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小偉,2017年9月獲得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20年土木工程專業排名世界第二)博士學位,2018年5月入職廣州大學講師,2021年1月晉升為副教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歐陽小偉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畢業院校:代爾夫特理工大學
- 學位/學歷:博士
- 職業:高校教師
- 專業方向:固體廢棄物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利用
- 學術代表作: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 職稱:副教授
人物經歷,研究方向,主要成就,科研貢獻,主講課程,科研成果,
人物經歷
2017年獲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博士學位。
2018年任職於廣州大學。
研究方向
1、固體廢棄物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再利用;
2、可持續膠凝材料的設計和套用;
3、納米尺度下水泥基材料的基本性能研究(界面對C-S-H的形成調控以及粘結機理,水泥基材料以及地質聚合物材料的流變機理,再生骨料碳化增強機理等);
4、基於水化後最大堆積密度高性能混凝土的設計和製備。
主要成就
科研貢獻
歐陽小偉博士提出的關於集料對水泥水化影響的基礎理論在2019年被領域內科學家《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混凝土領域內排名第一的SCI期刊)前主編Karen Scrivener教授認定為國際主導理論(https://doi.org/10.1016/j.cemconres.2019.105823)。
該理論的提出在國際上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在2019年9月布拉格舉行的第十五屆國際水泥化學大會(領域內學術水平最高、參加國家和人數最多的國際會議)上,被Keynote Speaker,業內另一科學家Barbara教授重點報導並予以推薦。
該理論的提出為岩性多樣機制砂的推廣使用,建築固廢作為骨料的再利用,以及集料的精細化發展提高了重要的理論基礎和科學依據。該理論被推廣套用到集料生產公司的母岩優選、以及天然和再生集料最佳化當中,創造了可觀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主講課程
主講本科生課程:"世界上偉大土木工程"(雙語),“文獻檢索與利用”,“未來混凝土結構與材料”。
科研成果
出版英文專著一本《Filler-hydrates Adhesion Properties in Cement Paste System: Development of Sustainable Building Materials》(ISBN 978-94-6186-842-8)。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其中以第一/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18篇,分別發表在《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建築材料SCI期刊排名第一)、《Cement and Concrete Composites》、《矽酸鹽學報》等期刊。授權專利12項。授權軟體著作權2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