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二代

權二代

權二代,亦成為“官二代”,指因為血緣關係,從而優先獲得父輩權勢資源,或者是其它的有利資源的一代。概念上與“富二代”類似。含貶義,是現代中國道德水準不斷降低的產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權二代
  • 屬性:名詞
  • 類型:貶義詞
  • 拼音:quanerdai
權二代-產生原因,權二代-事例,“權二代”囂張的助力,二代迷思,明日香對碇真嗣的稱謂,

權二代-產生原因

中國有一個群體叫富二代,指的是先行爆富那部分人的後代,也就是靠吃遺產就可以活的很好的那部分人。而“權二代”,則是權利的次生品,從中國傳統看,看重仕途總還是脫不了封妻蔭子的封建觀念。其實,很多已開發國家似乎也難逃這樣個人主義的窠臼。
從社會靜力學角度看,“權二代”與“富二代”一樣,他只是因為血緣而優先享有父輩的社會資源,因此,其首要人格特徵就是:附生性。而從社會動力學角度看,“權二代”是社會權力結構失衡以及權力崇拜的結果。

權二代-事例

根據媒體的資料,2009年紹興一中參加航海模型加分測試的19名考生中,13名考生的家長分別是越城區副區長、市建行行長、市財政局副局長、市交警支隊科長、市教育局科長、紹興一中黨委書記、紹興一中分校黨委書記、紹興一中分校副校長、古越龍山股份公司董事、紹興汽運集團公司副總、昌安實驗學校校長等,其餘6名都是教師子女。
從新聞上看來,教育和權勢就像戀愛中的男女如膠似漆,形影不離,缺一不可。戀愛自由是中國憲法賦予的每個公民的權利,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干涉。權勢們很會享受自己的權利,在教育問題上也毫不含糊,就如對待戀愛。無論教育主動出擊,還是權勢拚命誘惑,總之最後都是兩廂情願,互惠互利。
職能部門很容易成為照顧政策的對象,因為他們更加了解政策的尺度和彈性,懂得如何在爭取政策的條件上下功夫,深諳政策實施的過程,當然最後按照公平的原則,還要牽帶上一些競爭者,運氣好的競爭者可能在較低的比例中走狗屎運。
職能部門的戀愛真正變成了各自領域的政策利益交換。老百姓民間的“說官官相護,一手遮天”似乎便是權二代的“寫照”。從上面的加分清單上可以看出:政府、銀行、財政、公安分別與教育聯姻,看看教育在下一代身上還真是個香餑餑,要是這些部門通力聯手,絕對能誕生出一個地方式土皇帝聯盟。

“權二代”囂張的助力

有錢人的戾氣來自於有金錢在背後撐腰,而有權者的戾氣自然來自於權力在其背後撐腰。另據媒體報導,最近南開大學07經濟學系的齊麟同學因懷疑本校同學盜用其IP位址,齊麟同學非常生氣。為證明其不是好惹的,齊麟同學在網上發帖“示威”。“哥不好欺負,哥有能力讓你家破人亡,不跟我講情面的人,我一般會很心狠手辣。”齊麟同學還炫耀了強大的背景:“我爸爸是濱海新區的黨委副××,不是隨隨便便的下崗職工攤大餅雞蛋的,我熟識的包括銀行行長、中國平安總監等200餘位天津高管經理人,哥要絕了你在天津求職的路!”這番話讓不少網民“為之一顫”,而校方稱該學生的舉動是情緒激動所致。
富豪女情緒一激動,就不顧自身形象在大街上謾罵;“權二代”一激動,便在網路上發帖“示威”。換個沒錢沒權的,情緒激動了又能怎樣?只能自認倒霉自認晦氣罷了。下崗職工攤大餅雞蛋的,哪裡有什麼膽量和底氣去“叫罵”去“示威”呢?不被城管滿大街趕著跑就謝天謝地了。而“富二代”和“權二代”的不好惹,無非是拜金錢和權力所賜,使其“膽量過人”。在他們看來,有了錢,就能買來一切;有了權,就能凌駕於他人之上。事實上,在我國的確大量存在著這種不良現象!
所以,在“富二代”和“權二代”的身上,才少了我們的傳統美德,多的卻是飛揚跋扈的戾氣!這一切,如果僅僅歸罪於“富二代”和“權二代”,未免有失偏頗,也會讓他們感到冤枉。正如我們俗語所言,種豆得豆種瓜得瓜。你所提供的土壤如此,你所給予的教育如此,你還能奢望什麼?莫非,你能種下芝麻,等到它成熟時收穫的卻是西瓜?而“富二代”和“權二代”的所作所為,恰恰是這個社會的一面鏡子。它讓我們看到了其中的醜陋,看到了長此下去的憂患,也看到了自身的悲哀!

二代迷思

眼下的中國,似乎存在著一種“二代迷思”情緒。好多的人,都對現在的第二代感到異乎尋常的困惑和擔憂。其實,所謂的第二代,70後已經奔四,80後也已奔三了,只有90後小一點,但也正在步入成年。其中70後,已在各行業成為骨幹。但是,現在五六十歲的人,提起第二代,尤其是80後和90後,往往大搖其頭。其實,九斤老太式的感喟,哪一代都免不了。每代人都會或多或少覺得自己的下一代不那么順眼,後來證明,這種擔心往往不過是杞人之憂,後代當了家,天也沒有塌下來。應該說,我們今天彌散著的憂慮,很可能會是白擔憂一場。人類的末日,並不會因此而提前到來。
不過,此刻中國人的這種擔憂,跟以往還是有點區別。因為我們這幾代的中國人,趕上了一個“數千年未有之變”——獨生子女的生育制度,這對國人倫理和育兒傳統,是一種顛覆性的改變。當年我們七八歲就會做的事,現在二十幾歲的年輕人都不會做,因為這樣的小事,家長都替他們包下來了。連一點小事都不會做,能有擔當,能會抉擇,進而會做人、做事嗎?至少,他們需要在今後的歲月里,補上這些本該在童年就習得的基本素質。
不消說,富二代和權二代跟同齡人相比,所面臨的獨生子女困局更加嚴峻。他們中相當一部分人嬌生慣養、沒有擔當,有些人甚至不屑於學習生存技能,傳統上所謂紈絝子弟的毛病,在新的環境下更加突出。更可悲的是,在當今貧富差距如此之大,官民矛盾如此尖銳的環境裡,他們幾乎一出生就背上了不道德的印記。
在各個時代,富二代和官二代所擁有的優裕和嫉恨都是相似的。但中國由於較早從封建時代走出,世襲分封、身份固定化的社會結構宣告瓦解,秦漢以後的多數朝代,都是富貴不能恆久的社會狀況。俗話說:“窮不過三代,富也不過三代”,白衣可以致卿相,卿相也可以變為白衣。《紅樓夢》“好了歌”里富貴貧賤無常的思想,便是社會真實的寫照。兩千多年,中國只有兩個家族的富貴傳了下來,一是孔家,一是道教龍虎山的張天師家,其他的家族,即便當初貴為天子,改朝換代之後,後人也一樣淪為乞丐。貴賤無常的文化傳統,在心理上對富貴之家的子弟有一種無形的制約。我們知道,秦漢以後的中國是個官本位的社會,隋唐實行科舉制後更是如此。儘管制度上規定權貴子弟可以通過門蔭的後門進入仕途,富家子弟也可以通過納捐買個官做,但門蔭和捐班出身的人,大都會被人看不起。多數富貴人家的子弟,但凡有點志向都會爭取從正途出身。費孝通和吳晗研究了自隋唐以來科舉及第者的出身,發現只有一半左右的人出身寒微,也就是說,另一半人是富貴之家的子弟。按人口比例說,富貴之家肯定比平民百姓少得多,所以,富貴子弟通過科舉考試的比例還是要比平民子弟高得多。
畢竟中國一直存在著強大的家族傳統,做了高官的人以其權勢惠及家族,尤其是子弟,理所當然。如果國家不特意設定制度的門檻加以限制,勢必出現官僚世襲化、貴族化傾向,就像東漢末年察舉徵辟制度蛻化出門閥,最終導致整個官僚制的貴族化一樣。顯然,對於國家而言,官僚制是不能貴族化的。在封建制下,世襲貴族對於采邑里的農奴,雖然有奴役,但畢竟有責任感;而官僚變成世襲貴族,卻對治下的農民沒有任何責任。因為農民是國家的,官職也是國家的。拿來國家的權力,自己私下占有,而且傳代,連起碼的職業倫理都不會有。故而在魏晉南北朝,官僚制的效率很低,國家孱弱,高門大姓遭致貧寒士族的嫉恨,屬於公認的亂世。
隋唐以來實行科舉制,通過制度化的強制為權貴子弟進入仕途設定了較高的門檻。這個門檻不僅是考試,而且有背後的讀書傳統。事實證明,科舉制度下有讀書傳統的家族,子弟考中的機會要大一些。所以,在中國的大門檻(門閥)消失之後,所謂的士大夫階層,雖然也是個不斷變化的群體,但大體上都會有所謂耕讀傳家的傳統。直到民國,有家學的子弟還是為人稱道的,比如俞樾的家族,比如劉師培的家族。至於那個時代的富家子弟,無論是土財主還是富商子弟,要想有出息,往往得花高價請名師課子弟讀書,改變身份從而躋身士大夫階層。否則家族永遠翻身不得,有錢也保不住。
很明顯,在官本位的大帽子下面,如果有權二代和富二代的話,他們維持地位的途徑,已經有些官本位的異化了。但無論如何,在保持讀書傳統這一點上,還是有正面意義的。可今天的權二代和富二代,加上他們的老子,不能說對讀書傳統感興趣的一個都沒有,但維持地位的著眼點卻多半集中在了“錢”和“權”上。對於官員和官二代而言,有一種思路是利用手中的權力和關係,讓子弟經商發財,儘可能快地暴富。無論是自己直接出面,還是暗中默許子弟利用自己的名義,走的都是借權生財的道路。這條路,在官本位關係盛行的中國,是相當順暢的。儘管官方對於海外盛傳的中國億萬富翁90%以上都是高幹子弟的說法極力否認,但從來沒有舉出數據證明這種傳聞的謬誤。而國內坊間傳聞與百姓的日常經驗,卻往往表明這種傳聞絕非空穴來風。還有一種思路,是官員自己弄錢,“染紅”後設法把錢轉移出去,讓自己的配偶或子女出外經商。這些官員可能屬於體制的悲觀派,他們操作的要點,是儘可能把自己的後代變成西方已開發國家的人,徹底改變其身份和地位。第三種思路是直接讓子弟接班,進入仕途:他們大概是看清楚了,在中國,只有權力是最佳的掙錢機器。他們的操作方法一般都是交換式的:比如甲乙兩個都是某單位的負責人,甲的子女去乙單位做官,乙的子女去甲單位,互相允諾照看提拔。這樣的做法在現行制度下,完全是合法的。只有當某些地方官員做得太過分,比如直接在自己管轄範圍內越級提拔自己子女時,才有可能引起人們的關注。有意思的是,現在的富商所謂培養子女的途徑,也大抵跟官員類似:或者將財產逐步轉移國外,讓子女出國留學,學成後直接接手海外的事業;或者搭上自己在官商兩界的關係,讓他們繼承國內產業;或者給子女買官,進入仕途。
無論官和商,他們經營自己事業的方式往往是令人詬病的,而接下來培養第二代的方式,同樣充斥銅臭和權杖的霸道。其中,某些民營商人由於缺乏權利意識,習慣跟個別官員勾兌,加上官方有意識製造“原罪”的輿論,誇大民營企業家違法的現象,這些富商在民眾眼裡,已大大地被妖魔化了,甚至原本屬於一部分官員的罪過也轉嫁到了他們頭上。所以,儘管他們培養富二代的方式跟別人沒有多少相干,有些甚至也沒有什麼不道德,但在民眾眼裡,卻跟官二代一樣,都是令人質疑的。
現在的中國,早已不是魏晉南北朝的中古時代,整個世界已通過網路和其他方式聯繫成了地球村,2009年“被”字的凸顯,說明平民百姓的權利意識已非昔比。因此,勢力更大的權二代,他們跟自己父輩的種種接班的努力,只是給自己營造了一個更加惡劣的輿論環境。受主流意識形態左右的物質主義的大眾文化,固然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崇拜金錢,崇拜權力,但也往往更加怨恨把持金錢和權力的人。在仇富和仇官氣氛日益濃烈的情形下,人們幾乎到了逢官必反,逢富即恨的境地。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中,權二代和富二代,即使完全繼承下來父輩的權勢和財富,又怎能安然入眠呢?所以,他們中相當一部分人的策略,實際上是撈足了就走。這些人的後代還少有能在已開發國家做成功的。從根本上說,作為社會精英,不思改變自己的國家,使其走上正常發展之道路,只打算撈足了就撤,顯然是一種自私、短視之舉。作為中國人,這不是退路,而是一種不道德的逃遁。
跟自己的父輩一樣,富二代和權二代並沒有跳出歷史上紈絝和衙內的窠臼。可以說,富二代和權二代的養成,既脫離了傳統耕讀傳家的套路,也沒有學會西方富人平民化的培養方式,兩邊都不靠。因此,可以預計,大多數的富二代和權二代,個別人也許例外,多數人命里注定屬於失敗的一代、垮掉的一代。國人的“二代迷思”,在他們身上是能夠應驗的。

明日香對碇真嗣的稱謂

中國大陸某字幕組網友在翻譯劇場版動畫《福音戰士新劇場版:破》時在明日香碇真嗣的稱謂上採用了“權二代”這個詞,既貼切又不失詼諧。
註:其原文為“七光”(NANA HIKARI)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