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陽街(瀋陽市正陽街)

正陽街(瀋陽市正陽街)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瀋陽市正陽街位於瀋陽方城(盛京古城)內,北起小北門與小北街相連,南至小南門與小南街相接,位於瀋陽故宮西牆外,是盛京城內“井字路”之一。正陽街建於清朝初年,原來分稱小北門街和小南門街,後統一為正陽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正陽街
  • 地址:瀋陽市
  • 相關1:小北門街和小南門街
  • 相關2:“馬燒賣”
老字號一條街,大舞台麻花一觸即碎,連奉堂——奉天四大浴池之一,左寶貴“特赦”馬燒賣,幾經變遷李連貴燻肉大餅傳百年,侯城遺址,

老字號一條街

昔日的正陽街兩旁老字號甚為繁多,大舞台衍生出的附屬產物除了銅鑼、胭脂外,還有包括門口的那一溜小吃,那一個個令人垂涎欲滴的名字——“馬燒賣”、“李連貴燻肉大餅”的背後隱含著各自的故事。
正陽街
雖不能算作地道的商業街,正陽街卻因與中街縱橫交錯占據了地理優勢,因此多多少少沾染了商業的味道。而那些鐫刻在老瀋陽人記憶深處的商號名稱,一旦被發掘出來,便散發出一股誘人的魅力。這股魅力在空中彌散蔓延,伴隨著故宮皇城的昔日往事,記錄著瀋陽老城的歷史更迭。

大舞台麻花一觸即碎

如今大舞台還在,只是更名為“劉老根”,可那曾以大舞台命名的麻花、油炸糕卻再也難覓其蹤。從寥寥可數的資料記載中顯示,“大舞台麻花”也叫“張麻花”,由台安縣黃沙坨子村張興德於1926年始創。 1941年,張興德舉家來到瀋陽,先在小東門裡開了麻花作坊;張興德兒子張含余主持經營後,於1948年將麻花作坊遷到了“大舞台”劇場附近,於是,“大舞台麻花”便叫響開來。
在老人們的記憶中,酥脆的大舞台麻花是如今的美食無可匹敵的。最初,大舞台麻花的售賣點擺在大舞台西側的胡同口,後來隨著生意的紅火,大舞台麻花開始有了自己的店鋪,不再擺攤售賣。附近的老人回憶說:“那會兒大家都是排隊買麻花,這麻花酥脆到什麼程度?說出來你可能不信,一根麻花拿起來不到半米的高度,再這么掉在桌子上,麻花全部碎成小塊兒,一點兒都不誇張。 ”

連奉堂——奉天四大浴池之一

正陽街的南端曾有一處名為連奉堂的建築,連奉堂是幹嗎的?老人們開玩笑說,就最後一個字能讓你聯想到它的用處,實際上它是一處在老瀋陽城並不多見的洗澡堂。
資料記載,連奉堂建於1913年,由大連人張省三等幾人出資7000大洋合辦。連奉堂的名字,也正是取大連、奉天兩地名中的尾字跟頭字聯合而成。興建以來,連奉堂與中街的金蘭亭、北市的澄瀛泉、鐵西的奉大並稱為奉天四大浴池。
當瀋陽人將洗澡認可為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後,公共浴池才開始不斷發展起來。連奉堂初建之際,與諸多小規模浴池一樣均為低矮的平房,布置也頗為簡單。然而即便採用的也是打井水、大鍋燒水的原始方式,但這在清末民初的中國,浴池能夠達到這種程度也是相當不易了。隨著經營方式的不斷改進,1924年連奉堂開始擴建,建成一個二層高的小樓,浴池內部也開始劃分為普通和雅間不同標準。擴建後的連奉堂相比小的浴池,內部設施要好上很多了,不但寬敞明亮,更重要的是衛生條件很好,儲物箱頗為寬敞,而且還設有簡易的休息床位,為客人提供印有“浴池”字樣的毛巾。
因為地處正陽街上,連奉堂憑藉其優越的地理位置以及頗具檔次的服務,吸引了其南端中街一些大商號的老闆、掌柜。而北端的帥府裡面的上層人物也是頻頻光顧,據記載,張學良和郭松齡等人都曾屢次光顧連奉堂。為此,連奉堂特在二樓設了官池子,以供這些人物洗浴、休息。
直到上世紀六十年代,生意頗為紅火,上門洗浴的客人絡繹不絕,浴池裡面的修腳師傅甚至也被評為瀋陽市的勞動模範。然而,這座老浴池也並未能逃脫歷史淘汰的規則,它悄無聲息地消失在正陽街與盛京路的那一處交匯口上。

左寶貴“特赦”馬燒賣

如今的正陽街上並不見馬燒賣的蹤影,但據傳,這一至今聞名的小吃當年確實發跡在此。
早在清代嘉慶元年,一位名為馬春生的生意人在奉天府做燒賣生意。他手推獨輪車到小西門裡糧食市場等熱鬧場所,隨車攜帶原料炊具,邊包邊賣。由於馬春生的燒賣選料精細、配方獨特,吸引了不少顧客。道光八年,馬春生之子廣元在小西門攔馬牆外設立門市,正式掛起“馬燒賣”的牌匾。從此,馬燒賣生意日漸紅火,終日食客盈門。
清光緒年間,崇實將軍的部下高橋總鎮記名提督左寶貴奉命修小西門城樓時,馬燒賣的生意自然受到了影響,而此刻馬燒賣已經有了不少顧客,所以這些人對此頗為不滿,並希望此次施工不要剝奪他們的口福。聽聞此聲,左寶貴有些好奇,他在想究竟什麼樣的燒賣能讓人如此執著地追逐,於是他便親自嘗了嘗,頓覺妙不可言,同時也覺得百姓的呼聲不無道理,於是左寶貴便特許馬燒賣另易一地,在小西門附近另外蓋兩間房子,重開馬燒賣館,並親自為其題寫牌匾,歷經幾代相傳,致使這一小吃流傳至今。
到了1915年,馬燒賣又由馬長永傳給了後代馬鴻芳和馬鳴卿兄弟倆經營,一直到1948年,兄弟二人因年事已高,經營無力,時開時停。新中國成立後,為了發揚民族風味特色,馬燒賣又被請了出來,馬家第五代傳人馬繼亭繼承祖業。

幾經變遷李連貴燻肉大餅傳百年

至今仍舊存留於正陽街上的,僅剩下李連貴燻肉大餅一家老店。
資料記載,李連貴燻肉大餅為河北省灤縣柳莊人李連貴1908年在四平梨樹縣首創,至今已近百年歷史。
據傳,1908年春,李連貴逃荒到梨樹縣城後,開了一個經營吊爐大餅和燻肉的小飯館。在一次變故中,老中醫高品之把祖傳的用十幾味名貴中草藥燻肉的秘方告訴李連貴,在老人家的指導下,李連貴對配製藥料、選肉、切肉、養湯、和面、火候等工序進行了潛心研究和實驗,終於製作出了風味獨特的李連貴燻肉大餅。
若干年後,李連貴病故,其繼子李堯繼承父業。1937年,李堯從梨樹遷入四平市內,建立了四平市李連貴燻肉大餅鋪,李連貴燻肉大餅從此在四平紮根落戶。
1950年,李堯之子李春生背著一鍋老湯從四平來到瀋陽,並在瀋陽最為繁華的中街西頭鼓樓西南角的廣生堂胡同開設了李連貴燻肉大餅店,店鋪生意興隆,受到了瀋陽市民的認可。
然而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李連貴燻肉大餅卻遭到了意想不到的浩劫,店鋪被砸,被迫改賣大米飯和大鍋菜。李春生為了保住這一風味,不顧整日雜役的勞累,堅持每周熬老湯一次,如此持續了十個年頭。直到1979年,李連貴燻肉大餅的牌匾才再次掛了起來。

侯城遺址

正陽街驚現“候城”,印證瀋陽建城史
瀋陽城究竟起源於何時?曾有人說,7200年前的新樂遺址足以證實其歷史的久遠,但原始部落的出現,並不意味著這裡作為一個城市而存在;也有人說,明代的瀋陽中衛是這座城市最早的雛形,作為一座城市而言,人類有規模的活動、生活並在此交易方能算做是城市的象徵;還有人說,瀋陽城真正作為一座城市,是在努爾哈赤遷都瀋陽、皇太極建立大清以後。
然而,1993年東亞廣場起建之際,在數十米的地基挖掘中,候城城牆的出土,印證了一種說法:早在戰國時期,瀋陽已具備了城市的雛形。遺址位於正陽街的東側,當時還是東亞廣場,如今已更名為興隆大家庭。
資料記載,1993年3月,瀋陽故宮北牆外修建東亞廣場時,發現了一段古城牆。城牆東西走向,黃土夯築,最高處殘高2米以上,夯層每層厚13厘米左右,夯窩密集,清晰可見。從遺蹟和出土文物可以確定,這段城牆經過3次修築,始築於戰國時期,漢魏時期又經過兩次修補。
在城牆的北側,還發現了當年的護城河遺蹟,可知這段城牆屬於古城的北牆。在城牆內外,還發現了大量戰國、漢代板瓦、筒瓦等建築構建和瓮、釜、甑等陶器殘片,還有半兩、五銖等錢幣以及銅箭鏃、木箭桿等兵器,這說明當時城內有大量的軍隊駐守。
考古的第一手資料以無可辯駁的事實證明,瀋陽城最早建於戰國,通過考古學者們的調查,我們可以勾勒出“候城”的大致範圍——以現在的興隆大家庭為一側,正陽街到朝陽街的區域。而且城的位置就在瀋陽的老城區,其規模大概在每邊200米左右。
不過,遺憾的是由於工程時間緊迫,沒有允許考古工作者充分的發掘,只是搶救性地清理了古城的北牆西段和西北角拐彎部分約170餘米。而且這段可以作為瀋陽城歷史見證的重要遺蹟也沒有保存下來,已經永久性地被壓在了當時的東亞廣場下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