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介
歐人監獄是民間百姓的叫法。德國出兵侵占
青島之後,於1900年在常州路25號修築了這座監獄。由於,當時德國人在青島修築了“兩大監獄”,青島市李村的關押中國人,這裡的關押外籍人,所以被人稱做歐人監獄。今日的“歐人監獄”已經沒有了往年的破爛不堪,曾經嚴重風化的牆面已經過處理,但又沒有那種煥然一新的感覺,處處都流露著歷史的痕跡。高高的崗樓和圍牆,以及圍牆上密布的高壓電線,都增添了監獄的森嚴。
監獄舊址是一片以古堡式建築為主體的極具特色的建築群,北面是獄警的房間,南面是監室。通過一道鐵門走進古堡,是獄警的值班房高約4米,而犯人的監房是2米多高,通過房間的高度來體現地位。這裡安置用矽膠製作的德國獄警,再現他們押送犯人的場景。
建築結構
沿著塔樓里47級旋轉式扶梯上樓,低頭往下看,樓梯呈現出螺形,而且樓梯底部全是懸空的,只有一側插在牆壁上,百年前的建築技術有時候真讓人嘆服。監區里,銹跡斑駁的監室門上有三處可以打開,一是探視用的小孔,一是遞送食物的矩形視窗,一個交談視窗。門上安有鐵鏈鎖、插銷鎖、暗鎖一共5道,鐵鏈根根都有大拇指粗細設計精密,環環相扣。每個監室都配備了壁爐,爐身上德國式精緻花紋。
有的牢房配備了高科技的投影設備,從聲、光、電多重角度再現當時獄中的犯人的囚禁情景:犯人的咳嗽聲、呻吟聲,呼嘯的北風,囚室中鋪蓋上的大片血跡,和監獄中的藍色背景光,這一切完美結合都讓人毛骨悚然。地下室是歐人監獄的水牢,建於日占時期。隔著一層鐵絲網向里看去,牆面血跡斑斑,水牢里透著陰森氣息伴有水從房頂滴下來的回音。水牢地面低於門外約半米,裡面的積水深及腰際。牢房頂端安有鐵環等鐐銬,用以固定犯人。
建築歷史
在青島,要找一個和德國殖民管理聯繫最密切的建築,常州路25號的原歐人監獄無疑適合。就是這個“在實施懲罰的過程中”,連“種族隔離也被想到了”的監獄和與它連帶的司法系 統,曾經引起了孫中山的注意。作為中國人事務專員,在1897年12月至1909年1月的青島開發過程中發揮有重要智囊作用的單維廉曾強調,殖民地中的所有設施,警察局和監獄、植樹造林和地面綠化、學校、法律訴訟、鐵路及其附設工廠、供水、街道的鋪設和保養、造船廠和船塢、排水系統,所有這一切,都具有樹立模範和榜樣的考慮。他認為,這是一個出發點。因為,包括歐洲人監獄在內,整個殖民地的設施,到處都充斥著對中國人施加積極影響的思想。而後來我們發現,孫中山關注青島的核心,也恰恰在這裡。
這間專門羈押歐洲犯人的監獄,是德國管理當局在青島建造的司法建築物中最早完成的一棟。它如同一個最容易檢索的標誌,構成了一個不斷調整的殖民地司法系統中間的重要環節。從可以蒐集到的史料上看,它建成的時間,要明顯早於青島的帝國法院以及警察公署和地方法庭。在它建成後的好多年裡,它的所有者帝國法院,一直在附近的原清軍總兵衙門臨時辦公。
投入使用
判斷監獄大樓建成的時間,實質上並不困難。據殖民政府備忘錄1899至1900年度的記載,城區的設施在這個記錄年度內已經有了很大的進展,新的政府學校在動工改造,監獄樓則已完工。依照慣例,這份呈報給柏林的年度報告完成的時間,應該最晚不遲於10月份。與此同時,1900年11月19日出版的《倫敦和中國電訊增刊》,也在一篇很長的介紹青島的報導中,提到了監獄大樓的建築情形。該報記者8月份從採訪地發出的目擊訊息說,包括塔樓等,青島已建起了一座新的壯觀的監獄。從上面的記載基本可以斷定,監獄大樓的出現,應該在1900年8月之前。而更清晰地進入記錄的,則是這個大樓執行使命的時間。1900年11月1日,歐洲人監獄開始投入使用。
修建用途
歐人監獄始建於1900年,由侵華德軍建造,當時主要用來關押歐洲犯人。或者應該理解成用來關押非中國籍犯人,因為中國籍犯人當時被關押在李村監獄。這裡曾經發生過日本船員自殺 事件。當時,幾個日本船員酒後發生毆鬥,一名肇事者被羈押於此。第二天,看守發現犯人在獄舍中自殺身亡。
另外,一些違法亂紀的德國軍人也被關押在這裡,不過數量並不多。一戰時期最多的時候,德軍在青不過幾千人而已,而且犯罪率也不高。因此,一戰時期,這裡的獄舍都是單人羈押,地面由水泥建造,舍內安裝有壁爐,犯人有可以休息的床。
建造初期,德國人把地下室作為儲藏雜物的地方。1938年,日軍侵占青島,歐人監獄落到日本人的手裡,並一直延用至1945年日本投降。7年裡,殘害了無法統計的抗日誌士和無辜百姓。這裡後來被日本人改建成水牢,牢頂有扣鎖雙手的吊環,很多抗日誌士就這樣被吊在水裡,手段之殘暴由此可見。
建築標識
天后宮東側的監獄建設時,已被命名為威廉皇帝海岸的今太平路一帶,尚未進入大規模的開發,德國管理當局僅在原清軍首領章高元的總兵衙門後,建起了一個臨時性的郵政代理處,以便於數百名占領軍士兵和最早到來的一批商人們的通信。實質上,這一後來成為歐人區行政邊緣區域的青島山澗河入海口附近,原為華人集中區,圍繞總兵衙門已形成小規模的市鎮中心,但隨著歐人監獄的建成,這一傳統格局被改變了。依照1898年9月2日首次在德國國內公開的青島城市規劃,這裡將以這棟監獄建築為標誌,將新城市的行政、商業和住宅區域與更東邊的休閒區域區分開。而在監獄建成的同時甚或是更早些時候,使用瑞典木材預製的總督早期私邸,已在規劃的休閒區建成了。隨後,那裡又分別建造了總督副官和膠海關稅務司阿里文、中國人事務專員單維廉的住宅。
在專門羈押被判徒刑或違警受拘禁處罰的歐洲籍人犯的監獄建成同年,青島巡捕局也對今湖北路29號原清軍海灘營房進行了改造,用作巡捕局看守所和臨時監獄,羈押華籍人犯,在當時稱華人監獄。隨後,在1904年至1905年11月間,政府的建築管理部門在華人監獄附近建造了一個宏偉的警察公署和地方法庭大樓。
建築特點
不論是和始建於1879年的漢堡郊區重刑犯監獄,還是和後來的德國青島帝國法院以及警察公署和地方法庭大樓進行比較,歐人監獄都是一座規模不大的建築物。兩層的監獄大樓設計時看上去目的明確。匆忙完成的建築用磚砌外牆,僅在主體的邊角和窗戶的頂端賦予簡單的裝飾,以免得使整個建築顯得過於簡陋和沉重。兩層樓房之間的外牆上,被飾凸起的裝飾線條,環繞整棟建築。邊飾、窗飾和水平牆飾,這就是我們看到的整個建築外觀最“煩瑣”的部分了。
與主體相連線的圓形塔樓,是這個監獄建築最具有識別性的地方。由於塔樓設定在建築的一端,這使建築的重心明顯地向這一方向傾斜。儘管人們相信這個塔樓對監獄有實際的作用,但這一設計依然像是為了打破建築的對稱格局而加上去的,顯得有些生硬和比例失調。塔樓有規律地交錯開有若干小型窗洞,內有47級螺旋樓梯,上覆坡度很大的尖頂,頂蓋與塔樓上部中間飾有磚砌裝飾。不論是為了打破對稱或者僅僅是出於習慣,歐人監獄的塔樓都是個具有鮮明象徵意味的標誌。在新城市東部的海岸上,這個塔樓如同一個嘹亮的法律旗幟,不加掩飾地傳遞出了關於殖民地秩序的信息。沿著螺旋樓梯進入到塔樓,整個青島前海可以一覽無餘。
建築風格
大樓的設計者為了使監獄建築與周邊的中式天后宮及總兵衙門相協調,戲劇性地在屋頂的飛檐上引入了上翹式閩南民居形式,使大樓平添了一絲溫暖的情趣。遺憾的是,這是一幕看不見高潮的營建戲劇,當人們試圖在這個軌道上尋找更多的樣本時,卻發現,線索中斷了。試圖與東方文化交融的努力,隨後就在德國設計師建造的大量城市建築中,消失了。青島城市建築的精神方向,完全進入到德國流行文化的氛圍之中,難以看見偏差。究其原因,似乎不難找到解釋,一是設計師數量的增加和建築工程的繁多,使設計者無暇再去尋找這種和陌生的本土符號的聯繫;再者就是隨著統治的穩定,使德意志精神難以阻擋的成為了青島建築文化的主流。
從現存的照片資料上可以看出,建成時的歐人監獄還沒有圍以高牆,僅建有低矮的護欄。看上去像一棟德國鄉間的大磨房。然而,這間磨坊里存的卻不是穀物,而是些對帝國法律時有不敬的旅者。1900至1901年度的政府備忘錄有記載說,監獄還建築有一特別通到海里的臨時下水道,而法院的下水道,也與它相通。
建築體系
德國在青島的司法構造,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運轉體系。根據一份政府文獻的記載,從1900年1月1日起,新制定的德國法律,已經大部分在青島生效。而對於那些涉及到在青島當地有自主性,但在處理時又必須考慮到德國法律有關規定的地區性法規,比如地產登記方面的法律,則面臨著做一些更改的工作。德國在青島的帝國法院,最早由一名帝國法官和數名非專職的陪審員組成,後來,法院的組織結構則更趨複雜和完善。在1900年的年中,海軍方面已經與德國各州的司法管理部門達成了一項協定,以方便青島法院與德國本土法院之間的業務溝通。但實際上,德國在青島的司法系統,一直在試圖適應不斷變化的需要,比如在1913年時,青島商會就曾經向德國議會提出過一份呈文,希望在漢堡而不是柏林建立一個殖民地最高法院。
歷史評價
監獄建成前,天后宮和總兵衙門是海灣東部最為觸目的兩個建築群,但監獄樓的出現,則打破了這一穩定的布局。與樓體相連的塔樓的尖頂銳利地刺向天空,迅速使其成為城區東部的新標誌。然而,在1900年的夏天,《倫敦和中國電訊增刊》的記者對監獄大樓的選址表現出了困惑,在那篇《重遊遠東:膠州》的報導中,他對這個“壯觀的監獄”毫不避諱地批評說:“它設在這座城市看起來怎么都不和諧,而應設在一個更隔離的地方,無論從何種觀點看,這都更可取”。他認為,其實有很多合適的地方可用。
在警察公署和地方法庭建設的同時,1904年,李村華人監獄建成啟用,被判拘留3個月以上的華人刑事犯在此執行,原警察局看守所遂成為專門羈押違警人和未決刑事犯的場所。1907年,警察局看守所在原址建成啟用。
1912年的青島之行,使得孫中山對德國在青島的“成效卓著”的社會管理表示出了濃厚的興趣。孫被紀律化社會的技術和潛力所吸引。在青島的學校、野戰醫院、監獄和法院中,孫中山看到了一種可能通過的馴化機制。來自德國學者的一些研究得到的結論是,教育學、包括監獄在內的法律和醫學,對於孫中山來說主要不是什麼啟蒙工具,而是馴化和操縱平民為國家效力的工具。在這個意義上,殖民地青島已經真正成了一個可供觀察的切面,經過它的現代馴化技術,可以與中國的現代化結合起來。在1912年,後者顯然是共和制度的締造者所關心的。在以後的90年間,孫中山對青島監獄的觀點和看法,被禁止了。沒有人知道,在1912年的時候,這個眼光遠大的革命者,卻同時是殖民司法和社會管理機制的一個讚揚者。
隔離使命
1914年日本取代德國侵占青島後,將原歐人監獄改稱日本青島守備軍司令部囚禁場,用於關押等待審判和已被判處較短刑期的人犯,重刑犯人則關押在李村監獄。
在1914至1922年的8年中,日本守備軍司令部沒有對監獄進行過擴建或改建。
1922年12月10日,中國政府收回青島主權,青島監獄由
膠澳地方檢察廳接管,改為地方檢察廳看守所。之後又改為青島地方法院看守所。
1925年7月,職業革命者李慰農和報人胡信之被張宗昌逮捕,就曾關押在這裡。
1920年代和1930年代,看守所多次擴建,在原歐人監獄東側建設了四座二層樓的監房、一座監獄工廠以及辦公室等,四周建起高牆,大院內建有多重內院,形成了擁有五座監房及辦公樓、看守室、監獄工場、職員宿舍等多棟建築物的較大規模的監獄。五座監獄樓房分別被命名為仁字號、義字號、禮字號、智字號和信字號。新建築保持了原有的建築風格,但同時強化了監獄符號,給人以更加森嚴和封閉的感覺。
1938年1月,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島後,再次將青島看守所設為日本海軍囚禁場。
1939年1月偽青島特別市公署成立後,日本海軍將看守所的大部分監房移交給偽青島地方法院,恢復稱青島地方法院看守所。但仍將仁字號大樓即原歐人監獄獨立管理,繼續稱青島日本海軍囚禁場。
1945年日本投降後,這個延續使用的監獄仍稱為青島地方法院看守所。
1949年夏天后改稱青島市公安局看守所,1990年代中期搬遷停用。至此,這裡完成了作為監獄的使命。
歷史價值
常州路25號的歐人監獄,僅僅是青島殖民史和城市開拓史上可以作為標誌記憶的文化遺存之一。100年間,它見證了種族隔離,也見證了這種隔離的最終消亡。與此同時,它也為新的公平和公正的城市文明,奠定了基礎。在不停止的司法文化衝突和調和中,城市成長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