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歌會(四十八寨歌節)是以貴州省天柱縣為主,輻射帶動貴州錦屏、湖南靖州的侗族、苗族人民民眾聚眾集會玩山、唱歌、交友、戀愛的民族傳統節日,節日因較早流傳於貴州與湖南交界的四十八個侗族、苗族村寨而得名。
歌會(四十八寨歌節)節歷史悠久,經歷了古代部落首領時代至三國,兩晉的孕育發展期,至清雍正時期達到頂峰,明代至民國為成熟期,新中國成立後再興高潮,20世紀80年代後期逐步走向衰落,幾經興衰更迭,曲折發展。該歌節的發生、發展,因為沒有足夠的文獻或其他依據,不能輕率地妄下斷語。因此,對四十八寨歌節的歷史淵源,人們只能從流傳在當地的古歌記載中判定其發生、發展的歷史。流傳於四十八寨的歌場起源《流離歌》唱道:“當初古人楊武王,武王手內開歌場。武王留下這條路,如今才得這團齊。”《流離歌》還載有:“歌場聚會不是今朝才興起,自古留禮代代相傳到如今。前人留下花盤古,如今才得這般齊。青山緲緲前人修路後人走,河水悠悠前人架橋後人行。一年四季四大歌場有根古,歌場禮義不是今修是古留。”
民俗內容
歌會(四十八寨歌節)歌場眾多,歌曲內容、唱腔及種類豐富,包括四大區域四大唱腔。四大區域是:苗族聚居區、侗族聚居區、苗侗雜居區、清水江流域區;四大唱腔是:河邊調、高坡調、青山調、阿哩調。
歌會(四十八寨歌節)中較有名的是“四大歌場”,即中寨四方坡、竹林龍鳳山、茶亭四鄉所、靖州四鼓樓。四個歌場因年代久遠,場面隆重,歷史上統稱的“四大歌場”。經過歲月的洗禮、更替,到當下已衍生為天華山、四方坡、兩頭坳、龍鳳山、平芒、阿婆坳、岩灣、十八關乾田、石榴界﹑細草坪、麻陽、三門塘、溪口等歌場。每個歌場每年趕一次,時序依次為(農曆):三月初一天華山,三月初三石榴界,五月初五細草坪,五月十五兩頭坳,六月土王趕平芒,六月十五龍鳳山,七月十五趕麻陽,七月初七三門塘,七月十五阿婆坳,七月十五溪口場,七月二十趕岩灣,九月土皇十八人。集會主集中在每年的五、六、七三個月。
歌會(四十八寨歌節)主要內容為唱歌,其輔助樂器為木葉。木葉吹奏起來聲聲入耳,婉轉悠揚,傳情達意,是熱戀中的男女喜愛的“樂器”。而嗩吶,竹笛、鼓、鑼、鈸等同樣因演唱者的喜好也會成為歌節中的伴奏器樂。
文化特徵
歌會(四十八寨歌節)由於其特定的侗族、苗族及其雜居區域的人民,在長期的生存發展中,形成了習俗相同相近、語言相似的特點,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文化色彩;在長期的民族民歌交流活動中,四十八寨歌節因活動地點不同及不同唱腔,形成了河邊調、高坡調、青山調、阿哩調等;在四十八寨歌節中,雖然苗族講苗語,侗族講侗話,但在四十八寨,唱起歌來,卻一律只能用侗話唱,這是長期以來形成的演唱習慣,千年不變;在四十八寨的苗族地區,有四語共榮並存現象,形成了既講苗話,又講侗話,漢話的奇特現象;在演唱中,歌手對生產、生活中的客觀事物,採用擬聲、狀形、達意、傳情,描事等手法,隨機應變,巧妙穿插,沒有經過整理加工,直接演唱,純樸自然,形成了一種特有的簡約美和質樸美。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歌會(四十八寨歌節),在北部
侗族地區占有重要地位,是苗族、侗族文化的縮影,它是黔湘邊區的優秀民間文化,是民族古歌的遺存。其歌節的豐富內容及其傳承歷史,在中國各民族中實屬罕見,它體現了民族團結精神。四十八寨歌節,不僅對豐富和完善民族民間歌謠,而且對中國歌謠史的豐富和完善,都產生了一定的推動作用。由於四十八寨分布範圍廣,包括的村寨多,各村各寨均有在當地具有一定影響的歌手、歌師傳授歌曲。
傳承狀況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生態環境的改變,四十八寨歌節的傳承發展同樣存在著瀕危的狀況,主要原因有:歌節賴以生存、發展的社會基礎發生了變革,一些傳統民族節日日益淡化,歌節的主要活動陣地逐漸縮小,過去那種幾萬人參加歌節和演唱的場面不復再現。一些有名歌師因年事已高逐步退出歌場,有的相繼謝世,有些優秀歌謠難以得到傳承,而年輕的歌手在演唱水平上能獨樹一幟,享有威望卻較少。同時,隨著城市打工潮的興起,一些男女青年相繼外出打工,參加活動的青年愈來愈少,斷代現象已然出現。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天柱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獲得“歌會(四十八寨歌節)”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歌會(四十八寨歌節)項目保護單位天柱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2014年被貴州省評為“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竹寨歌場是竹林鎮轄區內的“七大歌場”之一,也是竹林鎮重點打造的示範歌場。
重要活動
2017年5月22日,湘黔四十八寨歌節”在貴州省錦屏縣舉辦。
2018年4月18日,正值農曆三月三,2018年湘黔四十八寨歌節在貴州省天柱縣坌處鎮平茫村舉行,靖州縣民宗文體旅遊廣電局受邀組織少數民族代表隊參加。
2019年,2019湘黔四十八寨民歌大賽暨“四十八寨趕歌場”在靖州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