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岩漿礦床

正岩漿礦床

在岩漿條件下直接形成的礦床。它們一般位於岩漿母岩體內,有時可進入圍岩礦體的礦物成分與母岩區別不大,只是有用礦物的含量有所差異,即礦體所含有用礦物達到了工業上能利用的程度。正岩漿礦床包括結晶分異(分凝、分結)作用形成的早期岩漿礦床,岩漿熔離作用形成的熔離礦床和殘餘熔融作用形成的晚期岩漿礦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正岩漿礦床
  • 外文名:intramagmatic deposit
  • 學科:礦床地質學
概述,岩漿礦床基本特徵,期次,成礦階段,岩漿成礦階段,殘餘岩漿成礦階段,熱液成礦階段,火山作用成礦階段,礦床類型,我國主要正岩漿礦床,

概述

正岩漿礦床或稱真岩漿礦床,系指與上地幔矽鎂質岩漿作用有直接成因關係的一類礦床。嚴格地說,正岩漿礦床系指在岩漿分異和岩漿結晶過程中產生的礦床,或者說是由岩漿直接結晶生成的礦床。
正岩漿礦床在其形成時,成礦元素的遷移和富集可以從岩漿結晶作用開始,一直到岩漿結晶作用的最後階段為止。
由於岩漿礦床是由分散在岩漿中的極少量的成礦元素或有用.礦物聚集而成,因此,在其形成時,一般處於地殼較深的部位。只有在這樣的環境下才適於岩漿的緩慢冷卻,以利於分異作用的完全進行,使分散於岩漿中的成礦物質可能集中起來成為礦床。但在某些特定的條件下,如岩漿噴發的過程中也可直接形成礦床。

岩漿礦床基本特徵

成礦作用與母岩的成岩作用基本上是同時進行的,成礦作用隨母岩的固結而結束,因此,岩漿礦床是同生礦床。
礦體一般產於岩漿岩母岩體內,甚至岩體本身就是礦體,如某些含金剛石的金伯利岩等,而由熔離作用或壓濾作用形成的貫人式礦體則可以產於母岩體附近的圍岩中。浸染狀礦體與母岩多為漸變或迅速過渡關係;而貫入式礦體則具有清楚、明顯的邊界。
礦石的礦物成分與母岩的基本相同,主要的脈石礦物就是母岩的造岩礦物。但是晚期岩漿礦床礦石的脈石礦物要複雜一些,可以含有熱液成因礦物。
成礦溫度一般在岩漿結晶的溫度範圍內,不同礦床成礦溫度變化很大,大致在1500~500℃之間,而有些硫化物礦床形成溫度甚至可低到300℃以下。除火山岩漿礦床外,岩漿礦床形成的深度多數在地下幾到幾十千米的深處。
形成於岩漿結晶分異早期的礦床一般不伴有圍岩蝕變,而形成於岩漿結晶分異晚期的礦床可以伴有一定程度的圍岩蝕變。
岩漿礦床在國民經濟中具有重要地位,產有鉻、鎳、鈷、鉑族元素、釩、鈦、鐵、銅、鈮、鉭、鈾和稀土元素等金屬礦產,還有金剛石、磷灰石、多種寶石以及花崗石、珍珠岩等非金屬礦產。這些礦產中,有些只產於岩漿礦床中,如鉻鐵礦、金剛石等,有些礦產主要產於岩漿礦床中,如銅鎳硫化物礦床、釩鈦磁鐵礦礦床等。岩漿礦床在我國礦產資源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有些礦產還相當緊缺,如鉻、鉑和金剛石等。因此,研究岩漿礦床的成礦作用和成礦條件,把握其分布規律具有重要意義。

期次

早期岩漿礦床也稱岩漿分異(分結)礦床,是指岩漿作用的早期,由於結晶分異作用使成礦物質早於一般的造岩礦物或是與最早結晶的造岩礦物同時從岩漿熔融體中結晶出來,富集而成的礦床。早期岩漿礦床的礦多具自形晶結構。礦體一般呈瘤狀、巢狀、透鏡狀或層狀。主要礦產有鉻鐵礦、鉑礦和鉑族元素。
晚期岩漿礦床是指在岩漿結晶作用的晚期階段,在部分礦化劑的作用下,使成礦物質富集並晚於主要造岩礦物之後析出形成的礦床。礦體主要呈層狀、似層狀、透鏡狀,其次為脈狀的貫入礦體等。礦石常具有海綿隕鐵
結構及浸染狀、塊狀構造,屬於這類礦床的如釩鈦磁鐵礦床等。

成礦階段

富含揮發分和多種金屬元素的矽酸鹽岩漿,侵入到岩石圈上部或噴出地面冷凝成岩時,這些氣態、液態物質不是同步結晶成岩的,而是隨著溫度、壓力的降低,分先後逐漸結晶凝結的。與岩漿作用相關的一些礦床的成礦作用大致可分為4個階段。

岩漿成礦階段

富含硫化物、氧化物的岩漿,在高溫時是完全混熔的。當溫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時,硫化物、氧化物與矽酸鹽熔體會發生分離(即熔離作用),因前者富含金屬元素,密度較大而下沉,從而形成岩漿熔離礦床。雲南某地的基性一超基性岩岩盆底部即有含鉑硫化物礦體產出。
岩漿開始結晶後,早期晶出的礦物主要是金屬硫化物和氧化物,暗色矽酸鹽礦物和基性斜長石,在重力作用下集中於岩漿下部或中部,這便是結晶分異作用。四川的攀枝花釩鈦磁鐵礦礦床就屬於這種結晶分異作用形成的岩漿岩礦床。

殘餘岩漿成礦階段

在岩漿結晶成岩作用的晚期階段,一些富含揮發分的殘餘岩漿,沿早期結晶成岩的岩漿岩裂隙(原生裂隙)貫入,或順圍岩的裂隙貫入,由於溫度和壓力還較高(600~300℃,800~200MPa),流體成分又多,有利於礦物結晶成大晶體,形成偉晶岩。在此階段形成的礦床稱為偉晶岩礦床。常見的偉晶岩礦床多含雲母和鹼性長石。新疆阿爾泰含稀有金屬的花崗偉晶岩礦床就是這類礦床的典型代表。

熱液成礦階段

岩漿侵位至冷凝過程中分離出來的以H2O為主,並含有多種揮發成分和較多成礦元素的熱水溶液,稱為岩漿熱液。這種熱液把深部的礦質以及分散在圍岩中的成礦元素萃取出來,通過充填、交代方式使礦質沉澱而形成礦床。熱液礦床多數形成於從近地表到4.5km的深處。按其形成溫度一般分為高溫(600-300℃)、中溫(300~200℃)和低溫(200~50℃,)3類熱液礦床。世界上最著名的江西大庾西華山鎢礦床可作為高溫熱液礦床的典型代表。
除岩漿成因的熱水溶液外,深循環(地下5~10km)的地下水和滲人海底的海水、區域變質作用中分離出的熱水及從上地幔排氣過程中出來的熱水,都可能溶解和運移含礦物質而形成熱液礦床。

火山作用成礦階段

岩漿沿構造斷裂上涌並噴溢到地面(或海底)的過程中,含大量成礦物質的殘餘岩漿、高溫氣體和熱液在火山通道、破火山口附近的斷裂帶內可以形成很有價值的礦床(斑岩型、交代一充填型、熱液型),含礦物質也可由噴發一沉積作用而形成規模巨大的火山一沉積礦床。如浙江平陽礬山的明礬石礦床,就產予白堊紀火山岩系中,斷續延長几百米,厚幾十米,形成巨大的透鏡體。甘肅白銀廠黃鐵礦型銅礦則是海相火山熱液型礦床。

礦床類型

正岩漿礦床在國民經濟中具有重要地位,產有鉻、鎳、鈷、鉑族元素、釩、鈦、鐵、銅、鈮、鉭、鈾和稀土元素等金屬礦產,還有金剛石、磷灰石、多種寶石以及花崗石、珍珠岩等非金屬礦產。這些礦產中,有些只產於正岩漿礦床中,如鉻鐵礦、金剛石等,有些礦產主要產於正岩漿礦床中,如銅鎳硫化物礦床、釩鈦磁鐵礦礦床等。正岩漿礦床在我國礦產資源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有些礦產還相當緊缺,如鉻、鉑和金剛石等。因此,研究岩漿礦床的成礦作用和成礦條件,把握其分布規律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主要正岩漿礦床

我國的岩漿型銅一鎳礦礦床。為世界最主要類型。此類礦床主要分布於康滇地盾,遼東地塊、山東地塊等區。康滇地盾,在呂梁運動後隆起為一穩定地帶,古生代和中生代沉積零星分布於邊緣及拗陷區內,岩漿活動多次。超基性和墓性岩的活動推斷系海西期,與之有關的礦床呈南援向分布,為我國銅鎳礦的主要產區之一。遼東地塊,以遼東海灣為界可分為東謾段,西殷以承德巍中心,除有鉻鐵礦、釩鈦磁鐵外,也是我國岩漿型鑲礦床主要分布區之一。山東地塊其構造條件與遼東地塊相同,主要分布於備中區內,基性岩以角閃岩或輝長岩為主,貫入太古代泰山系片麻岩及寒武一奧陶紀岩層中,也是我國鎳礦的主要產區。此外,我國的秦嶺地區、祁連山加里東褶皺帶、陰山地區、甘肅北山帶,以及阿拉善三角地塊的頂端等區都有銅一鎳硫化物礦床的分布。從地理上看,以四川、遼寧、山東、雲南四省礦床產地較為密集,近來在其他各省陸續發現了一些規模巨大的礦床,如甘肅地區發現的一個巨大規模礦床就是一例。
鉻鐵礦礦床主要與超基性岩集中分布區有關,巳知有東北、內蒙、祁連山及西南四個主要分布區,另外還有陝西、寧夏和台灣等地有零星分散的分布。內蒙和祁連山的鉻鐵礦礦床分布於古生代的地槽區,西南區則在古糾j代褶皺帶中,西藏東部祁丁青、左貢等地屬中生代褶皺帶,日喀則超基性岩則可能屬喜馬拉雅期。此外吉林開山屯、大黑山、樺甸等地岩體多侵入於石炭二迭紀變質沉積岩層中,甘肅小松山岩體侵入於下古生界與前震旦紀片麻岩中。近年來在甘肅、河北新發現有價值的鉻鐵礦礦床。從我國的情況看,分布於地盾中的韶基性岩,無論從分布範圍,數量及含礦情況來看,不如地槽區重要。
釩鈦磁鐵礦礦床,主要分布於康滇地軸,燕遼地盾等地。金剛石礦床除在西南、華東北部已陸續發現外,湖南.廣西等地也已找到重要線索。
我國鉑(族)礦資源研究較少,雖然在許多地區均發現鉑族礦物。近年來在研究這類礦床和鑑定礦物方面已取得顯著進展,據最新報導,已在許多地區發現了有價值的鉑礦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