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觀家

止觀家,即禪修家,智慧家。佛教術語。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止觀家
  • 文學體裁:文言文
佛有六度,度”梵語是“Pāramitā 波羅蜜多”,字義是“到彼岸”:就是從煩惱的此岸度到覺悟的彼岸。
六度就是六個到彼岸的方法: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屬福德邊,福德可以給人,亦可從他人處接受饋贈。禪定、智慧屬功德邊,功德不能給人,亦無法從他人處接受饋贈;功德是自己專有的,需要修行獲得。
禪定,義為平靜,乃是心處於專一、不動、無煩惱、安寧的狀態。“止”為禪定的修行法門,也稱“止禪”。
智慧,乃是直觀覺照一切名色法(身心現象)的無常、苦、無我本質。“觀”為智慧的修行法門,也稱“觀慧”。
止觀同覺,定慧雙修,方法不同,目標相同。
范古農居士主答
問:六度之法若何?
答:此乃佛教積極之法,菩薩所修之行也。一曰布施,二曰持戒,三曰忍辱,四曰精進,五曰禪定,六曰智慧。此六者,謂之六波羅蜜。“波羅蜜”此雲到彼岸,與渡義同。故譯曰度。
問:修布施度若何?
答:曰見一切來求索者,隨力所能,無不施與,或以財物施,或以無畏施,或以佛法施。不求名利恭敬,唯念自利利他,回向菩提。故曰度。
問:何謂無畏施?
答:見有厄難恐怖危逼,方便救濟,使無怖畏,謂之無畏施。
問:修持戒度若何?
答:佛說教戒,止人過非。其重禁者,不外殺盜淫妄邪見五事。若詳言之,有五戒八戒,在家人應持者也。十戒二百五十戒,出家人應持者也。十重四十八輕,則為菩薩大戒。不論在家出家,但發心修菩薩行者,皆得受持之。持戒清淨則障惑永除,得證涅槃,故曰度。
問:修忍辱度何如?
答:應忍他人之惱,心不懷報。於利衰毀譽稱譏苦樂等法,皆當忍之。謂於順逆之遭,不動於心,安然忍受也。
問:修精進度若何?
答:所謂修諸善行,必不懈退,常勸策勵。若初學者,多諸業障,或為世務所纏,或為病緣所迫,益宜勇猛精進,日夜六時禮拜諸佛,供養讚嘆懺悔勸請隨喜,回向無上菩提,發大誓願,無有休息,令惡障消滅,善根增長。
問:何謂禪定度?
答:禪法三門,別而言之,世間禪仍墮生死,不可雲度。出世間禪,二乘所修,雖得無生,度非究竟。出世間上上禪,乃是菩薩大士所修,得證佛果,方為究竟度。若通而言之,皆是入道因緣,故曰禪定度。
問:何謂般若度?
答:般若是佛智,佛已究竟解脫。故曰度。菩薩修行般若當成佛道,故亦曰度。
問:菩薩云何修行般若?
答:知法本不生,不起妄念;知法界一相,不起分別。知法相隨緣,不壞假名。《金剛經》雲,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此為修行般若。按達摩尊者所傳“直指一心,見性成佛”之法,乃是般若法門。彼以煉丹出神為參禪,而且托為達摩所傳者,亦何妄耶。
問:何謂法界?
答:此即萬法本體之名,界有因依義,為萬法所依之體,絕對唯一故稱一相。
問:何雲六度為佛教積極之法?
答:菩薩修六度,不獨自度,亦為度他。且以度他為自度,所謂度盡眾生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是也。既以度人為務,豈非積極之法乎。又觀菩薩所發誓願,一曰眾生無邊誓願度,二曰福智無邊誓願集,三曰佛法無邊誓願學,四曰 如來無邊誓願事,五曰 無上妙法誓願成,豈非積極之行乎。然此諸行不出六度,故六度為積極之法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