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正火,又稱常化,是將工件加熱至
Ac3(A
c是指加熱時自由
鐵素體全部轉變為
奧氏體的終了溫度,一般是從727℃到912℃之間)或A
cm(A
cm是實際加熱中過共析鋼完全奧氏體化的臨界溫度線 )以上30~50℃,保溫一段時間後,從爐中取出在空氣中或噴水、噴霧或吹風冷卻的
金屬熱處理工藝。其目的是在於使晶粒細化和碳化物分布均勻化。正火與退火的不同點是正火冷卻速度比退火冷卻速度稍快,因而正火組織要比退火組織更細一些,其機械性能也有所提高。另外,正火爐外冷卻不占用設備,生產率較高,因此生產中儘可能採用正火來代替退火。對於形狀複雜的重要鍛件,在正火後還需進行高溫回火(550-650℃)高溫回火的目的在於消除正火冷卻時產生的應力,提高韌性和塑性。
正火的主要套用範圍有:
①用於
低碳鋼,正火後硬度略高於退火,韌性也較好,可作為切削加工的預處理。
⑤用於大型鍛件,可作為最後熱處理,從而避免淬火時較大的開裂傾向。
⑥用於球墨鑄鐵,使硬度、強度、耐磨性得到提高,如用於製造汽車、拖拉機、柴油機的曲軸、連桿等重要零件。
⑦過共析鋼球化退火前進行一次正火,可消除網狀二次滲碳體,以保證球化退火時滲碳體全部球粒化。
正火後的組織:亞共析鋼為鐵素體+珠光體,共析鋼為珠光體,過共析鋼為珠光體+二次滲碳體,且為不連續。
正火主要用於鋼鐵工件。一般鋼鐵正火與退火相似,但冷卻速度稍大,組織較細。有些
臨界冷卻速度很小的鋼,在空氣中冷卻就可以使奧氏體轉變為馬氏體,這種處理不屬於正火性質,而稱為空冷淬火。與此相反,一些用臨界冷卻速度較大的鋼製作的大截面工件,即使在水中淬火也不能得到馬氏體,淬火的效果接近正火。鋼正火後的硬度比退火高。正火時不必像退火那樣使工件隨爐冷卻,占用爐子時間短,生產效率高,所以在生產中一般儘可能用正火代替退火。對於含碳量低於0.25%的低碳鋼,正火後達到的硬度適中,比退火更便於切削加工,一般均採用正火為
切削加工作準備。對含碳量為0.25~0.5%的中碳鋼,正火後也可以滿足切削加工的要求。對於用這類鋼製作的輕載荷零件,正火還可以作為最終熱處理。高碳工具鋼和軸承鋼正火是為了消除組織中的網狀碳化物,為
球化退火作組織準備。
普通結構零件的最終熱處理 ,由於正火後工件比退火狀態具有更好的綜合力學性能,對於一些受力不大、性能要求不高的普通結構零件可將正火作為最終熱處理,以減少工序、節約能源、提高生產效率。此外,對某些大型的或形狀較複雜的零件,當淬火有開裂的危險時,正火往往可以代替
淬火、回火處理,作為最終熱處理。
目的
(1)去除材料的內應力
(2)調整材料的硬度(一般為提高),塑性略降低
這樣是為了接下來的加工做準備。和退火差不多的作用,只是為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區別
(1)正火的冷卻速度較退火快,得到的珠光體組織的片層間距較小,珠光體更為細薄,目的是使鋼的組織正常化,所以亦稱常化處理。例如,含碳小於0.4%時,可用正火代替完全退火。
(2)正火和完全退火相比,能獲得更高的強度和硬度。
(3)正火生產周期較短,設備利用率較高,節約能源,成本較低,因此得到了廣泛的套用。
選用
退火與正火屬於同一類型熱處理。在實際生產中,退火與正火的選擇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考慮。
1.從切削加工性考慮
金屬的切削加工性能,包括硬度、切屑脆性、加工表面粗糙度及對刀具的磨損等。一般說來,金屬的硬度在170-230HBW範圍內,切削性能較好。硬度過高,不但難以加工,而且使刀具很快磨損;硬度過低,切削時易造成粘刀及切屑纏繞,降低刀其壽命,且切削表面粗糙。在一般生產中,低,中碳結構鋼以正火作為預備熱處理較為合適,高碳結構鋼(如軸承鋼)和工具鋼則以退火(球化退火)為好。對於合金鋼,由於含有合金元素,鋼的硬度有所提高,所以在大多數情況下,中碳以上的合金鋼常選用退火。
2.從使用性能考慮
如果對鋼件的性能要求不太高,可採用正火作為最終熱處理。但如果零件尺寸較大或形狀較複雜,正火有可能使零件產生較大的殘餘力或變形、開裂,這時應選擇退火對力學性能要求較高,必頻進行淬火+回火最終熱處理零件,從減少變形和開裂的傾向性來說、預備熱處理應選用退火。
3.從經濟上考慮
正火比退火生產周期短,且操作簡便。放在可能條件下,特別是在大批量生產時應優先考慮以正火代替退火。
熱處理工藝
鋼的熱處理種類分為整體熱處理和
表面熱處理兩大類。常用的整體熱處理有退火,正火、淬火和
回火;表面熱處理可分為表面淬火與
化學熱處理兩類。
正火是將鋼件加熱到臨界溫度以上30-50℃,保溫適當時間後,在靜止的空氣中冷卻的
熱處理工藝稱為正火。正火的主要目的是細化組織,改善鋼的性能,獲得接近平衡狀態的組織。
正火與退火工藝相比,其主要區別是正火的冷卻速度稍快,所以正火熱處理的生產周期短。故退火與正火同樣能達到零件性能要求時,儘可能選用正火。大部分中、低碳鋼的坯料一般都採用正火熱處理。一般
合金鋼坯料常採用退火,若用正火,由於冷卻速度較快,使其正火後硬度較高,不利於切削加工。
套用
(1)作為最終熱處理:
1)可以細化奧氏體晶粒,使組織均勻化。
2)減少亞共析鋼中
鐵素體的含量,使珠光體含量增多並細化,從而提高鋼的強度、硬度和韌性。
3)對於普通結構鋼零件,如含碳0.4%~0.7%時,並且力學性能要求不很高時,可以正火作為最終熱處理。
4)為改善一些鋼種的板材、管材、帶材和型鋼的力學性能,可將正火作為最終熱處理。
(2)作為預先熱處理:
1)截面較大的合金結構鋼件,在淬火或調質處理(淬火加高溫回火)前常進行正火,以消除魏氏組織和帶狀組織,並獲得細小而均勻的組織。
2)對於過共析鋼可減少二次滲碳體量,並使其不形成連續網狀,為球化退火作組織
準備。
3)對於大型鍛件和較大截面的鋼材,可先正火而為淬火作好組織準備。
(3)改善切削加工性能:低碳鋼或低碳合金鋼退火後硬度太低,不便於切削加工。正火可提高其硬度,改善其切削加工性能。
(4)改善和細化鑄鋼件的鑄態組織。
(5)對某些大型、重型鋼件或形狀複雜、截面有急劇變化的鋼件,若採用淬火的急冷將發生嚴重變形或開裂,在保證性能的前提下可用正火代替淬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