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鶴齡是宣漢縣一位民間藝人,現已連任三屆縣政協委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歐陽鶴齡
- 國籍:中國
- 職業:民間藝人
- 主要成就:連任三屆縣政協委員
- 代表作品:《康定情歌》
人物簡介,人物成就,
人物簡介
歐陽鶴齡是宣漢縣一位民間藝人,現已連任三屆縣政協委員
1996年,《甘孜報》懸賞萬元尋找《康定情歌》作者。一時間,全國各地出現了不同的觀點。此時此刻,一位遠在大巴山深處的宣漢老人也加入了《康定情歌》詞曲作者漫長尋證的艱辛歷程。他就是宣漢縣城的民間藝人歐陽鶴齡老人。
人物成就
考證15年,老人終解懸疑
今年60多歲的歐陽鶴齡是宣漢縣城市民們耳聞熟詳的一位民間藝人,一生酷愛書畫、雕刻藝術,並在這方面頗有研究和造詣。1996年4月,聽著《康定情歌》就興奮不已的康定人滿懷著感恩之心,出重金懸賞尋找《康定情歌》的詞曲作者。當時的四川輕化工學院教授宋方信發表文章,提出《康定情歌》作者是宣漢人李依若的觀點。
“《康定情歌》的詞句有宣漢人耳熟能詳的方言土語,比如“端端”、“溜溜”、“一來”、“二來”、“人才好”、“會當家”,而且曲調也和宣漢民歌如《十把扇子》的基調一致。《康定情歌》的作者是不是宣漢人?”當歐陽鶴齡看到康定懸獎尋詞曲作者的訊息,馬上產生疑問。
於是,從1996年起,他自費上萬元,在女兒和女婿的陪同下,買來攝像機、照相機,走遍了宣漢、達縣城鄉,以及自貢、綿陽、富順、成都、重慶等地,廣泛調查了《康定情歌》的產生背景,認為《康定情歌》是宣漢籍浪漫才子李依若的原創作品,而李依若本人就是歌里那位“張家溜溜的大哥”。
2006年,他撰寫了《宣漢的李依若世界的康定情歌》一文,先後在《四川政協報》、《四川音樂》、《甘孜日報》以及文化傳播網、百度網、網易等多家新聞媒體和網站發表,在社會上沒引起爭議。2009年起央視文藝節目涉及《康定情歌》的詞作者都署名為李依若了。去年年底,歐陽鶴齡還是繼續查找資料和依據,確認詞曲作者都是李依若。
馬渡:《康定情歌》的真實故鄉
李依若生長於宣漢縣馬渡百丈岩下魯班河畔,當地民歌就像雨後的山菌,俯首即拾,被譽為“民歌之鄉”,正是豐厚的土壤孕育了一代情歌王子。
李依若原名李天祿,祖籍平昌人,1911年生於宣漢馬渡鄉百丈岩一個富豪之家。30年代前後就讀於成都岷江大學,求學期間與一位康定李姓女子如訴如泣的愛情故事,馬渡人無人不知。
李依若身高1.78米,風流倜儻,十指修長,寫得一手好字,拉得一手好二胡,馬渡人形象地說:“戲台上的文小生是啥樣子,李依若就是啥樣子。”當年李依若在成都求學期間,與一位康定李姓富家女相愛,假期曾多次到康定遊玩採風。跑馬山上,縱馬馳騁,藍天白雲,情意纏綿。馬渡人說,就是在這個時候,李依若創作了《跑馬溜溜的山上》。後來,李依若將李家大姐帶回家鄉準備完婚,不料家人認為同姓不能通婚,一對鴛鴦,就此拆散。
20世紀30年代後期,李依若在重慶市政府任秘書科員和《新蜀報》文藝副刊編輯,回鄉後由父母包辦與一位趙姓農家女結婚,未育子女。解放後,他曾任宣漢縣文聯主席,命運多舛,1956年病逝前將眾多手稿付之一炬,邊燒邊哭。
抗戰期間,中央音樂學院遷到重慶青木關,江定仙等音樂家採集到《跑馬溜溜的山上》這首歌,名稱也改為《康定情歌》。1947年,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喻宜萱在南京首唱《康定情歌》獲得巨大成功,之後風靡全國。
不少人問起歐陽鶴齡為什麼這樣執著?他質樸地說:“李依若是一個音樂天才,是宣漢人的驕傲。《康定情歌》的出現,也是宣漢民歌走出去的一個載體。作為一名縣政協委員,為宣漢的文化建設作力所能及的事覺得蠻有意義。下一步,我將聯名幾位政協委員準備寫一份提案,建議以李依若為原型創作與《康定情歌》相連的電視劇本。”
今年60多歲的歐陽鶴齡是宣漢縣城市民們耳聞熟詳的一位民間藝人,一生酷愛書畫、雕刻藝術,並在這方面頗有研究和造詣。1996年4月,聽著《康定情歌》就興奮不已的康定人滿懷著感恩之心,出重金懸賞尋找《康定情歌》的詞曲作者。當時的四川輕化工學院教授宋方信發表文章,提出《康定情歌》作者是宣漢人李依若的觀點。
“《康定情歌》的詞句有宣漢人耳熟能詳的方言土語,比如“端端”、“溜溜”、“一來”、“二來”、“人才好”、“會當家”,而且曲調也和宣漢民歌如《十把扇子》的基調一致。《康定情歌》的作者是不是宣漢人?”當歐陽鶴齡看到康定懸獎尋詞曲作者的訊息,馬上產生疑問。
於是,從1996年起,他自費上萬元,在女兒和女婿的陪同下,買來攝像機、照相機,走遍了宣漢、達縣城鄉,以及自貢、綿陽、富順、成都、重慶等地,廣泛調查了《康定情歌》的產生背景,認為《康定情歌》是宣漢籍浪漫才子李依若的原創作品,而李依若本人就是歌里那位“張家溜溜的大哥”。
2006年,他撰寫了《宣漢的李依若世界的康定情歌》一文,先後在《四川政協報》、《四川音樂》、《甘孜日報》以及文化傳播網、百度網、網易等多家新聞媒體和網站發表,在社會上沒引起爭議。2009年起央視文藝節目涉及《康定情歌》的詞作者都署名為李依若了。去年年底,歐陽鶴齡還是繼續查找資料和依據,確認詞曲作者都是李依若。
馬渡:《康定情歌》的真實故鄉
李依若生長於宣漢縣馬渡百丈岩下魯班河畔,當地民歌就像雨後的山菌,俯首即拾,被譽為“民歌之鄉”,正是豐厚的土壤孕育了一代情歌王子。
李依若原名李天祿,祖籍平昌人,1911年生於宣漢馬渡鄉百丈岩一個富豪之家。30年代前後就讀於成都岷江大學,求學期間與一位康定李姓女子如訴如泣的愛情故事,馬渡人無人不知。
李依若身高1.78米,風流倜儻,十指修長,寫得一手好字,拉得一手好二胡,馬渡人形象地說:“戲台上的文小生是啥樣子,李依若就是啥樣子。”當年李依若在成都求學期間,與一位康定李姓富家女相愛,假期曾多次到康定遊玩採風。跑馬山上,縱馬馳騁,藍天白雲,情意纏綿。馬渡人說,就是在這個時候,李依若創作了《跑馬溜溜的山上》。後來,李依若將李家大姐帶回家鄉準備完婚,不料家人認為同姓不能通婚,一對鴛鴦,就此拆散。
20世紀30年代後期,李依若在重慶市政府任秘書科員和《新蜀報》文藝副刊編輯,回鄉後由父母包辦與一位趙姓農家女結婚,未育子女。解放後,他曾任宣漢縣文聯主席,命運多舛,1956年病逝前將眾多手稿付之一炬,邊燒邊哭。
抗戰期間,中央音樂學院遷到重慶青木關,江定仙等音樂家採集到《跑馬溜溜的山上》這首歌,名稱也改為《康定情歌》。1947年,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喻宜萱在南京首唱《康定情歌》獲得巨大成功,之後風靡全國。
不少人問起歐陽鶴齡為什麼這樣執著?他質樸地說:“李依若是一個音樂天才,是宣漢人的驕傲。《康定情歌》的出現,也是宣漢民歌走出去的一個載體。作為一名縣政協委員,為宣漢的文化建設作力所能及的事覺得蠻有意義。下一步,我將聯名幾位政協委員準備寫一份提案,建議以李依若為原型創作與《康定情歌》相連的電視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