行排列,沿著步帶溝者較大,愈近邊緣者愈小。 每個口板在溝緣有6-7個長短不等的邊緣棘,在口面還有一行棘與邊緣棘平行,其形狀...
殼的輪廓為圓形或五角形,直徑最大者不超過5厘米,高不及殼直徑的1/2。口面平坦,但靠近圍口部很深陷。口面各步帶板上有一大疣,但到赤道部附近,每隔一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