櫨菊木(學名:Nouelia insignis Franch.)是菊科,櫨菊木屬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4米。枝粗壯,常扭轉,葉片厚紙質,長圓形或近橢圓形,上面無毛,下面薄被灰白色絨毛;網脈極明顯;葉柄被絨毛。頭狀花序直立,單生,無梗,總苞鐘形,基部圓,總苞片背面被黃褐色絨毛,外層短,卵狀三角形,花托凹陷,花全部兩性,白色;緣花花冠二唇形,外唇舌狀,舌片開展,長圓形,花冠管與舌片近等長;裂片短於花冠管,花柱分枝扁,頂端圓。瘦果圓柱形,3-4月開花。
分布於中國雲南和四川西部。生長在海拔1000-2500米的山區灌叢中。
櫨菊木是菊科中稀有的木本殘遺種。對於研究中國菊科植物的系統發育、古植物區系及古地理等,具有科學價值。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灌木或小喬木,高3-4米。枝粗壯,常扭轉,幼時有條紋,上部厚被絨毛。葉片厚紙質,長圓形或近橢圓形,長8-19厘米,寬3.5-8厘米,頂端短尖或鈍而中脈延伸成一短硬尖頭,基部鈍、圓,邊全緣或有疏離的胼胝體狀小齒,上面無毛,下面薄被灰白色絨毛;中脈在上平坦,在下面極凸起高達2毫米,側脈7-8對,弧形上升,離緣彎拱連線,網脈極明顯;葉柄長2-3厘米,被絨毛。
頭狀花序直立,單生,無梗,舌片展開時直徑可達5厘;總苞鐘形,基部圓,直徑20-25毫米;總苞片約7層,背面被黃褐色絨毛,外層短,卵狀三角形,長和寬近相等約4-5毫米,頂端短尖,中層長圓形,長約15毫米,寬4-5毫米,頂端略尖,最內層狹,披針形或線形,長20-25毫米,寬1-2毫米,頂端漸尖;花托凹陷,直徑5-8毫米,無毛,窩孔周圍有網紋狀凸起。花全部兩性,白色;緣花花冠二唇形,外唇舌狀,舌片開展,長圓形,長約15毫米,頂端具3齒或3裂,內唇2裂線形,外卷,花冠管與舌片近等長;盤花花冠管狀或不明顯二唇形,檐部5裂,裂片短於花冠管,長約8毫米,外卷;花葯尾部長約2毫米,內側被毛;花柱分枝扁,頂端圓。瘦果圓柱形,長12-14毫米,有縱棱,被倒伏的絹毛。冠毛1層,微白色或黃白色,剛毛狀,長約15毫米。花期3-4月。
生長環境
生長在海拔1000-2500米的山區灌叢中。喜乾熱河谷氣候環境。土壤為山地酸性黃壤。多生於金沙河谷沿岸及溝谷山坡的雜灌木林中。常與雲南泡花樹形成小片群落,或生於雲南松與櫟類混交林內或雲南松林林緣。櫨菊木是喜光的陽性樹種,在向陽、濕潤的岩石隙縫及懸岩峭壁處生長較好,在空氣濕潤的2300-2800米高海拔處生長良好,在海拔較低處則生長較差,有時成叢或匍匐狀生長。
分布範圍
主要價值
櫨菊木是中國特有的單種屬植物,是菊科中稀有的木本殘遺種。由於形態特殊,對於研究中國菊科植物的系統發育、古植物區系及古地理等,具有科學價值。
保護級別
保護級別:該種列入中國國務院1999年8月4日批准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一批)》:Ⅱ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易危 (VU)。
物種現狀:截止到2002年櫨菊木在中國四川省攀西的資源數量在急劇減少,分布範圍也在不斷萎縮,中國四川省攀西櫨菊木僅見於人跡罕至的懸岩峭壁及濕潤的岩石縫隙地,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 國家林木政策上的失誤。1949-2002年間對長江上游的林木無計畫地開採,致使攀西乾熱河谷的林木資源銳減,原有較好的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
- 中國四川省攀西
- 分布區內的民眾為了擴大耕地面積,盲目放火燒山,開墾荒山、荒坡的林地,用於種田種地。
- 櫨菊木為灌木和小喬木,木質化程度高,火力旺,又都生長在農家附近,砍伐容易,常被山區民眾作為燒火、煮飯、取暖的薪柴。
- 櫨菊木分布區是中國四川省攀西山區民眾放牧集中地帶,成群的牛、馬、羊等牲畜的反覆踐踏、啃咬,給該地帶植被帶來了嚴重破壞,櫨菊木的幼苗、幼樹的正常生長也受到影響。
保護措施:在櫨菊木分布集中的地區,應建立自然保護區,嚴禁砍伐,促進天然更新,逐步擴大其分布範圍。建議產區有關部門進行人工育苗栽植,使這種稀有的植物能得到應有的保護和繁殖。
- 中國四川省攀西政府重視,領導支持,加強對民眾文化、科技和法律知識的普及教育,提高熱愛自然,維護生態環境和保護珍稀瀕危植物重要性和自覺性的意識,嚴禁亂砍濫伐、燒荒墾地、過渡放牧的現象。
- 根據中國國家有關保護珍稀瀕危植物和特有植物的法律法規,在櫨菊木分布地劃定和建立自然保護區“就地保護”,遷出區內的農民民眾異地安置,以實行封閉式管理,保護珍貴種質資源和生態環境。
- 蒐集種質資源,進行人工繁育和栽培研究,並建立“異地保護”區研究基地,既保護了珍稀瀕危植物,又可供人們識別和觀賞。
- 結合中國長江上游特別是攀西乾熱河谷地帶進行退耕還林、還草,恢復生態環境的同時,選擇適應性廣、繁殖能力強、成活容易、生長快、喜光耐乾旱的樹種植樹造林,綠化荒山、荒坡、荒溝、荒草地,改善乾熱河谷的生態環境,解決中國四川省攀西山區民眾的薪炭柴,避免和禁止砍伐珍稀植物種類,也可達到保護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