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亞歷史文化文庫·路途漫漫絲貂情:明清東北亞絲綢之路研究

歐亞歷史文化文庫·路途漫漫絲貂情:明清東北亞絲綢之路研究

《歐亞歷史文化文庫·路途漫漫絲貂情:明清東北亞絲綢之路研究》主要介紹了東北亞絲綢之路的走向及發展變遷。明清時期,黑龍江流域下游及庫頁島地區的費雅喀。庫頁等少數民族,定期以貂皮等土特產向中央政府進行朝貢,中央政府則以財務等對其進行賞賜。各族邊民將朝貢後受賞得到的蟒袍、綢緞等物品,與庫頁島地區土著,特別是北海道蝦夷人交易,形成山丹貿易。明清政府頒發給黑龍江流域少數民族的蟒袍、錦緞等絲織品進入北海道成為“蝦夷錦”,進而形成了獨特的蝦夷錦文化現象。

基本介紹

  • 書名:歐亞歷史文化文庫•路途漫漫絲貂情:明清東北亞絲綢之路研究
  • 出版社:蘭州大學出版社
  • 頁數:299頁
  • 開本:16
  • 定價:62.00
  • 作者:陳鵬
  • 出版日期:2011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311036645, 731103664X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

內容簡介

《歐亞歷史文化文庫·路途漫漫絲貂情:明清東北亞絲綢之路研究》由蘭州大學出版社出版。

圖書目錄

1緒論
1.1概念界定及東北亞絲綢之路研究現狀
1.2明清時期東北皿邊疆地區民族概況
2明代東北亞絲綢之路的走向及發展變遷
2.1奴兒千都司境內交通驛道的設立
2.2絲路交通沿線上的城鎮營建與發展
2.3明代東北流人對東北亞絲綢之路的貢獻
2.4奴幾千都司屬下衛所女真人等與漢族民眾的密切關係
3清代東北亞絲綢之路的走向及發展變遷
3.1清代東北亞絲綢之路
3.2曹廷傑考察東北亞絲綢之路
3.3絲綢之路的社會功能
4明清政府在東北邊疆地區實行的各項制度
4.1明清政府對東北地區實行的管理制度
4.2邊民姓長制度
4.3聯姻結親制度
4.4貢貂賞烏林制度
5明清兩代絲綢之路沿途的貿易盛況
5.1少數民族與官府的貢賞關係與貢賞貿易
5.2少數民族與漢蒙滿等族商人之間的貿易
5.3少數民族間的貿易
6絲綢之路的民族關係與國家關係
6.1後金時期的貿易活動
6.2明清政府與朝鮮的邊境貿易
6.3清政府與日本的山丹貿易
6.4清政府與俄國的邊境貿易
7東北亞絲綢之路與蝦夷錦文化
7.1明代服飾遠輸北海道
7.2清代服飾遠傳東土
7.3日本“蝦夷錦”來源於中國的史實
7.4“蝦夷錦”與“蝦夷錦文化”現象
參考文獻
後記
索引

文摘

著作權頁:



插圖:



2.1.5明代“納丹府東北陸路”冰川絲綢古道
2.1.5.1通往眼春等地的“納丹府東北陸路”冰川絲綢古道
眼春,又稱作顏春、岩杵、鄢朱、延楚,即今俄羅斯境內波謝特灣北岸的岩杵河鎮。通往眼春等地的“納丹府東北陸路”這條東北亞絲綢之路,由“絲關”開原出發,先是同“開原東陸路至朝鮮後門”走同一段路程。到了納丹府(今吉林省樺甸蘇密城)後,便分道而向東北行,經那木刺等7站到達終點站毛憐站。
第1站,那木刺站。那木刺即今那木窩集,在今厄黑木驛東10里,拉筏驛(今拉法站)西80里處。
第2站,善出站。即今色出窩集,在拉筏驛東100里,俄莫賀索落驛西10里。
第3站,阿速納合站。位置不詳。
第4站,潭州站。當在今吉林省敦化附近。
第5站,古州站。當在今牡丹江西岸。古州始建於遼代,金、元、明沿用。
第6站,舊開原站。舊開原即東開原,又稱巨陽城、開陽城。明初為避帝諱(朱元璋之“元”)改“開元”為“開原”,後來為了區別最初的開元(東夏的開元)和西遷後的開元,就把西遷前的開元稱為舊開原、東開原。開元即舊開原在哪裡?根據中國及朝鮮文獻記載,應在朝鮮東北面,距圖們江下游不遠的琿春河流域,這裡是明初建州衛所在地。明初永樂朝建置建州衛前後,曾多次派遣使者奉敕諭,經朝鮮東北面舊開原、毛憐等地招諭女真各部。而王綿厚、李健才先生在《東北古代交通》一書中認為,舊開原即開元在今綏芬河流域的雙城子南面的山城。
第7站,毛憐站。是“納丹府東北陸路”的最後一站,初置距建州衛近,在今圖們江北的琿春河流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