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消湯,中醫方劑名。出自《辨證錄》卷六。具有瀉胃火,補腎水之功效。主治胃消,大渴恣飲,一飲數十碗,始覺胃中少快,否則胸中嘈雜,如蟲上鑽,易於飢餓,得食渴減,不食渴尤甚。
基本介紹
- 名稱:止消湯
- 出處:《辨證錄》卷六
- 組成:石膏、人參、茯神、玄參、生地、知母、麥芽、谷芽、神曲
- 功用:瀉胃火,補腎水
- 主治:胃消,大渴恣飲,一飲數十碗,始覺胃中少快,否則胸中嘈雜,如蟲上鑽,易於飢餓,得食渴減,不食渴尤甚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重要文獻摘要,
組成
石膏、人參、茯神各五錢(15g),玄參一兩(30g),生地二兩(60g),知母、麥芽、谷芽、神曲各三錢(9g)。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功用
瀉胃火,補腎水。
主治
胃消,大渴恣飲,一飲數十碗,始覺胃中少快,否則胸中嘈雜,如蟲上鑽,易於飢餓,得食渴減,不食渴尤甚。
重要文獻摘要
《辨證錄》:“止消湯:治消渴,大渴欲飲,一飲數十碗,始覺胃中少快,否則胸中嘈雜,如蟲上鑽,易於飢餓,得食渴減,不食渴甚,屬中消方。石膏、人參、茯神各五錢,玄參一兩,生地黃二兩,知母、麥芽、谷芽、神曲各三錢。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