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櫻花草多年生草本,作一,二年栽培。株高20-30厘米,全株具有細毛,葉子基生,近似橢圓,基部呈心形。有數淺裂,邊緣具有缺刻狀齒牙,葉有長柄。頂部生有傘形花序,
花萼基部膨大,
花冠高呈蝴蝶狀,上部分裂,管部藏於花萼中。花呈白,粉紅,粉色居多。蒴果具有多數種子,自播能力強。花冠淡紅色,高腳碟狀,裂片開展,倒心形,
頂端凹缺。
生長環境
櫻花草各地溫室多見栽培,是有名的盆花之一。喜排水良好,多腐殖質的土壤,較喜濕。但需要乾燥,苗期忌強烈日曬和高溫,喜溫暖通風的環境。
櫻花草在含腐殖質較多的沙質壤土和粘質壤土中(pH5.5至6.5)都能很好地生長。在南方土壤粘重的地方,一般
混合自製
腐葉土(收集樹葉及
酸性土、雞糞、
木炭粉漚制而成的土壤)。注意,混合前必須將原有粘土塊全部打碎,否則起不到改土作用。在地下水位不足1米的地方採用高栽法,即把整個栽植穴墊平後,再在上面堆土栽苗。
改善措施
北方鹼性土,需要施
硫磺粉或
硫酸亞鐵等調節pH值至6左右。每平方米施硫磺粉2克,有效期1至2年,同時每年測定,使pH值不超過7。要求避風向陽,通風透光。成片栽植時,要使每株樹都能接受到陽光。這種花不能多澆水,澆水太多會爛根。
繁殖方法
定植時間在早春土壤解凍後立即栽植,一般為二三月份。栽植前仔細整地。在平地栽植可挖直徑1米,深0.8米的穴;穴內先填約一半深的改良土壤,把苗放入穴中央,使苗根向四方伸展;少量填土後,微向上提苗,使根系充分伸展,再行輕踩;栽苗深度要使最上層的苗根距地面5厘米,栽好後做一積水窩,並充分灌水;最後用跟苗差不多高的竹片支撐,以防颳風吹倒。
栽培技術
防病除害
主要是危害
櫻草花的葉和莖。初染時出現於葉尖,褐色,大片感染時,葉和梗均會出現病斑,使葉片扭曲,植株停止生長,導致枯死;發病初期,可用75%
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700倍水溶液,每5-7天噴灑一次,連噴數次可控制病害發展;種植前剝去膜質鱗片,將鱗莖放在0.5%福馬林溶液中,或放在50%多菌靈500倍水溶液中浸泡半小時,可預防此病發生。
流膠病為
蛾類鑽入樹幹產卵所致,可以用尖刀挖出蟲卵,同時改良土壤,加強水肥管理。
根瘤病會導致病樹的根無法正常生長,不管怎樣施肥,樹還是不健壯;要及時切除腫瘤,進行土壤消毒處理,利用
腐葉土、
木炭粉及微生物改良土壤。對於
蚜蟲、
紅蜘蛛、
介殼蟲等病蟲害應以預防為主,每年噴藥3至4次,第一次在花前,第二次在花後,第三次在7至8月。
顏色區分
白,粉紅,粉,黃,橘黃,藍,紫。
相關傳說
櫻花草是希臘的水澤女神
悲戀的化身。 有個無法言語的水澤女神愛上了英俊的青年, 但是青年的身邊圍繞著一群愛慕者。無法說話的水澤女神無法表達愛意,只能悲傷的在遠處看著他離去。日復一日,水澤女神的生命漸漸消逝,雖然失去生命,但她的愛卻繼續深情地守候著這個青年。於是,在她死去的地方,長出了一朵朵可愛的小花…… 這就是櫻花草。
希臘神話中有一個叫做巴拉利索斯的青年,這位青年有一位很美的未婚妻梅麗雪爾塔,他們每天都在盼望著結婚的日子,但是,後來女孩因病去世,這位青年悲傷過度竟殉情了,神可憐他,便把他變成花,開在女孩的墓旁,這種花就是西洋櫻花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