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詩系《歡聞變歌》現存六首中的第三首。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歡聞變歌·張罾不得魚
- 創作年代:南北朝
- 作品出處:樂府詩集
- 作者:佚名
作品全文,注釋,作品賞析,
作品全文
張罾不得魚,魚不櫓罾歸。
君非鸕鶿鳥,底為守空池?
注釋
罾zēng:用木棍或竹竿做支架的方形魚網。魚不櫓罾歸:魚兒不會自己搖櫓扳罾地歸來。櫓罾,動詞。搖櫓扳罾。搖船起魚網。有說‘不櫓空罾歸’。不搖櫓划船只能空著漁網歸家。
君非:君王或君子不是。夫君不是。
鸕鶿鳥:也作‘鸕鶿’。水鳥名。俗叫魚鷹、水老鴉。羽毛黑色,有綠色光澤,頷下有小喉囊,嘴長,上嘴尖端有鉤,善潛水捕食魚類。漁人常馴養之以捕魚。
底為:何為。為什麼。底,<</FONT>方言>什麼。何。
作品賞析
此詩是一首寓言性質的詩,通篇採用比興手法。第一二句是說:張開罾這種支起來的魚網捕魚,卻得不到魚,劃著名櫓這種大槳板開起船來捕魚,魚也不願意與之同歸。從而隱喻男女之間追求愛情而不可得。第三四句是說:你並非那鸕鶿鳥,為什麼要固守這根本無魚的空池呢?從而隱喻你既然在此求不到愛,那就應該及早醒悟,另去他處尋求。
這首民歌,從用詞特點和方式來看,求愛者應屬男性,而歌唱者,或男或女或求愛者本人均無不可,不易確指。才歌詞的語氣看,諷勸者的態度誠懇、親切、率真,對待愛情問題豁達、樂觀。他勸求愛者,既然求之不得,就不應不知醒悟,一廂情願地強求不止,那只會和鸕鶿鳥一樣,空守在本無魚的池水邊,白費深思,徒勞無益。諷勸者似又達到了這樣的認識高度,即他認為愛情是雙向的,一廂情願,勉強求之,不會有真正的愛情,唯有有求有應、雙向愛慕的結合才是真正幸福的愛情。因而,他勸求愛而不得者,不要太痴情、太執拗、太勉強,求之不得就應當及時回頭,放棄追求,另求他愛,尋求真正的愛情。這反應了人民民眾對待愛情的豁達和真誠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