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內斯特·亨利·威爾遜

歐內斯特·亨利·威爾遜

歐內斯特·亨利·威爾遜(Ernest Henry Wilson,1876—1930)是英國的植物獵人。先後為英國維奇(苗圃)公司採集2000多種植物,製作了5000多件植物標本,其中一些植物標本是20世紀初期最新的;為美國哈佛大學阿諾德樹木園採集到1593種植物,製作了65000件植物標本。他從日本給美國農業部郵寄了2000件植物標本和600多幅植物照片;從朝鮮和台灣給美國農業部郵寄了30000件標本,拍攝了700多幅珍貴的植物照片。詳細梳理威爾遜在華植物考察過程,篩選歷史文獻中的作物引種數據,對於分析美國農業發展過程有一定的史料價值。

阿諾德植物學教授瑞德爾認為,正是由於威爾遜對中國植物及其知識的精通,所以被同行們貫以“中國威爾遜”雅號(Chinese Welson)。同樣,由於與中國西部的不解之緣,他又被稱為“打開中國西部花園的第一人”。作為“中國――園林之母”這一著名論斷的正式首倡者,威爾遜為一個植物王國的形象生成,奠定了首當其衝的功勞。但是,或許威爾遜最為滿意的稱號,應該是“博物學家”――那是他為自己的著作所取的標題:《一個博物學家在華西》。

央視製作了3集紀錄片——《中國威爾遜》。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歐內斯特·亨利·威爾遜
  • 外文名:Ernest Henry Wilson
    Ernest H. Wilson
  • 別名:威爾遜
  • 出生地:英格蘭格洛斯特郡奇平卡姆登
  • 出生日期:1876年2月15日
  • 逝世日期:1930年10月15日
  • 代表作品:一個博物學家在華西
人物生平,植物採集,在華考察,朝日之行,個人生活,個人作品,著作,照片,主要貢獻,獲獎記錄,人物評價,後世影響,

人物生平

植物採集

  • 早年在英國的工作經歷
1876年2月15日,歐內斯特·亨利·威爾遜(Ernest Henry Wilson)出生在英格蘭格洛斯特郡奇平卡姆登,中學教育後,他在沃里克郡索利哈爾一家苗圃工作。1892年,他應聘到伯明罕植物園工作,與此同時進入伯明罕技術學校系統學習植物學,由於學習成績優秀獲得英國女王獎章。1897年,他應聘到裘園(皇家植物園)工作,不久,他進入南肯辛頓皇家科技學院,被聘為植物學專業教師。恰好此時,英國維奇(James Veitch)苗圃公司尋找能夠前往中國開展植物考察活動的植物獵人,在裘園主任W.T.Thiselton-Dyer先生推薦下,年富力強的歐內斯特·亨利·威爾遜成為最佳人選,他被送到庫姆樹木園進行了6個月的專業能力培訓。從1899年開始,歐內斯特·亨利·威爾遜正式代表Veitch公司在中國開展長期的植物採集與作物引種活動。
  • 作為植物獵人的傳奇人生
1900-1901年,歐內斯特·亨利·威爾遜代表英國維奇公司在中國湖北開展植物考察活動。1903年1月,他再次代表英國維奇公司,前往中國四川西部開展植物採集活動。1907年12月,他接受美國哈佛大學阿諾德樹木園委託,從美國波士頓啟程前往中國開展植物採集活動。1910年,他再次代表阿諾德樹木園前往中國進行植物採集工作;10月份,歐內斯特·亨利·威爾遜在中國四川山區進行考察期間,由於意外發生山體滑坡,他的腿部受到嚴重傷害,不得不提前結束原定工作計畫,返回美國接受治療。
1914年,歐內斯特·亨利·威爾遜前往日本進行植物採集與作物引種工作。1917年,他攜帶家人再次前往亞洲的日本、朝鮮、台灣進行第6次海外植物採集工作;1919年3月,他從中國台灣回到美國波士頓,不久,被任命為阿諾德樹木園主任助理。1920年7月,他代表阿諾德樹木園前往澳大利亞、紐西蘭、印度、塔斯馬尼亞和南非等國家的各大植物園開展考察活動,採集和交換了大量的植物與作物標本,並與澳洲植物學家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係。1927年3月,阿諾德樹木園主任查爾斯·S·薩金特(Charles S.Sargent)教授因病逝世,歐內斯特·亨利·威爾遜被任命為樹木園的實際管理者。但遺憾的是,1930年10月15日,歐內斯特·亨利·威爾遜在麻薩諸塞州伍斯特駕駛汽車時發生了交通意外,跌落到約12米高的河堤下面,他和妻子均不幸遇難。
歐內斯特·亨利·威爾遜
威爾遜1914年使用的採集箱

在華考察

歐內斯特·亨利·威爾遜作為植物獵人,先後進行了7次海外植物探險活動,前2次代表英國維奇(苗圃)公司,後5次代表美國哈佛大學阿諾德樹木園,其中4次在中國開展植物考察活動。
  • 1899-1902年中國的“珙桐樹”之行
1899年12月,歐內斯特·亨利·威爾遜首次到達中國開展植物考察活動。這位年輕人懷著極高的熱情來到中國,但卻很快發現自己陷入眾多的困難中,除了沿海地區外,西方人在中國其他區域都是極不安全的,僱傭一位嚮導是非常困難的事情,由於不熟悉比較通用的法語,他險些被當作間諜關押起來。威爾遜經過艱苦的努力,終於組建一隻考察隊,克服重重困難到達雲南思茅(今普洱市),詳細請教了在此工作的亨利(Henry)博士,關於珙桐樹Davidia involucrata)的具體地理位置。威爾遜到達指定地點後,失望地發現那棵珙桐樹已經變成樹樁;但他並沒有放棄採集活動,他很幸運地在其它地點找到了大量的珙桐樹,並拍攝了很多的照片;他給英國維奇(苗圃)公司郵寄了大量的樹種,這些種子完全能夠滿足該樹種在英國繁育的需要。1902年,威爾遜完成採集任務後順利返回英格蘭。
  • 1903-1905年中國的“綠絨蒿”之行
1903年,英國維奇(苗圃)公司再次派遣歐內斯特·亨利·威爾遜前往中國,尋找一種漂亮的全緣葉綠絨蒿Meconopsis integrifolia),這次中國植物考察活動歷時2年半,行程達到約3200公里。在華植物考察過程中,他記載了大量的中國植物信息,拍攝了很多的植物照片,後來他在此基礎上完成《威爾遜植物志》;令人遺憾的是,這種珍貴的中國植物並沒有在歐洲和美洲種植成功。1905年3月,他返回到英格蘭。
  • 1907-1909年中國的鄂西之行
1907年1月,美國哈佛大學阿諾德樹木園聘請歐內斯特·亨利·威爾遜作為植物獵人,前往中國採集有育種價值的珍稀樹種和花草灌木。他這次來中國開展植物採集活動的主要範圍是在湖北西部(即鄂西山區),他在考察活動過程中採集到一批野生白皮松樣本,對於阿諾德樹木園來說,這個採集成果意義非凡,他第3次中國之行的採集成果頗豐。直至1909年9月,他才返回阿諾德樹木園。
  • 1910年“遺憾終生”的中國西部之行
1910年,歐內斯特·亨利·威爾遜第4次來到中國,這次植物考察活動仍然是為阿諾德樹木園採集植物樣本。他前往中國西部的山區,尤其是湖北與四川的交界地區,他採集到數量眾多的珍稀植物樣本,例如:各種類型的百合花。但使他終生遺憾的是,在四川的考察活動過程中遭遇了山體滑坡,一條腿被山上的落石擊中,傷情非常嚴重,面臨著截肢的危險;他被迫放棄預定工作計畫,輾轉回到美國醫治腿傷,經過數周的精心治療才得以康復,令人遺憾的是落下了終身殘疾。儘管歐內斯特·亨利·威爾遜遭此飛來橫禍,他仍然將數百個帝王百合鱗莖帶回美國,這種百合是他海外引種作物中最有名氣、最受歡迎的植物品種;至今,數以百萬株的百合花仍在美洲和歐洲種植,他的名字與這些植物永久載入史冊。
歐內斯特·亨利·威爾遜
遭遇山體滑坡

朝日之行

1914年,與妻子和女兒Muriel Primrose一起穿越日本。威爾遜研究了栽培植物,包括日本櫻桃;收集針葉樹和紅豆杉;第一次看到庫魯梅的矮杜鵑花。
1917年,再次與家人一起進行了最後一次實地考察,這次是前往日本和韓國,並於1919年返回。在日本,威爾遜收集了以前在庫魯梅看到的矮杜鵑花。在韓國,他會見了日本政府植物學家T.Nakai博士,並在鑽石山進行了採集。在中國台灣(當時稱為“福爾摩沙”),他研究森林,獲得種子和活針葉樹,特別是稀有的台灣杉Taiwania cryptomerioides)。

個人生活

與妻子育有一女兒Muriel Primrose。
歐內斯特·亨利·威爾遜
歐內斯特·亨利·威爾遜全家福

個人作品

著作

出版一部遊記敘事形式的著作《一個博物學家在華西》,1929年在美國再版時被易名為《中國——園林之母》。
歐內斯特·亨利·威爾遜
作品《中國——園林之母》
著作一覽表
中文名
英文名
出版信息
《中國西部植物》
Vegetatlon in western China
London:Printed for thesubscribers, 1912
《一個博物學家在華西》
Naturalist in Western China
Methuen & Co. Ltd, 1913
《日本針葉樹與紫杉》
Conifers and taxads of Japan
Cambridge,Univer-sity Press, 1916
《貴族的花園》
Aristocrats of the gtuden
Doubleday,Page&Company, 1917
《樹木的傳奇故事》
Romance of our trees
The Ginkgo. Garden Maga-zme ,30, 1919
《美國最好的花園—阿諾德樹木園》
America is greatest garden the Arnold Arboretum
Boston:Mass The Stratford Company, 1925
《東亞百合》
Lilies of eastern Asia, Lilies of eastern Asia,
London: Dulau & company, Ltd., 1925
《植物獵尋》
Plant huntmg
Boston, Mass., The Stratford Company, 1927
《更好的貴族的花園》
More anstocrats of the garden
Boston, Mass., The Stratford Company, 1928
《中國——園林之母》
China, mother of gardens
Boston, Mass., Stratford Company, 1929
《貴族樹種》
Aristocrats of the trees
Boston, Mass., Stratford Company, 1930
《如果我來建花園》
If I Were to Make a Garden
Boston, Mass., Stratford Company, 1931
《我的中國筆記》
My Chinese Note-book,(manuscript)
/

照片

1907年至1922年期間,威爾遜在東亞拍攝照片2488張,其中分別在125宜昌拍攝照片142張、長陽108張、興山61張。

主要貢獻

威爾遜在華採集成果主要體現在珍稀樹種、草本植物和灌木品種,主要活動區域包括華中地區和中國西部地區,華北地區並未涉及;在植物考察活動過程中,他也採集了一些中國作物樣本,但總體數量不是很多。威爾遜開展作物引種活動的時間主要集中在1908-1909年,作物樣本採集區域集中在四川與湖北兩省,具體情況如表1。
歐內斯特·亨利·威爾遜
表1
1899年,威爾遜首先將中華獼猴桃引種到英、美等國家,後來經過紐西蘭種植繁育推廣到世界各國。這種作物又稱作羊桃,原產於中國湖北,屬於野生藤本果樹,果實具有極高的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威爾遜在華工作期間,曾經對獼猴桃作物進行描述:“獼猴桃果實呈卵形或球狀,1~2.5英寸(2.5~6.3厘米)長,1~1.25英寸寬,果皮膜質、黃褐色、覆蓋一層絨毛,果肉綠色、口感好、類似鵝莓、有非常獨特的味道,果肉可以製成品質極佳的果醬和沙司”。1903年,他在四川採集到野生核桃樹(Juglans Cathayensis)樣本,具體數量不詳,這種核桃樹有典型的大葉子,黑色的果實結在樹幹末端,哈佛大學阿諾德樹木園正在進行種植試驗,但從目前的種植效果來看,果樹並不是十分耐寒。
1908年,威爾遜在湖北採集到豆梨樹種子(pyrus calleryana)樣本,這種梨樹果實很小,在阿諾德樹木園作為嫁接砧木進行試驗種植,已經證明,梨樹對火疫病具有很強的免疫力。在四川採集到2個油菜樣本,10月份送到美國農業部。10~11月,在四川採集到2個大麥樣本和4個小麥樣本。
1909年,威爾遜在海拔6500~11000英尺(1981~3352米)的川西和川東南地區採集到2個燕麥樣本和1個蕎麥樣本(p.3.);在海拔11000~13000英尺(3352~3962米)的川西和川西北地區採集到2個大麥樣本,這些麥作相對於其他品種而言,能夠在更高海拔的地區種植;在海拔8000~11000英尺(2438~3352米)的川西地區採集到1個小麥樣本,這些麥類作物樣本郵寄到美國農業部後,由美國植物產業局糧食調查辦公室分配到各州育種站進行育種栽培實驗。同年,他在四川給美國農業部郵寄1個野生草莓樣本(p.3.),紅色的果實,味道非常好,作物生長在海拔8000~14000英尺(2438~4267米)。
1910年,威爾遜在四川採集到1個光核的桃樹(Prunus Mira)插條樣本,果樹長的很高,尖葉子,小果實,果皮多絨毛,果核小而光滑;他附加描述:“我認為這是考察活動中最重要的發現,新桃樹正在進行試驗栽培,它與碧桃(Prunus persica)品種進行交叉育種,完全有可能培育出全新的桃樹品種。”此外,威爾遜還在湖北宜昌採集到一批真正的野生柿樹種子,他認為,這種柿樹嫁接砧木比種植品種或半種植品種更有前途。採集樣本顯示:野生柿樹的生長習性、葉子特性與種植柿樹十分相似,主要差別在於野生品種果實更小,形狀類似橡子,長度也不超過1英寸(2.5厘米)。這些野生柿樹種子是由Father Cooper轉寄過來,是他在湖北山區的一次短途旅行中採集到的。

獲獎記錄

英美等國家為了表彰威爾遜在植物學領域所做出的突出貢獻,授予他多項榮譽獎章,包括英國皇家園藝協會的維多利亞獎章、維奇紀念獎章、麻薩諸塞州園藝協會的喬治·羅伯特白獎章與百年紀念金獎章,此外,還有紐約園藝協會獎章、喬弗里·西萊爾金獎章、杜鵑花協會獎盃等。威爾遜當選為美國文理科學院成員,被授予美國哈佛大學榮譽碩士學位、康乃狄克州哈特福德三一學院科學博士學位。在威爾遜採集的植物樣本中,超過100種植物被英國皇家園藝協會授予一級證書或榮譽獎章;英美等國的植物學家為了表彰他的傑出貢獻,很多國外引進的植物以他的名字來命名,將近60種中國植物命名中含有威爾遜的名字。
榮譽一覽表
序號
榮譽
1
維奇紀念獎章(The Veitch Memorial Medal)
2
1912年獲得倫敦皇家園藝學會(Royal Horticultural Society of London)維多利亞榮譽獎章(Victoria Medal of Honour)
3
美國麻薩諸塞州園藝協會( Massachusetts Horticultural Society)的喬治·羅伯特·懷特紀念獎章(George Robert White Memorial Medal)
4
美國人文與科學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研究員
5
美國哈佛大學( Harvard University)榮譽文學碩士學位
6
美國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自然科學博士
7
威爾遜引種100多種植物,為此他獲得了倫敦皇家園藝學會頒發的一級證書、優異獎
8
有60種中國植物以威爾遜的名字命名
9
1916年至1917年,哈佛大學阿諾德樹木園園長查爾斯·斯普拉格·薩金特將威爾遜採集和引種的部分植物編輯為《威爾遜植物志》
10
在威爾遜的家鄉奇平坎普登建立了歐內斯特·亨利·威爾遜花園(The Ernest Wilson Memorial Garden)
11
2010年5月,伯明罕市政協會(Bir-mingham Civic Society)將一塊藍牌(blueplaque)懸掛在伯明罕植物園,以示紀念園藝家、植物學家和植物獵人威爾遜於1893年至1897年曾經在這裡接受過培訓。

人物評價

中國已故園林學家、園藝教育家、花卉專家,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教授、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陳俊愉(1917-2012)先生認為:為了主持組織全譯威氏這位正直而友好的、熱愛自然和植物的、對中國不存歧視之心的世界級植物學家的巨著,我又把他的“自序”重譯了一次,我的感受是多方面的:第一,威氏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威爾遜這類人物,在當時和現在都是值得稱道的。第二,通過他長期的採集、觀察和深入的研究與感受,威氏對世界的最大貢獻,是他自己在序言中所稱:“讓1000種以上全新植物在歐美園林中套用、紮根。”這是實實在在的奉獻,更是不折不撓精神和必勝信念的當然結果。第三,我們現在需要威氏這樣的人及其工作精神,是威爾遜發現並命名了我們這個“園林之母”和“花卉王國”。
1913年,哈佛大學阿諾德樹木園園長薩金特在《威爾遜植物志》的序言中寫道:“可以有把握地說,幾乎沒有遠征者能發現如此多的新植物。當然,也沒有人引入如此稀有的木本植物和有價值的植物進行栽培。
美國密蘇里植物園園長、美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彼得·雷文(Peter H.Raven)教授對威爾遜評價說:“不知疲倦的性格和對工作的熱情,使他成為終身最受尊敬的植物採集家之一……除了為園藝界從中國帶回大量的野生植物這一偉大壯舉之外,尤其值得關注的是,他還拍攝了一系列非常精彩的照片。這些照片生動地展現了他深深熱愛的這些地區的自然景觀和人文風光,反映了他考察期間與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人民建立的密切關係。”
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印開蒲:威爾遜的一生及其工作成就,不僅在當時極大地促進了西方對中國的了解,增強了中西方科學和文化的交,還對今天我們研究中國西部地區的近代歷史、民族文化、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環境變遷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後世影響

在中國考察期間,威爾遜經常隨身攜帶大量的工作設備,主要原因是他的考察隊大部分時間都遠離內陸地區;照相機是他的主要設備,無論走到哪裡,只要他認為對歐洲和美洲植物學發展有用的植物,都會被完整地拍攝下來,一些珍貴的照片至今都是獨一無二的,至今仍然保存在哈佛大學阿諾德樹木園。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威爾遜是一位優秀的攝影家,拍攝的很多照片具有園藝學和生物學價值,後來這些照片套用在他的個人著作中,極大地提高了書籍的收藏價值。後來,威爾遜在這些資料的基礎上撰寫完成《威爾遜華西植物志》,這部著作成為西方植物學家和愛好者了解中國植物資源歷史與現狀的一個視窗。
中國西部地區山地非常多,長江穿過山脈一路向東流去,華中和西部地區的植物區系十分豐富,甚至可以說是植物天堂;正是由於這種原因,威爾遜先後在中國工作11年,採集到65000個植物樣本,給歐洲各國郵寄1500多種新植物。他多次在美國波士頓麻薩諸塞園藝學會演講,提到自己在中國工作期間遇到的艱難險阻,以及如何克服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他曾多次率領考察隊到達植物生長的極限海拔高度,即海拔16500英尺(5029米)山區,在那裡採集到報春花和總狀綠絨蒿等植物樣本,這個海拔高度以上就是終年的積雪。
在野外考察活動的過程中,他隨時面臨各種危險或不確定性因素。威爾遜前3次中國之行一般都是沿著長江開展考察活動,儘管他僱傭了技藝很高的船工,但隨時可能有翻船落入長江的危險。他在第4次來華開展植物考察的過程中,被迫選擇了陸地線路,首先取道湖北的西北部進入四川,然後向西到達成都,此前這個線路從沒有人嘗試過。綿延不斷的山巒使旅途看起來枯燥無味、毫無盡頭,但豐富的植物區系又使他樂在其中而不能自拔,敬業精神促使他不知疲倦地一路向西行進,威爾遜的植物採集精神與研究成果始終是西方植物學界效仿和學習的典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