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天氣尺度系統

次天氣尺度系統

次天氣尺度系統(subsynoptic scale system)又稱"中間尺度天氣系統" 。是指水平尺度約為200 -2000km ,時間尺度為10 小時到1 天的天氣系統。大尺度環流條件提供了有利於暴雨發生的環境背景和巨觀物理條件,而每一次區域性暴雨過程則是和一定的天氣尺度次天氣尺度系統相聯繫。

中文名稱次天氣尺度系統
英文名稱subsynoptic scale system
定  義水平尺度約為200~2 000 km, 時間尺度為10小時到1天的天氣系統。
套用學科大氣科學(一級學科),天氣學(二級學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次天氣尺度系統
  • 外文名:subsynoptic scale system
  • 要素:水平尺度,時間尺度
釋義,典例分析,

釋義

次天氣尺度系統(subsynoptic scale system)又稱"中間尺度天氣系統" 。水平尺度約為200 -2000km ,時間尺度為10 小時到1 天的天氣系統。

典例分析

大尺度環流條件提供了有利於暴雨發生的環境背景和巨觀物理條件,而每一次區域性暴雨過程則是和一定的天氣尺度次天氣尺度系統相聯繫。區域性暴雨是在一定的環流形勢下發生的,環流形勢和天氣系統的配置,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區域暴雨發生的地區、時間和強度。
1 影響黑龍江省的天氣尺度和次天氣尺度系統有中緯度的西風帶系統,如蒙古低壓東北低壓和河套低壓等,也有低緯度北上的熱帶系統,如颱風。
2 梅雨期的天氣尺度和次天氣尺度系統主要為江淮切變線低渦,低槽等西風帶低值系統。
3 1977 年 7 月延河流域的次天氣尺度系統分析:1977 年7 月6 日延河流域出現了一場特大暴雨。其特點是:雨量大、來勢猛、範圍廣、時間長。造成山洪暴發,個別地區出現百年來未見的特大洪水。下面重點分析這次暴雨過程中次天氣尺度系統活動。
7 月4 日後半夜到6 日早晨,西起六盤山的隆德, 東到黃河邊的吳堡,南起四川的綿陽, 北至陝西的佳縣,在900 多公里長,100 多公里寬的地帶內部下了暴雨,秦嶺以北的暴雨帶內有兩個大於2 00 毫米的暴雨中心。安塞縣的招安公社總雨量為22 5 毫米,寧夏隆德縣鳳嶺公社總雨量為255毫米。延河暴雨是由兩場雨組成的,第一場是5日5 時到14 時;第二場由5 日23 時到6日5 時。暴雨開始前東亞環流形勢有明顯調整。表現為巴爾喀什湖冷低壓的南下和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北上,東亞沿海長波脊的建立。當巴爾喀什湖低壓減弱成冷槽東移到副熱帶高壓的西北側時,槽前偏南氣流地區出現了一個長達一千多公里的天氣尺度,呈長弧形雨帶。
天氣分析表明,這次暴雨位於西風糟前地面錮囚鋒上,和這個錮囚鋒相應的低層等壓面上有"人" 字形切變。說明這場大暴雨是在有利於將水的天氣尺度系統下產生的。但是,在幾百公里長的錮囚鋒上雨強分布很不均勻,內有幾個暴雨中心,雨團只在錮囚鋒的某些部位強烈發展。這些白天氣尺度影響系統難以完全解釋清楚。通過次天氣尺度分析發現雨帶中的降水分布(特別是暴雨中心和次天氣尺度系統有明顯關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