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喜散,中醫方劑名。出自《小兒衛生總微論方》卷七。主治小兒傷風寒,發熱頭痛,無汗惡風,或溫熱鼻塞流清涕,淚出嚏噴。
基本介紹
- 名稱:歡喜散
- 出處:《小兒衛生總微論方》卷七
組成,用法用量,主治,方義,重要文獻摘要,
組成
防風(去蘆並叉枝)、人參(去蘆)、甘草(炙)、前胡(去蘆)、天麻(去蘆)、枳殼(去瓤,麩炒)各二錢半,細辛(去苗)、柴胡(去蘆)各一錢半,枯梗(去蘆)、白茯苓(去黑皮)各二錢,川芎三錢。
用法用量
上為細末。每三歲以上抄一錢,水六分。薄荷二葉,同煎三兩沸,通口服,不拘時候。
主治
小兒傷風寒,發熱頭痛,無汗惡風,或溫熱鼻塞流清涕,淚出嚏噴。
方義
小兒傷寒,風寒束肺,腠理密閉,衛氣奮起抗邪。故方中柴胡辛苦,歸肝經,疏散退熱,疏肝解郁之力較強,為君藥。天麻、川芎行氣開郁,祛風止痛,白茯苓清熱解毒,細辛解表散寒,宣通鼻竅,前胡疏散風熱,桔梗宣肺祛痰,以助柴胡疏散退熱之力,為臣藥。枳殼理氣寬胸,調整氣機,人參補辛散所耗正氣,為佐藥。甘草緩和諸藥,為使藥。諸藥合用,共奏疏散退熱,疏肝解郁之功效。
重要文獻摘要
方論選錄
《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故傷風寒,發熱頭痛,無汗惡風,或溫熱鼻塞流清涕,淚出嚏噴。防風,人參,炙草,天麻,前胡,各二錢半,細辛,柴胡各一錢半,白茯苓,桔梗各二錢。右為細末。每三歲以上抄一錢,水六分。薄荷二葉,同煎三兩沸,通口服,無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