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教授

欲望教授

《欲望教授》是美國猶太裔作家菲利普·羅斯於20世紀70年代創作的“欲望系列”小說之一。

這是一部書寫欲望的故事,敘述了一個年近中年的美國猶太裔文學教授—戴維·凱普什—-在經歷了兒時“愛出風頭”的虛榮歲月、少年對肉體的惜懂渴求、青年求學時期的縱情嘗試、中年的婚姻挫敗後,瘋狂而絕望地在一位幾乎完美的女人身上重燃對肉慾、情慾及生活的欲望。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欲望教授
  • 外文名稱:The Professor of Desire
  • 文學體裁:長篇小說
  • 作者:【美】菲利普·羅斯
  • 首版時間:1977年
  • 字數:143000
內容簡介,人物介紹,作品鑑賞,作品評價,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欲望教授》反映的是主人公“變形”之前的經歷和內心鬥爭,追溯了大衛·凱普什教授的半生經歷,著重描寫了他在慾海中的沉浮。凱普什大學期間獲得富布賴特訪學機會,前往英國研究亞瑟王傳奇和冰島傳奇文學,但歐洲的文學進修變成了情慾之旅。他認識了兩個瑞典女郎,終日沉迷在瘋狂的性愛遊戲之中,讓年輕人最狂野的性夢想變成了真實。他嚮往這樣的生活,卻又心存恐懼。他擔心縱慾尋歡將毀掉自己的前程,於是“逃”回美國,到史丹福大學繼續完成研究生學業。但他未能潛心修學,而是與迷人且浪漫的海倫熱戀、結婚。之後卻發現妻子沉湎於年輕時瘋狂戀情的記憶中難以自拔,婚姻以失敗告終。離異後,他獨居紐約,學術上漸漸取得了成就,後來他與美麗善良、通情達理的女教師克萊爾同居,找到了新生活的港灣。然而再一次面對婚姻時他退縮了,害怕自己的感情難以維持。小說結束時,凱普什仍迷失在對現狀的焦慮和對未來的恐懼之中。

人物介紹

大衛·凱普什
主人公大衛·凱普什一直受笛卡爾式困境的困惱。年輕時的凱普什追求放縱自我,把前往歐洲的文學進修之路變成了情慾之旅。他終日沉迷於與兩個瑞典女郎的性愛遊戲當中。這樣的生活雖是他一心嚮往的,但同時也令其深感心力交瘁,理性提醒自己如此的縱慾將毀掉自己的前程;後來,他獲得在大學任教的機會而且與心愛的女子步入婚姻,生活似乎得以回歸正途,然而,這時他卻猶疑不定,生怕自由被婚姻束縛,最終他又告別了婚姻,繼續自己的情慾之旅。

作品鑑賞

“欲望”是凱普什的敘述軸線,隨著自我敘述符號化的展開過程,甚至成為凱普什的敘述動力。在這個故事中,凱普什圍繞自我的種種“欲望”展開其敘述:兒時熱衷於舞台的表現欲;求學時在寂寞中萌發的對異性的肉慾;放蕩歲月以後渴求穩定感情生活的情慾;婚姻失敗後試圖恢復對往昔(感情、激情、生活及講台人生的)欲望的欲求而千帆過盡後努力恢復自兒時以來的那種“自以為是”的欲望與激情,則是貫穿凱普什後半部分敘述的核心軸線。對於凱普什而言,欲望是自我存在的必有狀態;具有神秘的、非理性的,甚至難以訴諸語言的宗教般的原始意義。
故事中,凱普什的敘述我和體驗我相重合的前後兩個部分,展現出截然不同的敘述風格。在對兒時和求學的回憶中,凱普什刻意將敘述認知水平保持在過去,無不透露出沉醉於其中的認同感。每次凱普什主動放棄一種欲望(放棄舞台模仿秀、放棄性伴侶波姬塔)時,他都沒有在自己的敘述中抹上失落或痛苦的色彩,而是迅速恢復激情與期待,開始尋覓下一種更深、更複雜的欲望體驗。然而,與海倫充滿期待卻最終失敗的婚姻,迫使凱普什意識到了感情的曇花一現和虛無、脆弱,並使他開始喪失欲望;以至於後來遇到完美的克萊爾後,凱普什即使極力複製欲望的體驗,仍被漸行漸遠的欲望折磨得幾近分裂和崩潰。令凱普什絕望的正是這種對欲望的必有狀態。敘述我與體驗我相重合的這部分敘述,充滿了凱普什的自我反思、叩問與疑惑。正是在如此這般為欲望津津樂道,甚至將自己曾有的“雄性”欲望視為藝術品一般地欣賞回味的同時,凱普什自反性地向讀者呈現出一個極具陰柔氣息的自我形象,掩藏不住在與他人的關係中,將自我客體化的真實欲望。
令人背離神旨、失去永樂世界的,正是對人極具誘惑力的“自我”;而凱普什恰恰把因這種抵制不住他者的誘惑而形成的欲望視為自我存在的痕跡與價值之所在。因此,欲望對於凱普什而言是受到引誘並任己被誘惑。凱普什很崇拜這種欲望,並賦予它使命般的意義。隨著敘述的展開,與其說是凱普什擔心的,是再也沒有一個能對自己形成誘惑力的他者,毋寧說是自己再也無法有“被吸引”的那種狀態。
欲望就像一個深不可測的黑洞,它會吸引人們飛蛾撲火般地投進去,卻難逃被吞噬的厄運;婚姻起初就像一道絢麗的彩虹,讓人們為之陶醉和憧憬,但很快就會顯露本色,或許陰雨綿綿,甚至變成狂風暴雨而讓人不堪承受其重。凱普什曾是欲望黑洞狂放的冒險者,卻碰得頭破血流,差點被吞噬。之後,他又看清了婚姻的本質,婚姻的本原狀態讓他覺得難以把握,左右為難。羅斯在對凱普什這個人物面對情愛與婚姻進退失據的刻畫與剖析是坦率犀利、毫不留情的,但卻開不出解決難題的藥方。因為,這是由情感、婚姻的複雜性和生活本身的複雜性所決定的,情感、婚姻以及生活本身有多複雜,小說對它們的表現和思考的複雜性便與之成正比,其廣度和深度無法預測。這是情感、婚姻和生活的魔力所在,也是小說的魔力所在。

作品評價

《欲望教授》屬於我們這個時代偉大的文學成就之列。
——《村聲》
小說《欲望教授》深刻且優雅……實乃大家手筆。
——《紐約時報書評》

作者簡介

菲利普·羅斯(Philip Roth),1933年出生在美國新澤西州的紐瓦克市,被認為是當代最傑出的美國猶太裔作家之一。羅斯以短篇小說《再見,哥倫布》崛起,在過去的十年間,他已贏得美國多個主要文學獎項,1998年更是憑藉《美國田園詩》一舉獲得美國普利茲文學獎,電影《人性污點》即由他2000年出版的同名暢銷小說改編,他也是近年來獲諾貝爾文學獎呼聲頗高的作家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