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中世紀數學

歐洲中世紀數學

歐洲中世紀數學,中世紀開始於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約結束於15世紀。這一千年的歷史大致可以分為兩段。十一世紀之前常稱為黑暗時代,這時西歐在基督教神學和煩瑣哲學的教條統治下,人們失去了思想自由,生產墨守成規,技術進步緩慢,數學停滯不前。十一世紀以後情況稍有好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歐洲中世紀數學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性別:男
理論發展,現狀,

理論發展

希臘文化通過羅馬人傳到中世紀的很少,這大部分體現在博伊西斯(約480~524)的著作中。他的《算術原理》大體上是新畢達哥拉斯學派數學家尼科馬霍斯《算術入門》的譯本,但若干精彩的命題均被刪去。博伊西斯的《幾何》取材於歐幾里得《幾何原本》,但卻完全沒有證明,因為他認為證明是多餘的。
公元529年,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勒令關閉雅典的學校,嚴禁研究和傳播數學。數學發展再一次受到沉重的打擊。此後數百年,值得稱道的數學家屈指可數,而且多是神職人員。
號稱博學多才的比德是英國的僧侶學者,終生在修道院度過。他的本領是會算復活節(每年過春分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的日期,和用手指來計算。稍後的阿爾昆也是著名的英國神學家。781年左右,接受查理曼大帝的聘請,到法蘭克王國擔任宮廷教師和顧問。他所編的算術書,現在看來是相當粗淺的。熱爾貝原是蘭斯的大主教,後被選為教皇,改名西爾威斯特二世。他熱心提倡學術,對推動“四藝”(音樂、幾何、算術、天文)的學習有一定的功勞。
十字軍遠征(1096~1291)使歐洲人接觸到阿拉伯國家所保有古代文化寶藏。他們將大量的阿拉伯文書籍譯成拉丁文。於是希臘、印度和阿拉伯人創造的文化,還有中國的四大發明便傳到了歐洲。義大利地處東西方交通的要衝,逐漸成為新的經濟和文化中心。
12、13世紀歐洲數學界的代表人物是斐波那契,他向歐洲人介紹了印度-阿拉伯數碼和位值制記數法,以及各種算法在商業上的套用。中國的盈不足術和《孫子算經》的不定方程解法也出現在斐
波那契的書中。此外他還有很多獨創性的工作。
14世紀的法國主教奧爾斯姆引入了分指數記法和坐標制的思想,後者是從天文、地理的經緯度到近代坐標幾何的過渡。英國大主教布雷德沃丁的算術、幾何、力學的著作影響也很大。歐洲第一本系統的三角學作者是雷格蒙塔努斯。

現狀

文藝復興以後,人類擺脫了中世紀束縛思想的精神枷鎖,迎接了一個新時代的到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