櫟實象甲屬鞘翅目,象甲科,國內分布普遍,安徽滁縣、舒城、廣德、霍山,蕭縣等地都有發生。幼蟲危害寄主植物的種子,吃成空洞,影響採種造林。危害麻櫟、栓皮櫟、白櫟、青內櫟等殼斗科樹木。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櫟實象甲
- 界:動物界
- 目:鞘翅目
- 科:象甲科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防治方法,溫水浸種,隔沙貯藏,藥劑熏殺,藥劑防治,
形態特徵
成蟲
體長7-9毫米 ,體赤褐色,密布灰黃鱗毛,頭管細長而前端細長而前端向下彎曲,複眼黑 色,觸角從頭管中部伸出,柄節特長。前胸背板兩側圓,前緣狹,上具較長 鱗毛。鞘 翅外緣圓,各具9條縱溝,密布灰黃鱗毛。並具很多不規則的波狀黑紋。各足的腿節和末端膨大,下方具一齒。
卵
橢圓形,長1.5毫米,乳白色。
幼蟲
體長11-13毫米,乳白色或淡黃色,頭部褐色,疏生短毛,氣門明顯,體多橫皺,前後兩端向下彎曲。
蛹
灰白色,體長約12毫米。
生活習性
櫟實象甲在安徽每年發生一代,以老熟幼蟲 在土中越冬。翌年7月中旬開始化蛹,蛹 期約14天,8月上旬羽化。成蟲 白天活動,取食嫩枝、幼果。常在幼果表皮咬產卵孔,每孔產卵1-3粒。每雌可產卵20-30粒。卵期10-20天,8月中旬孵化。幼蟲先在胚乳表皮取食 ,然後從果蒂方向蛀食,造成一條黑色蟲道,其內充滿蟲糞。幼蟲二齡時,果實 脫落,幼蟲繼續 取食 ,生長甚速,胚乳被 吃成圓的磊窟窿。幼蟲共四齡,在果實 內約生活30天。9月下旬老熟幼蟲 咬破種子外殼,鑽入土中10-15厘米處做土室越冬。堆放種子的日本曬場及土質的倉庫中越冬蟲口密度最高。孤立木、林緣及老樹、稀疏純林受害較重。
防治方法
溫水浸種
將採收的果實立即浸入50-55度的溫水中15分鐘,燙死幼蟲,再晾乾貯藏。
隔沙貯藏
在盛器中,鋪一層種子,再鋪一層細沙,這樣一層層的堆放,在最上上層鋪6.5厘米的厚的細沙,即可殺死種子內的幼蟲。
藥劑熏殺
在密閉的種子倉庫內,控制室溫有15度以上,每立方米用溴甲烷15-35克,處理30小時,熏殺幼蟲。
藥劑防治
在成蟲盛放期,用90%的敵百蟲1000倍液噴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