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縣誌(——2005)上冊

歙縣誌(——2005)上冊

《歙縣誌(——2005)上冊》是胡武林編著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歙縣誌(——2005)上冊
  • 作者:胡武林
  • 出版時間:2010年12月
  • 出版社:黃山書社
  • ISBN:9787546116594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一、本志以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和方法,全面客觀記述歙縣自然、社會的歷史和現狀。 二、本志記述時限,上限追溯至事物發端,下限為2005年。 三、本志記述遵守現行區域。1949 - 1988年工農業等經濟部分綜合數據包含原岩寺區、洽舍區及黃山鄉、篁墩鄉。少數影響較大的屬原歙縣的歷史人物,沿用傳統修志做法,本志有選擇地收錄。

作品目錄

封面
歙縣誌(上冊)
歙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歙縣誌》編輯部
《歙縣誌》學術顧問
《歙縣誌》審定單位
圖片
歙縣城區略圖
歙縣地勢圖
1960年上海市委書記柯慶施(前排右四)陪同毛澤東主席視察
1969年毛澤東主席會見中共九大代表(左二胡早娣)
2001年5月20日江澤民視察歙縣棠樾牌坊群
安徽省第八屆黨代會歙縣代表滕祁源(中)陳玉明(右)、莊蘭豪(左)
胡仕聖縣長主持徽州府衙修復工程奠基儀式
1934年新安中學堂老師黃賓虹(中)許承堯(右)嚴達(左)與學生合影
行政辦公中心大樓
徽園
新區夜景
縣城全景
紫陽公園
濱江長廊
杞梓里村新貌
金山高速公路出入口
徽園門樓
大銘山莊小區
張曙音樂廣場
清涼峰
石潭風光
山水畫廊新安江
水竹坑七姑尖
煙雨新安江
浦口(新安江起點)
擱船尖
枇杷之鄉漳潭
雄村桃花壩
棠樾牌坊群
許國石坊
許村大觀亭
漁梁壩
雄村竹山書院
鄭村鄭氏宗祠
黃賓虹故居
北岸吳氏宗祠
陽和門
漁梁街
斗山街
昱嶺關
長慶塔
沙溪洞賓井
古村昌溪
璜田古戲台
2002年8月橫關雞母山發掘恐龍化石
北岸廊橋
太平橋
新州石塔
三潭枇杷
徽州貢梨
三口蜜桔
宋村葡萄
富岱楊梅
縣樹——樟樹
縣鳥——畫眉
縣花——梅花
黃山短尾猴
梅花鹿
娃娃魚(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黑麂(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蜈蚣嶺梯級茶園
富堨甘蔗
清涼峰華東黃楊(國家二級保護樹種)
獅石紅豆杉
岔口葫蘆水庫2005年12月竣工
金竹貢菊
山核桃蜜棗香榧
北岸同樂養殖場
夏坑養蠶
練江牧場
深渡網箱養魚
金馬儀表車間
金馬儀表系列產品
華富山葉車業——電動車
乾龍電器系列燈具
金港針織繭絲
縣經濟開發區
非物質文化遺產紀念墨 項德勝作
清明上河圖仿古墨 項德勝作
墨模 項勝利作
徽墨之都——歙縣牌匾
歙硯之鄉——歙縣牌匾
憶江南 江立明作
眉紋天香硯(中國工藝美術精品獎銀獎)江寶忠作
高山流水金星水浪硯 凌家宏作
徽派盆景
木雕
紫檀木雕竹林七賢吳秋黎作
磚雕十八學士
磚雕門樓
古城名勝集錦石雕
百鹿石雕(之一)
元官窯樞府瓷盤(縣博物館藏)
陶庵圖軸 漸江作
溪山獨徑圖 鄭旼作
山水 黃賓虹作
虎 汪更新作
山水 胡華令作
書法 鄭澤民作
山水 張仲平作
宋 樞府瓷碗(縣博物館藏)
山水 張翰飛作
山水 程嘯天作
牛 汪觀清作
競新公司股票(縣檔案館收藏)
鐵線篆 李文彬90歲作
提籃竹簍竹編
山水 汪采白作
明 永樂官窯青花瓷盤(縣博物館藏)
書法 汪利權作
隸書 吳進賢作
花鳥 鮑黎健作
山水 張君逸作
陶行知紀念館
第三屆徽州古城文化節
第34屆環球洲際小姐大賽選手相聚歙縣
三陽疊羅漢
漁梁跳鐘馗
汪滿田魚燈
國家級重點職高行知中學
歙縣中學
歙縣第二中學
上豐中心學校
七色花幼稚園趣味運動會開場式
歙縣青少年活動中心
新安學校廣播操表演
舞龍
2002年安徽省獲獎黃梅戲《一串鞋》劇照
歷代歙縣誌
鄉村志
《歙縣誌》編輯部全體成員
凡例
目錄
概述
大事記
第一編 建置·區劃
第一章 建置
第一節 建置沿革
第二節 境域變遷
第二章 區劃
第一節 歷史區劃
第二節 現行區劃
第三章 府治·縣治
第一節 府治
第二節 縣治
第四章 鄉鎮
第一節 鎮概況
第二節鄉概況
第二編 環境·資源
第一章 環境
第一節 地質地貌
第二節 山脈·河流
第三節 環境質量與保護
第二章 資源
第一節 土地資源
第二節 水資源
第三節 氣候資源
第四節 植物資源
第五節 動物資源
第六節 礦物資源
第三編 人口
第一章 人口總量
第一節 人口分布與密度
第二節 人口結構
第三節 人口變動
第二章 人口控制
第一節 生育管理
第二節 節育優育
第三節 計畫生育成果
第四編 城鄉建設
第一章 城市建設
第一節 古城掠影
第二節 道路建設
第三節 公共建築
第四節 公共設施
第五節 古城保護
第六節 市容保潔
第二章 鎮村建設
第一節 村落布局
第二節 公共設施
第三節 住宅
第四節 小城鎮建設
第三章 房地產業
第一節 房產管理
第二節 住房制度改革
第三節 住房公積金制度
第四節 房地產開發
第五節 拆遷安置
第六節 房地產市場
第七節 物業管理
第四章 建築業
第一節 建築企業
第二節 勘測設計
第三節 建築管理
第五編 交通·郵政·電信
第一章 交通
第一節 古道·古橋·渡口
第二節 公路交通
第三節 鐵路交通
第四節 水路交通
第五節 物流業
第二章 郵政
第一節 郵政機構
第二節 郵路分布
第三節 郵政業務
第三章 電信
第一節 電信企業
第二節 固定與行動電話
第三節 電報傳真
第四節 計算機網路
第六編 農業
第一章 農業經濟綜述
第一節 土地制度與經營管理
第二節 農業區劃與產業結構調整
第三節 農業綜合開發
第四節 農業管理
第二章 種植業
第一節 糧食作物
第二節 油料作物
第三節 經濟作物
第四節 蔬菜
第五節 耕地·種子·肥料
第六節 耕作制度
第三章 養殖業
第一節 蠶繭
第二節 畜禽
第三節 蜜蜂
第四章 漁業
第一節 養魚水域
第二節 淡水養殖
第三節 漁政管理
第四節 捕撈管理
第五章 疫病蟲害防治
第一節 農作物疫病蟲害防治
第二節 畜禽疫病蟲害防治
第三節 蠶蜂疫病蟲害防治
第四節 魚疫病防治
第六章 農業機具與機械
第一節 傳統農作農具
第二節 機械機具與機械化
第三節 農機具研製推廣與政府扶持
第四節 農機經營管理
第七編 茶業
第一章 栽培
第一節 茶區產量
第二節 茶園墾闢與管理
第三節 茶樹良種
第二章 加工
第一節 採摘
第二節 初制
第三節 精製
第四節 窨花
第三章 購銷
第一節 收購
第二節 銷售
第三節 商標
第四章 名茶
第一節 綠茶名茶
第二節 花茶名茶
第五章 茶文化
第一節 文賦
第二節 詩聯
第三節 茶俗
第八編 林業·水利·
第一章 林業
第一節 森林資源
第二節 植樹造林
第三節 森林管護
第四節 苗木花卉
第五節 木竹經營
第六節 林政管理
第七節 林場圃所
第二章 水利
第一節 塘竭灌溉
第二節 水庫灌溉
第三節 機電灌溉
第四節 防洪抗旱
第五節 水土保持
第六節 水利管理
第七節 新安江庫區開發
第九編 工業
第一章 工業經濟綜述
第一節 工商業改造
第二節 產權勞動制度變革
第三節 工業規模
第四節 工業結構
第五節 工業效益
第六節 工業管理
第二章 工業門類
第一節 食品工業
第二節 機械·電子·儀表
第三節 紡織·服裝·皮革
第四節 電力
第五節 造紙·印刷
第六節 化工·建材
第七節 工藝品
第八節 其它
第十編 商貿服務
第一章 商貿服務綜述
第一節 商業所有制
第二節 流通體制變革
第三節 物資體制變革
第四節 糧食體制變革
第二章 商業市場
第一節 集市貿易
第二節 超市與連鎖店
第三章 商品經營
第一節 百貨
第二節 專營商品
第三節 生產資料
第四節 建築材料
第五節 農副產品
第四章 糧油業
第一節 農村糧油購銷
第二節 城鎮糧油供應
第三節 糧油儲運
第五章 服務業
第一節 旅館業
第二節 餐飲業
第三節 居民服務業
第六章 對外貿易
第一節 貿易機構與渠道
第二節 商品進出口
第十一編 旅遊
第一章 景觀資源
第一節 自然景觀資源
第二節 人文景觀資源
第二章 旅遊服務
第一節 旅遊市場開發
第二節 景區與線路
第三節 旅遊接待
第四節 旅遊商品
第五節 旅遊管理
第十二編 經濟綜合管理
第一章 國民經濟計畫與實施
第一節 國民經濟計畫編制與實施
第二節 國民經濟產值
第三節 重點建設項目管理
第二章 工商行政管理
第一節 登記管理
第二節 市場管理
第三節 經濟契約管理
第四節 商標廣告管理
第五節 工商行政執法
第三章 質量物價管理
第一節 質量管理
第二節物價管理
第四章 統計審計
第一節 統計
第二節 審計
第五章 國有資產管理
第一節 國有資產調查與統計
第二節 企業國有資產管理
第三節 行政事業國有資產管理
第六章 國土資源管理
第一節 土地資源管理
第二節 地籍管理
第三節 建築用地管理
第四節 礦產資源管理
第五節 國土資源執法
第七章 食品藥品監督
第一節 食品監督管理
第二節 藥品監督管理
第十三編 財政·稅收
第一章 財政
第一節 財政管理體制
第二節 財政收入
第三節 財政支出
第四節 財政管理
第二章 稅收
第一節 稅收體制
第二節 農業稅收
第三節 工商稅收
第十四編 金融·保險
第一章 金融
第一節 金融機構
第二節 金融業務
第三節 金融管理
第四節 證券交易
第二章 保險
第一節 保險機構
第二節 保險業務
第十五編 文房四寶
第一章 徽墨
第一節 墨模
第二節 制墨
第三節 名工·名墨
第二章 歙硯
第一節 起源
第二節 硯石
第三節 制硯
第四節 名工·名硯
第三章 紙筆
第一節 澄心堂紙
第二節 汪伯立筆
第四章 四寶文化
第一節 收藏
第二節 題詠
第三節 著述
第十六編 徽商
第一章 概說
第一節 徽商成因
第二節 商業道德
第三節 無徽不成鎮
第四節 無商不成徽
第五節 商婦德行
第二章 資本來源
第一節 勞動積累
第二節 贈遺資本
第三節 婚姻資本
第四節 合股資本
第五節 委託資本
第六節 借貸資本
第七節 官僚資本
第三章 經營行業
第一節 鹽業
第二節 茶業
第三節 木業
第四節 典當業
第五節 糧業
第六節 綢布業
第七節 漆業
第八節 醬業
第四章 經營特色
第一節 嚴格管理
第二節 勇於競爭
第三節 藉助政治
第四節 建立壟斷
第五節 組建會館
第五章 利潤流向
第一節 購置土地
第二節 資助宗族
第三節 捐賑助餉
第四節 資助公益
第五節 撫孤恤貧
第六節 奢侈性消費
第七節 投資產業
第十七編 黨派群團
第一章 中國共產黨
第一節 中共組織創建
第二節 縣黨員代表大會
第三節 縣委組織
第四節 基層組織
第五節 綜合黨務
第六節 紀檢監察
第二章 中國國民黨
第一節 中國國民黨組織
第二節 中國國民黨活動
第三章 民主黨派與工商聯
第一節 中國民主同盟歙縣縣委
第二節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歙縣總支
第三節 中國農工民主黨歙縣總支
第四節 中國民主建國會歙縣總支
第五節 九三學社歙縣支社
第六節 工商業聯合會
第四章 民眾團體
第一節 工人團體
第二節 農民團體
第三節 婦女團體
第四節 青少年團體
著作權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