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歌鳳台
- 地理位置:江蘇沛縣
- 得名原因:因漢高祖劉邦在此作“大風歌”而得名
歌鳳台,位於江蘇沛縣,因漢高祖劉邦在此作“大風歌”而得名。地理環境高祖十二年 (公元前196年)十月;淮南王英布謀反, 年逾花甲的劉邦親自率兵征討。英布受到致命打擊後倉惶出逃。劉邦取得勝利之後,歸途迂道故鄉,請來父老子弟...
《鳳台歌》是明代詩人陳用原創作的作品。作品原文 涼風起天際,遐思鳳凰台。憶昔神遊縱清賞,今披雲霧登臨來。嵯峨樓觀相隱映,嘯歌騁望心神開。於時仙人鳳台坐,酌我瀲灩流霞杯。酒酣吹簫興未已,招邀相與游蓬萊。鸞驂飄飄渡弱水,笙鶴玉節紛追陪。一從離群落塵世,碧山回首空崔嵬。花開葉落秋又曉,俯察品匯如...
《鳳台歌寄寶邑親舊》是詩人陳璉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 亭亭鳳凰台,屹立南海湄。相傳有神仙,騎鳳曾到之。翠旂羽葆紛雜遝(旂,民國本作“旗”。 ),鸞笙十二吹參差。魚龍起聽海波立,白鸐上下相追隨(鸐,民國本作“鶴”。 )。一從仙人去不返,幾番春草荒台基。秋風吹老紫竹實,夜月空掛梧桐枝。我時...
鳳台縣農廣校全稱安徽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鳳台縣分校,創辦於1981年。1992年縣編委《關於成立鳳台縣農業廣播電視學校的通知》(鳳編字[1992]29號),同意給縣農廣校定為副科級事業單位,核定編制3名。1998年縣政府為進一步將加強對農廣校的領導和管理,將其作為縣農委二級機構。鳳台縣農廣校始終堅持面向“三農”的辦學宗旨...
鳳台縣花鼓燈藝術職業中專學校成立於1998年,2009年7月升格為安徽省花鼓燈藝術中專學校,是我省唯一一所公辦花鼓燈藝術學校。學校位於縣政務新區,占地20餘畝,建築總面積近2萬平米。學校各項設施齊全,有國家級和省、市級非遺傳承人多人和一批優秀中青年教師擔任教學工作。辦學20多年來,已向全國各專業文藝演出團體...
鳳台人民廣播電台交通文藝廣播(Fengtai People's Broadcasting Station Traffic, Literature and Art Broadcasting),運用數位化傳輸、立體聲傳送播出,鳳城至高點大功率發射,無縫覆蓋鳳台城鄉,淮南、壽縣、穎上、蒙城、利辛、懷遠等周邊市(縣)均可清晰收聽。簡介 調頻88.7鳳台人民廣播電台交通文藝廣播 都市精神、...
鳳台縣夕陽紅娛樂協會 鳳台縣夕陽紅娛樂協會是2016年11月15日登記成立的社會團體。註冊地址 安徽省淮南市鳳台縣鳳台縣外貿倉庫。業務範圍 積極開展豫劇、推劇、革命歌曲以及文化文藝交流活動,加強與外界合作等。
《鳳台懷古》是明代詩人董紀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作品原文 鳳去名猶在,龍蟠勢莫過。好春三月最,遺恨六朝多。寂寞金蓮步,淒涼玉樹歌。對花須痛飲,感慨欲如何。作者簡介 董紀: 明松江府上海人,字良史,改字述夫。工詩。洪武中舉賢良方正,授江西按察使僉事,尋引疾歸,筑西郊草堂以居。有 《西郊笑端集》...
山口村(別名硤山口),歷史悠久,風景秀美,文化豐富,民風淳樸。安徽鳳台縣劉集鄉山口村位於淮河第一峽的西岸,西通穎鳳公路,南接東風湖,北至西淝河;兩面環水,水陸交通方便,禹王山屹立在全村中央地帶,文化遺產慰農亭和千年古樹——皂角樹座落在村東方,是一個風景秀麗,山水相間美麗的村莊。地理位置 硤山口...
鳳台涼月 《鳳台涼月》是明代詩人鄭質夫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作品原文 練江蕭灑淨環城,鳳去台空月自明。登覽每乘秋日霽,詠歌常揖晚風清。香消篆火添雲母,露濕琴書瀉水晶。歸客滿身花竹影,恍疑人世是蓬瀛。作者簡介 鄭質夫,增城人。明世宗嘉靖間人。事見清康熙《增城縣誌》卷一三。
沛縣漢城位於沛城中心,占地66公頃,由漢城公園、漢街、漢高祖原廟、歌風台等大型仿漢建築群組成。歌風台重檐飛閣,氣勢磅礴,再現了當年劉邦酒酣擊築歌吟“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壯觀情景。規模特點 沛縣漢城位於沛縣中心,總占地989畝,建築面積150000平方米。1995年5月8日奠基...
《和元遺山太山古句》是宋朝詩人王奕所作的一首詩。作品正文 我來拜爭魯,舟過歌鳳台。登嶧仰東蒙,自謂高矣哉。及登東山頂,天級真難階。河瀆走罅漏,嵪陵塌埏垓。己大物自小,夙學得所諧。聖賢分地步,高下隨其材。於道既有覺,沿崖剔碑苔。七十二君者,謬迷良可哀。王侯哄蟻穴,休王滋無涯。三...
由於這些民間歌舞大都是在元宵燈節進行活動,所以我們把它們統稱為“燈歌”。此外,還有一些載歌載舞的演唱形式,也編入了秧歌類,主要有河曲的“二人抬”、左權的“小花戲”與和順的“鳳台小戲”以及昔陽一帶的“拉花”等形式中仍在民間單獨以民歌形態廣為傳唱的部分,他們雖不叫秧歌,但在節日活動中,它們也...
在這五年間,鳳台花鼓表演藝術有了較大發展,傳統節目《小場》的舞蹈語彙逐漸豐富,表現力更強了。臘花去掉了“村子”(綁在腳上的道具),步法由過去碎小的“咯噎步、軟步”發展了“上山步、腳跟梗步”、“大起步”等大幅度的動作。服裝由原來寬邊大袖清代裝束改為時裝。花鼓歌《繡荷花》、《繡兜兜》、《...
《游鳳皇台委壘不稱不復和昔韻而戲作此歌》是明代詩人王世貞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 太白絕代才,曾歌鳳皇台。鳳皇雖逝台不改,太白千秋句猶在。高皇定鼎萬宇同,此台附之益豪雄,凌雲銅雀皆下風。及我游斯,培塿土堆。如一蚵蚾,偃臥蒼苔。三山二水不到眼,深谷高陵或有之。我笑鳳台非昔時,台亦笑余鳳德...
《橫吹曲》屬樂府歌曲名。 漢 張騫 通使 西域 ,得《摩訶兜勒》一曲, 李延年 更造新曲二十八解,作為軍中樂,馬上演奏。原為乘輿的武樂, 東漢 以給邊地將軍。 魏 晉 以後,二十八解已亡。此詩為江總才擬作。作品全文 簫聲鳳台曲,洞吹龍鐘管。鏜鎝漁陽摻,怨抑胡笳斷。注釋 鳳台:古台名。漢劉向《列...
在新昌有宋鳳台、老鳳台、張老鳳台、呂老鳳台、五老鳳台、錦鳳台、鳳舞台、日日新、日月明、越舞台、連升群玉、大三元、大通元、新大通元等班社。(俗稱新昌有十二副半調腔)從業人員達 197 人,光是新昌鏡屏下潘一村就有 26 人,正是:年終封箱,藝人返鄉,說聲做戲,即可開場。足見當時演出之盛況。調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