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統、景泰、天順御器廠瓷器指明代正統、景泰、天順三朝(1436-1464)御器廠生產的瓷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正統、景泰、天順御器廠瓷器
- 所屬學科:文物學
- 朝代:明代
正統、景泰、天順御器廠瓷器指明代正統、景泰、天順三朝(1436-1464)御器廠生產的瓷器。
正統、景泰、天順御器廠瓷器指明代正統、景泰、天順三朝(1436-1464)御器廠生產的瓷器。這三朝從沒有官窯款瓷器的角度說,為瓷器史上的空白期。一是這二十八年戰爭頻繁,政局不穩,社會動盪,御器廠生產必然陷入低落期;二是因...
2018年5月18日,由故宮博物院與景德鎮聯合舉辦的“明代正統、景泰、天順御窯瓷器展”在故宮延禧宮東配殿開幕。主要展品 該展覽共展出215件(組)瓷器,其中景德鎮御窯遺址出土的瓷器修復品總計138件(組),其中包括首次公開展出的2014年景德鎮御窯遺址珠山北麓出土的100件(組)。展覽中不少展品令人耳目一新,2014年...
正統、景泰、天順時期 為瓷器史上的空白期,因這時禁止江西瓷器窯場燒造官樣青花白地瓷器於各處貨賣或饋送官員,違者處以極刑。不過御器廠實際上並未停止生產,如正統二年(1437)明朱權長子朱盤墓出土的青花纏枝蓮蓋罐及江蘇江寧縣弘覺寺正統七年佛塔出土的青花瓜棱罐 4件,都可能是正統年間燒制的,造型、紋飾大體...
正統天順 簡介 很少見有官窯款的器物,因為正統年間燒制青花瓷器是犯條律的。但景德鎮御器廠制瓷並未完全停止,只是不見書寫正規的官窯款。1986年在香港出現青花纏枝牡丹獸耳尊(殘修),器底露胎墨書“明正統二年(1437)正月吉日,弟子程進供奉”字樣。其書法為明人風格,造型渾厚,青色濃艷,牡丹紋飾層次清楚,...
《15世紀的亞洲與景德鎮瓷器》是2020年5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上海博物館。內容簡介 明代正統、景泰、天順三朝,在以往的陶瓷研究中被約定俗成地稱為“空白期”。這主要是由於這一時期的陶瓷燒造情況幾乎不見於文獻記載中;且在很長一段時間中,這一時期生產的官窯和民窯瓷器在國內外的出土品、傳世品...
整個明代1368——1644年,先後有十七個皇帝在位執政,共經歷276年{南明除外}。其瓷器的製作可分為三個時期:早期:洪武,建文,永樂,洪熙,宣德;其中洪武,永樂和宣德為最高峰。中期:正統,景泰,天順,成化,弘治,正德;其中成化鬥彩最著名。晚期:嘉靖,隆慶,萬曆,泰昌,天啟,崇禎。其中嘉靖、萬曆五彩量最大...
正統、景泰、天順 正統、景泰二朝未見任何帶年款的官窯器。正統一朝,迄今僅見民窯器楷書“正統元年”和“正統捌年”款二例。景泰朝一件未見。天順朝僅見四件:一件印“天順年造”款卵釉雲鳳紋瓷盤,為官窯器,現收藏於英國達維護特基金會。另兩件書“天順七年大同馬氏造”;一件書“天順年”三字,三件...
展覽將分為四個部分向觀眾展現正統到天順時期的皇家官瓷、景德鎮御窯廠出土的瓷器及標本、與各地分封藩王相關的產品以及民窯瓷器。值得指出的是,把國內外十五世紀中期官窯、民窯代表性器物大批量集中展出的情況尚屬首次。希望通過此次藝術性、學術性、探索性兼具的展覽,對正統、景泰、天順三朝景德鎮瓷業發展情況和具有...
景德鎮御窯博物館收藏在該館內的藏品大多為孤品、絕品,其中有元青花五爪龍紋圍棋罐、明洪武釉里紅地白蓮紋大碗、明永樂白釉三壺連通器、明宣德青花五爪龍紋蟋蚌罐、明宣德鬥彩蓮池鴛鴦紋盤、明成化素三彩鴨熏。文化活動 宣傳教育 景德鎮御窯博物館編輯出版珠山出土官窯陶瓷圖錄有:《景德鎮珠山永樂、宣德官窯瓷器...
明青花纏枝蓮紋缸是明代正統至景泰年間的一件的瓷器文物,收藏於陝西歷史博物館。文物歷史 明正統、景泰、天順三朝近三十年間,由於社會動盪,經濟蕭條,正統時便“悉皆停罷”燒造瓷器,景德鎮御窯廠生產基本停止,故有“空白期”或“黑暗期”之稱。近年來隨著考古工作的深入,這時期的瓷器也有所發現,並有了“...
景泰年間特別流行一種銅胎掐絲琺瑯器,這種工藝歷史已很久遠,但在明景泰年間製作最精,最為著名,後世便以“景泰藍”來稱謂這種銅胎掐絲琺瑯器。綜其所述,明代正統、景泰、天順三朝在官窯瓷器的燒造方面,的確存在停滯的現象,但從其他資料來看,民窯燒造的瓷器從未間斷過。1988年,景德鎮在明御窯廠遺址西側,...
四字中人知。筆,它不僅是宣的旋痕和細密物永樂民間瓷器德時期的品種特色部受元華博,隨著,也對後來清代瓷相媲美,然博中色釉碗、外醬器的裝飾產生深遠洪武官窯物斂,碗內用青的影響。正統景泰 作為物博不得而知、天順時期的醬釉瓷生產,切,底中遺址中,從本世紀50年代現象。以前博中與同期官窯器相至今的...
五代湖田窯瓷器 五色花戧金瓷 瓦器 中古器 中國白 中原龍山文化陶器 日用瓷 化妝白瓷 反瓷 長石質瓷 鳳鼻頭文化陶器 烏泥建 文人壺 文人瓷 “文革”瓷 訂燒瓷 巴達維亞瓷 水墨琺瑯 幻方瓷 五 畫 古月軒瓷 古赤繪 古染付 邛三彩 正統至天順青花瓷器 正統、景泰、天順御器廠 瓷器 正德瓷 正德“孔雀綠”釉...
宣德以後的正統、景泰、天順三朝,是景德鎮御窯廠生產的衰落時期。不見官窯瓷器傳世。所見民窯產品,時代面目亦不甚清晰。故習慣上稱這一時期為瓷器史上的空白時期或“黑暗”期。成華年間 到成化年間,景德鎮的制瓷業再度復興,並取得了超越前代的藝術成就。成化一代,瓷器從造型到裝飾風格都發生了很大變化。成化器...
正統中,由於將江南重賦官田改依民田起科,賦稅收入銳減至二千六百餘萬石。從此以後,景泰、天順、成化始終徘徊於二千五百萬至二千六百萬石之間,而弘治朝卻增至二千七百萬石,成為明中葉賦入高峰。其實這不僅是賦稅的增加,人口也一直在比較穩定地增長,從弘治元年(1488)至弘治八年(1495),人戶由9113630戶增...
明天順重建,稱朝天閣;明成化稱冰立堂;明萬曆改建,稱環翠亭。清雍正又改稱文昌閣。1925年重建,稱龍珠閣。1987年龍珠閣重建後,是一幢仿明重檐宮廷建築,共6層,高34.5米,建築面積1650平方米。其周圍地底下埋藏著無數寶貴的文物遺存。龍珠閣自明代開始就是御器廠、御窯廠的代表性建築,是明清官窯遺址。...
明正統、景泰、天順朝 明成化朝 明弘治朝 明正德朝 明嘉靖朝 明隆慶朝 明萬曆朝 明泰昌朝 明天啟朝 明崇禎朝 清代青花瓷的特徵 清代官窯青花瓷的特徵 宮廷欽定各朝相做 各有藍本自做新樣 嘉慶衰退光緒復興 得心應手工藝精湛 款識 工藝 清官窯瓷器紋樣鑑賞 清雍正官窯青花瓷 從小酒杯與大王朝說起 清代青花瓷...
最早見於明李賢天順本《大明一統志》,土產條記有黑瓷器出平涼、華亭二縣;鎮堡條也有安口鎮出瓷器記載,可知明代前期華亭縣安口鎮產黑瓷。經調查在安口鎮發現瓷窯遺址一處,遺留物為青黃釉盤碗標本,器里有印花、刻花裝飾,器心多一圈無釉,乃適應迭燒需要而致。器物紋飾與燒制特徵和陝西耀州窯相同,屬金代,...
景泰四年,命給事中劉洙、行人劉泰祭其故王波羅摩剌札的賴,封其嗣子把羅蘭米孫剌為王。天順元年賜其貢使鈒花金帶。六年,王孛剌藍羅者直波智遣使朝貢。成化九年,貢使言天順元年所頒勘合,為蟲所蝕,乞改給,從之,十八年遣使朝貢,且告父喪,命給事中林霄、行人姚隆往封其子國隆勃剌略坤息剌尤...
藏品以明清歷代修復瓷器及瓷片,特色藏品以明代歷代御窯瓷器精品為大宗。藏品總數1462件/套,基本陳列展覽的標題“景德鎮珠山出土官窯精品展”。地方特產 景德鎮瓷器 景德鎮瓷器,江西省景德鎮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景德鎮瓷器以白瓷為聞名,素有“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之稱,品種齊全,曾達三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