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治療距離(normal treatment distance)是2014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放射醫學與防護名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正常治療距離
- 外文名:normal treatment distance
- 所屬學科:放射醫學與防護
- 公布時間:2014年
正常治療距離(normal treatment distance)是2014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放射醫學與防護名詞。
④治療時輻射順距離病灶部位多遠適宜 通常體表輻射器緊貼在病灶體表處,這樣微波治療儀輸出的能量全部作用於病灶部位會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⑤如何找到最佳治療部位 當輻射器貼近病灶部位時,先將輻射器在病灶區附近緩地平移滑動。在移動...
近距離放療是將放射源準確地放置於癌變腫瘤的區域。近距離放療最大的特點是:照射只影響到放射源周圍十分有限的區域。因而,可減小距離放射源較遠的正常組織受到的照射量。此外,在治療過程中,如果病人或體內的腫瘤發生移動,放射源還能...
遠距離治療 遠距離治療是放射治療方法 源的工作位置離開靶區垂直距離1m的放射治療方法,稱為遠距離治療。常用的密封源是鈷-60,很少套用銫-137
腔內近距離放射治療原發腫瘤淺表、外照射後殘留的腫瘤、腔內型腫瘤,腫瘤直徑均 < 3cm者,伴有肺不張或阻塞性肺炎者、放射治療後復發病例作為姑息治療。準備 1.術前向患者說明治療的目的和治療效果,交待注意事項,以獲得病人的積極...
(2)從肝動脈植入放射源的肝癌近距離放射治療,如 釔90微球選擇性內放射治療 ,對延長生存期有一定作用,且止痛效果明顯。肝癌介入治療的優點大致有以下幾點:1、療效確切,治療成功者可見到AFP迅速下降,腫塊縮小,疼痛減輕等;2、機理...
血管內近距離治療 血管內近距離治療(intravascular brachytherapy,ivbt)是2018年公布的核醫學名詞。定義 將放射源(常指表面附有放射源的血管內支架)置於血管腔內病灶附近對該病灶進行局部照射的放射治療技術。出處 《核醫學名詞》。
《遠距治療患者放射防護與質量保證要求(GB 16362-2010)》與GB 16362—1996相比,主要修改如下:將遠距治療裝置使用單位改稱為開展遠距離放射治療的單位(以下簡稱放療單位),修改了對其的要求,引入了《放射診療管理規定》及其配套標準中...
前列腺癌近距離放射治療是2014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泌尿外科學名詞。定義 在計算機體層攝影或超聲引導下,根據治療計畫,通過粒子置入系統將放射性粒子置入前列腺組織內,達到對前列腺癌近距離照射治療的目的。適用於局限性前列...
第十四章 放射性粒子組織間近距離治療宮頸癌 第十五章 放射性粒子間近距離治療頭頸部腫瘤 第十六章 放射性粒子組織間近距離治療前列腺癌 第十七章 放射性粒子近距離治療前列腺癌併發症 第十八章 放射性粒子的丟失、遷移和對正常組織...
近距離放射治療 近距離放射治療(brachytherapy)是2015年公布的計量學名詞。定義 用一個或多個輻射源在患者腔內、組織間或表淺部位進行的放射治療。出處 《計量學名詞》第一版。
外照射治療,放射源發出的射線通過體外某一固定距離的空間,並經過人體正常組織及鄰近器官照射到人體的某一病變部位的放射治療方式。概述 大體上分為固定源皮距治療技術和等中心治療技術和旋轉照射技術。固定源皮距(SSD)照射技術 (1)原理...
quality index)是2015年公布的計量學名詞。定義 對 X 射線輻射,10 cm×10 cm 的輻射野,輻射探測器位於正常治療距離處,在體模內沿輻射束軸於 20 cm 深度處和 10 cm 深度處所測量的吸收劑量之比值。出處 《計量學 名詞》。
8. 探頭應與不受治療的人有1m的安全距離。常見問題 1. 治療時,如果輻射器緊貼皮膚,是否會灼傷皮膚?是否會灼傷皮膚與輻射器是否緊貼皮膚無關,它只取決於微波能量密度的大小。在正常情況下,當治療部位感覺過熱時,使用者應移...
通過佩戴框架眼鏡、角膜接觸鏡(ok鏡,三級醫療器械,屬於高風險醫療器械)和雷射手術治療等方式獲得的視力為矯正視力,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實際裸眼視力恢復。近視眼恢復真假性近視 編輯 語音 兒童和青少年長時間看書或遊戲等近距離用眼,會導致...
對電子輻射的準直除利用初級和次級準直器外,在輻射頭下方配備電子限束器 (Aplicator),它的主要的功能是限定電子輻射的範圍,以便保護靶區外的正常組織和使要害器官免受照射。性能誤差 電子輻射野的尺寸由正常治療距離處體模表面兩主軸...
組織間放射性粒子植入(也稱近距離)治療法,是將微型放射源(粒子)植入腫瘤內或受腫瘤浸潤的組織中,包括惡性腫瘤沿淋巴途徑擴散的組織,通過放射性粒子源發出持續低能量的γ射線,使腫瘤組織遭受最大程度的輻射損傷和破壞,而正常組織不...
東方人中,眶間距較西方人稍寬,一般IOD在30~32mm尚屬正常。用藥治療 以Tessier顱內外聯合徑路的眶周矢狀截骨後內移眼眶的手術為典型的眶距過寬征矯正術。手術包括冠狀切口,額顱部開顱,取下額骨板,在顱內硬腦膜外的直視下進行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