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臘會

正定臘會

正定臘會是傳統民間除夕守時的娛樂活動。正定城內這種傳統臘會為民眾喜聞樂見。每年起會時,人們便聞聲湧上街頭,爭相觀看。送這道臘會走,又迎那道臘會來,人人精神抖擻,毫無倦意。有的老年愛好者,總是願意搶過嗩吶,跟著燈會吹行幾道街;有的年輕人更要一直跟到落會,痛痛快快地敲一通大鼓方才盡興而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正定臘會
  • 節日時間:傳統民間除夕守時
  • 節日類型:傳統節日
  • 流行地區:正定
起源,狀況,

起源

作為一種傳統民俗文化,正定臘會起源,無確切文字記載,它是由祭廟拜神逐步演化、完善的。最初是由幾個至十幾個在除夕夜提著燈籠到附近廟宇中燒香拜神。據說,清朝道光年間,正定府一役夫,見臘會靜行默走,路遇富有擋路,須繞道而行。他便建議增添鑼鼓,鳴鑼開道,擂鼓助威,一為震懾富人,二為招相窮人,長志出氣。從此臘會便有了鑼鼓開道。再後來,一位往西門裡從河南逃難來的人,善吹嗩吶及相伴樂器,經他建議,組織人學習鼓樂與嗩吶伴奏,由這位河南人教練,從此嗩吶加入臘會樂隊。
20世紀20年代初,正定城西門裡葛遴才老先生,早年就喜愛音樂,各種樂器都會,年老無事,每逢冬季便組織吹打人員著手改編曲牌,把京劇中的《將軍令》揉進參神、互拜的鼓樂之中,優美動聽,各個曲牌日漸完善,一直到今。
西北街將十番會音樂改造成臘會音樂。起初,所使用的樂器及所吹奏樂曲都是跟當地寺院的和尚學的,在此基礎之上進行修改,把原來較悲涼的曲調改為歡樂而悠揚的曲調;把原來吹奏的大小 管子換民了小海笛。主要樂器還有竹笛、笙、胡琴、雲鑼、中鈸、手鼓、板等。樂隊人員較多,一般有三四十人。這就形成了西北街十番會獨特的樂曲。主要演奏有《小紅魚》、《青天歌》。

狀況

正定臘會規模宏大,最興盛時,全縣有臘會23道,分布在城內各條街道和城外四關附近村莊。每道臘會由臘隊、燈隊、樂隊三部分組成,每逢除夕之夜,一道道臘會,排成隊,鼓樂喧天,遊歷各街,通宵達旦。
各道臘會一般都是天黑起會,隊前一人鳴大鑼開道,叫做頭鑼;後是鼓鈸助陣,稱為“鬧年鼓”(現一般都用大型拖拉機或汽車載大鼓,鼓架於車上)。鼓隊之後是燈隊。每道臘會都有兩盞到四盞大紅紗燈、象是火龍的眼睛,走在燈隊最前面。隨後三四十盞或更多的“門燈”(長方體的玻璃燈)象是龍頭,分別由孩子們扛在肩上。再次便是各色樣的“三角燈”、“扁圓燈”、“五角燈”、張嘴的“鯉魚燈”、弓腰的“蝦米燈”、“西瓜燈”等,多由12-16歲的孩子們用桿挑著或用手提著。每道臘會的尾燈幾乎都是三角旗形的彩燈,很象是龍的尾巴。臘會所有的燈,大燈燃大蜡燭,小燈點小蠟燭,從天黑起會點燃,直到落會,支支蠟燭光亮不熄。樂隊一般由十幾天至二十幾人組成,使用的樂器主要是大嗩吶2至4支,配以挎鼓、小鈸、小鐺及二號鑼等。吹奏的樂曲優美動聽,表現人們歡慶豐收、祝願平安、家業興旺的心情。
臘會有一定的組織,每道有會首。會首,俗名會頭,是臘會主要組織者。一般都是自願爭當,爭當的人多時,則抽籤排隊,輪流擔任。從前各會頭家門上都用黃紙寫成迷信對聯,橫批“全神會”。現改為在大門兩旁各掛一支大紅紗燈做標誌。當會頭並無油水可撈,從前爭當是為了“修福、行好”,現多為愛好者因求歡樂熱鬧而爭當。其主要職責,一是保管會裡的公共財物。二是組織主持本 年臘會,如籌集資金,準備用品,購置公物,安排各項事宜及掌管與公布帳目等等。三是負責送會。從前送會一般不超過初十,均在上午進行,程式如同三十晚,沿城街遊歷一周后回到本街,在新會家門口停下,兩會頭移交手續,新會頭備薄酒一桌,以示酬謝。近幾年規定都在正月十五之夜送會,使這一天成為人們春節期間歡樂的頂峰。
臘會的參加者,最初以為求神、燒香就可免除災難和貧窮,參加臘會是為了祈求自己所希望的一切。後來,臘會帶來辭舊迎新的性質人們是為了娛樂而參加,樂隊都是毫無分文報酬的,只是落後的,在會頭家吃喝一頓而已;而那些扛燈籠的孩子們卻是過年歡樂與好奇自願參加的,但會裡規定,到了夜裡12點左右,由會裡分給每人半斤點心,喝碗大米稀飯,落會時每人再分得一個壯工的工錢,以示酬勞。
以往臘會的經費來源,都是本街住戶自願布施的,或多或少,都不限不爭,如不敷用時,由本街富戶分攤,也有獨自包拿的。臘會來往帳目都出榜公諸於眾。近幾年的經費,除大家自願捐款外,不足之數由街(村)補貼。縣文化館每年都拿出一定數量的款撥給各臘會購置東西,各街專業戶也都自願捐助。
正定臘會因戰亂等原因,曾幾度停止,但因其是民眾喜聞樂見的傳統民俗文化活動,最終相沿成俗,流傳到今。近幾年,規模更大,顯示了其強大的生命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