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街口是街源之口,故稱街口,據傳說,街口歷史曾經叫過“界口”,這也許與皖浙兩省交界有關,但無文字依據。街口,即街道出入口之意,習稱“六十里長街”之口,新街口鎮於一九九二年,屬原街口區公所所在地,鎮址位於新安江畔的新門村,距浙江千島湖鎮 40公里,離千島湖深渡旅遊碼頭20公里。
街口不僅是歷史上的旅遊勝地和最早的經濟開發區,而且還是歷代兵家必爭的軍事重鎮。
三國時期,孫權派賀齊征歙縣,賀齊兵分兩路,南路從溯而上,北路從宣州的陸路而下,南北合擊,一舉占領歙縣全境。南北朝時期,
侯景之亂,邑人程靈洗招募鄉勇保衛故里,就是以街口為據點,堅守歙縣門戶,幾番血戰,取得勝利。隋朝末年,邑人擁兵十萬,在歙縣稱王,街口就軍事重鎮。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汪華上表歸附唐王朝,李淵封汪華為越國公,街口依然駐兵堅守門戶。太平天國時期,街口成為太平軍和清軍的激戰之場。
街口,在歷史上最風光的還是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那時千 雲集,旌旗蔽日,已成為明代皇帝朱元璋躊躇滿志的來到街口,唐仲實和 廷急忙趕到街口迎駕,朱元璋封了唐仲實一個官位,儘管唐仲實不願做官,但軍令難違,還是高高興興的赴任了。
行政區劃
轄13個行政村,全鎮總面積76平方公里,總人口1.5萬人,其中農業從業人口5766人,從事二、三產業人口 2474人,在外務工人員數達3011人。全鎮有20個基層黨組織,黨員558名。
街口的行政區劃。街口在歷史上不僅是區、鎮所在地,而且還是重要的水陸碼頭,解放前有稅務、偽鎮公所等數十個機關單位,解放後,四九年五、六月份接收為偽政府時,短時間稱“街源區”,歙縣民主政府成立後,很快就改為街口區,當時全區25個村,沒有設鄉。一九五二年八月劃鄉建鎮時,正式成立了街口鎮人民政府,五八年公社化時,撤區撤鄉,成立了六聯人民公社(街源一個公社),街口是大隊包括前山、初港和石門,叫街口大隊,六一年七月大公社劃小公社,恢復區委機關叫街口區,區址在街口。
主要特產
街口主要特產有茶葉、柑桔、貢菊、水產品。街口,有“全國茶葉產量之最”之稱,年產茶葉250噸,其中名優茶比重達50%以上,其中“徽源毛峰”、“新安春毫”等新創茶葉品牌深受消費者歡迎。“街口金桔”聞名古今,“筍乾”、“山芋乾”等天然綠色食品暢銷市場,“徽州貢菊”以及獨具風味的新安江淡水魚更受市場厚愛。
街口自古就是一片開放的、引人注目的文明熱土,古街口已於一九五八年建新安江水庫被淹沒,這裡曾有“淳徽公路”連通杭州,是古徽州通往杭州的黃金通道,素有徽商絲綢之路之稱。建庫後這裡成了連線“
黃山-千島湖”旅遊線的必經之道,是“新安江山水畫廊”的主要組成部分,這裡山清水秀、風光秀麗,不加雕飾的湖光山色、天人合一的景觀,令人流連忘返,具有極大的潛在生態旅遊價值。
街口是千年古鎮,依山傍水,風景秀麗,其特點是“水因山青,山以水秀,深潭淺灘,萬轉新安”。歷史上曾經有過山川之美著稱,在那時就有許多文人墨客來此放舟高吟,有唐朝的沈約、李白,南宋的楊萬里等,還有清初的徽州文學家、書法家汪洪度,他的《次街口》云:“萬山落飛瀑,競向清溪會,縈迴穿松杉,蔥鬱紛映黛,積百丈劍芒,百思無靜瀨,高師慣歌哺,絕險了不礙”。
民俗文化
街口的規模,村莊較大,人口較多,解放前分為上鎮與下鎮兩個保,人口3000餘人,解放後分為上鎮、下鎮兩個村,張、姚姓是大姓,其餘為客姓,他們均有各自的祠堂和廟宇,逢年過節也有各自的民間活動,春節期間(包括元宵節)有大型的走馬燈、駝橋燭(龍燈)和獅子舞,端陽節有跳鐘馗,中秋節有嬉 龍,還有九月十三的周王廟會和三年一次的大型保全會、 戲等。
地理位置
街口的位置,歷來落在76米的高程上(現在110米),正常水位108米,根據多年的實踐,一般年份總在100米左右,整條街道一千餘米(全長),現在差不多在1200米,各種商店百餘家,俗稱商業一條街。地形是前面沙灘,後面靠山,對河有抗日戰爭前35年開闢公路,叫徽灣公路,小河有小河橋河通往縣城的石板大道。
經濟狀況
舊中國準備在街口建電站,根據皖、浙兩省交界處淺灘河窄的地理特點,於一九四八年春構想依賴美國貸款在皖浙兩省交界處的街口建造一座八萬 的水力發電站,已經動工測量鑽探,後來由於政府腐敗不了了之(站名叫錢塘江街口水力發電站)。
街口的收入,解放前由於政府腐敗,加上惡劣的自然條件,終日勞動還是不得溫飽,雖然街口因商而盛,但多數人還是極端貧困,廣大農民在“地狹人稠、力耕所出、不足以供”的情況下,只有依靠“經營四方”以求出路,生產內容主要還是以茶、桔為主的農業加副業。街口的桔子歷史悠久,據傳說,早在唐末宋初就種植了。歸結起來是“三多、一少”,“三多”即吃水面飯的多(撐船放筏)、打工賣力的多(幫工)、做生意的多(外出做生意當學徒和小商小販),“一少”即收入少。
2005年,農村經濟總收入7900萬元,同比增長14%;全鎮年末銀行存款達4708萬元,人均存款320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426元,同比增12%;全年完成財政收入44萬元。現有茶園面積9600畝,總產量275噸,其中名優茶為142噸;柑桔面積2000畝,水果總產量2600噸,同比增長10%;可利用水面積480畝,水產品總產量171噸,與上年持平;全年糧食總產量505噸,蔬菜總產量約1500噸,同比增長15%,生豬飼養量10808頭,與上年持平,家禽飼養量22000羽,同比增長10%,造林任務1393畝,其中完成德援項目393 畝,營造經濟林1000畝,退耕還林補植造林716 畝,封山育林4900畝。
水陸交通
水陸交通四通八達,水上有舟船(當時以水運為主),陸地有公路,交通便利,商旅眾多,市場活躍,經濟繁榮,至於繁榮方面,歸結起來是四句話:“水上船筏成群(每天停靠在街口的舟船數量均數十隻,甚至上百隻,為商旅裝卸貨物,休寧、長陔等地的木(竹)筏紛紛雲集街口整理出售,加工後下運杭州)、街道店鋪林立(街道各種店鋪百餘家,專業性的大茶行、中轉站就有王日泰、姚天泰、協興行三家,中藥店有春陽堂、長春堂等三家)、市場活躍繁榮(大茶商有天津、山東的,主要是駐街口收購茶葉,還有大量的小商販,平時商店的營業額浙江的約占三分之一,街源的更多)、商旅川流不息(那時的街口客流量日均千人以上,大部分是來自街源的和浙江的鄰村人)。
發展現狀
五十年代末(59年)新安江水庫蓄水發電,街口平川糧地被淹,道路橋樑被毀,青磚瓦房、明代古屋、祠堂廟宇、衙門稅樓、車站碼頭、千米古街等一系列公共設施,包括溝通南北兩岸的小河橋和石板大道全部淹沒。從此,一個歷史悠久的千年古鎮全部沉浸在深潭水庫之中,古老的街口隨之在安徽版圖消失,損失是相當嚴重的,這也是街口人民對國家的重大貢獻。
在上級黨委、政府和縣移委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通情達理的街口人民除部分外遷外(外遷地址有本縣的瑤村、上火、芭蕉坦等地及本鎮的前山、石門、初港),留下的沿江靠後。
一九六一年七月,大公社劃小公社,街口區相繼恢復,在區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一個新的街口很快建成。
當時,區委、政府有信心、有能力要把街口建設得更好,只是街口命運不佳,好景不長,六三年梅季,雨量集中,因新開挖的地基和新砌的石磅經不住持續暴雨的衝擊,發生了多起塌方、倒屋事件,塌方本來是件正常的事,由於當時缺乏經驗,前怕狼,後怕虎,區委為了安全起見,經縣委同意,決定搬遷石門,從此,由區一級降為村一級,成了現在的普通村落。
老街口的繁榮,新街口的衰落,分析起來有以下五個原因:
水庫蓄水,老街口淹沒,這就大大改變了地理環境,加上人口向臨省、臨村村莊外遷,人口流量大大減少。
行政區劃的改變,使本地單位大大減少,這是第二個原因,也是主要原因,幸虧建成了“人行天橋”,雖然不盡人意,但增加了流動人口。王街公路的通車,水運衰落,陸運替代了水運,原來是水為主,現在僅僅是小量的短途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