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拉美首腦會議是歐洲聯盟國家和拉丁美洲國家首腦間的會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歐盟拉美首腦會議
- 舉辦日期:1999年6月28─29日
歐盟拉美首腦會議是歐洲聯盟國家和拉丁美洲國家首腦間的會議。
歐盟拉美首腦會議是歐洲聯盟國家和拉丁美洲國家首腦間的會議。1997年由法國總統席哈克提出倡議,拉美國家積極回應。第一屆會議於1999年6月28─29日在巴西的里約熱內盧舉行,來自拉美和加勒比地區三十二個國家及歐盟十五個國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腦出席會議。會議最後通過了建立面向21世紀戰略夥伴關係的《里約熱內盧聲明》和《...
歐拉首腦會議,歐洲聯盟成員國與拉丁美洲國家共同舉行的首腦會議。歷史 1999年6月28~29日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第一屆首腦會議。會議通過兩個基本檔案:《里約熱內盧聲明》和《優先共同行動計畫》。聲明闡述發展歐盟與拉美“戰略協作關係”的政治意願和對一些重大國際問題的共同立場,行動計畫則對一些短期合作行動作出安排...
拉共體——歐盟國家首腦會議,於2013年1月26日和27日在智利首都聖地亞哥舉行,來自歐盟和拉美及加勒比地區60個國家的國家元首、政府首腦或政府代表出席了會議。會議通過了《聖地亞哥聲明》和2013-2014行動計畫,承諾推進兩個地區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聲明 會議通過的聲明強調,建立旨在促進可持續發展的協作關係可以引導拉美...
本次峰會是自2011年拉共體成立以來召開的第二屆峰會,首屆歐盟-拉共體國家首腦會議於2013年1月在智利首都聖地亞哥舉行。據悉,在本次峰會上,共有來自兩個地區的61個國家派代表團參加,其中有43個國家的元首和政要親自出席,會議結束時將發表宣言。2023年1月24日,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第七屆峰會在阿根廷首都布宜...
拉美議會和歐洲議會於1974年建立對話關係。1999年3月第14次歐盟-拉美議會對話並發表《最後聲明》,研究並提出了有關發展拉美同歐盟未來關係的建議,並決定將之提交首屆歐拉首腦會議。辛赫爾議長應邀出席了5月20日首屆歐洲-伊比利亞美洲經濟會議並代表拉美議會發言。歐洲議會和拉美議會均派代表出席了2000年2月第九次歐盟...
1、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會議:最高機構,由輪值主席國在本國召開,經與成員國協商可召開特別峰會。2、外長會:負責籌備拉共體峰會並執行會議有關決定,協調各成員國在拉美一體化等重要問題上的立場,一般每年召開2次會議。3、輪值主席國:拉共體機制建設、技術和行政輔助機構,負責籌備和召開首腦會議和外長會等。4、...
1999年9月,在東協的倡議下,東亞-拉美合作論壇(FEALAC)立。會議成果 2012年11月18日,第21屆東協峰會在高棉首都金邊開幕。東協輪值主席國高棉首相洪森主持會議。新華網河內10月28日電 新華社記者李勍第17屆東南亞國家聯盟(東協)首腦會議28日在越南首都河內舉行。會議以“從願景到行動,邁向東協共同體”為主題...
2004年10月,第13屆外長理事會在蒙得維的亞召開,選舉烏拉圭外長奧佩蒂為拉美一體化協會新任秘書長。2005年9月,秘書長奧佩蒂出席首屆南美洲共同體首腦會議。12月,第60屆聯大通過決議,接受拉美一體化協會為觀察員。奧佩蒂出席第29屆南共市首腦會議。2006年5月,奧佩蒂出席第4屆歐拉首腦會議。7月,奧佩蒂出席第30屆南...
1999年——第一屆歐盟—拉美首腦會議閉幕。會議發表了《里約熱內盧聲明》和《行動計畫》。2001年——青藏鐵路開工典禮。200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正式施行。2003年——《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在香港簽署。2004年——大型展覽《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在北京向觀眾開放 2007年...
重申贊同最遲於2005年完成關於建立美洲自由貿易區的談判,授權該集團外長會議制訂一項共同戰略。三、認為近幾年來本地區與歐盟之間的政治對話有利於雙方加強聯繫和建立新的合作機制,贊同召開歐盟與拉美地區首腦會議。四、反對外交上的“單邊主義”,重申信守多邊主義原則,特別是各國主權平等、法律地位平等和相互尊重的...
會議通過了《波爾圖聲明》和關於國際金融形勢、哥倫比亞和平進程、秘魯和厄瓜多和平進程以及倡議召開歐盟與拉美和加勒比國家首腦會議的4個附屬聲明。會議還決定在馬德里設立伊比利亞美洲合作常設秘書處,負責有關決議的落實工作,秘書長由拉美人士擔任。第9屆 1999年11月15-16日,第9屆會議在古巴首都哈瓦那舉行。拉美14個...
1999年6月28日~29日,弗雷總統出席了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的首屆歐盟-拉美國家首腦會議,因蘇爾薩外長出訪了委內瑞拉;巴爾德斯外長訪問了阿根廷。8月,弗雷總統先後對厄瓜多、哥倫比亞進行了正式訪問。12月,弗雷出席了阿根廷總統權利交接儀式,並接待了阿根廷、秘魯總統的訪問。巴爾德斯外長表示,將在出席下屆里約集團會議...
美洲自由貿易區(Free Trade Area of Americas , FTAA)的構想是在1994年美國邁阿密西半球首腦會議上提出的,目的是於2005年初在西半球建立一個世界上面積最大、年GDP總值達14萬億美元、擁有8億人口的自由貿易區。FTAA成立後,將是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區,與歐盟(European Union,EU)形成對峙之勢。由於如巴西等拉...
2013年1月,雙方在首屆歐盟-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峰會期間就自貿談判舉行部長級會議,決定於2013年第四季度前提交各自談判條件。同年12月,應歐盟請求,雙方推遲談判進程。2014年7月,南共市第46屆首腦會議共同聲明中表示,南共市方面已形成與歐盟談判的共同立場,願與歐盟早日完成條件交換。2015年7月,南共市第48...
同年,歐盟恢復了對秘魯的援助,瑞士、西班牙、英國、法國先後與秘魯簽訂投資保護協定。1999年,藤森總統應英國首相約翰·梅傑的邀請,赴英國倫敦參加了加強雙邊關係的會議。1999年6月28~29日,秘魯參加了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的首屆歐盟——拉美首腦會議,討論進一步加強雙方合作,特別是建立地區間自由貿易區問題。藤森執政...
南美洲國家聯盟要在21世紀內建立類似歐盟那樣的一體化組織是困難的。如何加強團結,共同應對聯盟內部和外部的種種挑戰將是21世紀初聯盟所面臨的主要任務。歷年會議 2007年12月南方銀行成立,拉美一體化進程又邁出堅實一步。2008年5月,南美聯盟特別首腦會議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亞召開,12個成員國元首或代表與會並共同簽署《...
為共同解決世界經濟和貨幣危機,協調經濟政策,重振西方經濟,1975年7月初,法國首先倡議召開由法國、美國、日本、英國和德國5國參加的最高級首腦會議。同年7、8月間舉行的歐安會最後階段會議上,5國代表經過協商,同意召開西方主要工業國最高級會議,指出首腦會議議程"涉及世界經濟危機的所有經濟問題 "。9月底,5國...
同年3月8日智利與歐盟結束了第九輪談判,在為期5天的談判中,雙方結束了對貿易技術障礙、產品原產地和海關事務等議題的討論,並對解決雙方各自認為重要的漁產品和烈性酒出口,以及金融業務和漁船停靠等服務問題進行了探討。5月17日~18日拉戈斯出席了在西班牙首都馬德里舉行的第二屆歐盟-拉美國家首腦會議,在第二屆...
會議地點:荷蘭·海牙 議題:車諾比問題 單一歐洲法案的簽署 經濟合作及歐洲一體化 國家(12個):比利時、丹麥、法國、希臘、愛爾蘭、義大利、盧森堡、荷蘭、葡萄牙、西班牙、英國、聯邦德國、不結盟運動·第八屆首腦會議 不結盟運動是一個擁有118個成員國和20個觀察員國的鬆散國際組織,定期舉行首腦會議。它成立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