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證戰爭責任》是2007年新華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日本讀賣新聞戰爭責任檢證委員會。
基本介紹
- 書名:檢證戰爭責任
- 作者:日本讀賣新聞戰爭責任檢證委員會
- 譯者:鄭鈞等
- ISBN:9787501180134
- 頁數:338
- 定價:39.00元
- 出版社:新華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7.07
- 副標題:從九一八事變到太平洋戰爭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百幅戰地寫真六十年後首現中國,回放歷史場景; 數十日本記者十四個月追根溯源,試問誰是罪人。
本書的內容,先在《讀賣新聞》上連載一年。《讀賣新聞》發行量現已達到1000萬份,影響巨大。占日本大部分人口的青少年已經不知曉那場戰爭。作為日本最大的報社,有責任向包括他們在內的多數國民告知那場殘暴的戰爭是何人、何時、何地、用什麼方法、出於什麼動機發動的,並且為何直到多數城市變成焦土仍不能停止的原因。
目錄
序檢證戰爭責任
前言 我讀《檢證戰爭責任》
第一部 背景分析
第一章 戰爭責任的檢證
日中戰爭擴大化的原因何在
無望的對美開戰的背景
“玉碎”、“特攻”束手無策的原因何在
核子彈轟炸是不可避免的嗎
東京審判留下的問題
奠定討論戰爭的基礎
第二章 陸軍參謀
參謀——作戰計畫的出謀劃策者
力量的源泉是統帥權的獨立
陸大畢業生享受升遷優待
幕僚統帥獨斷擴大軍事行動
直至戰敗沒有自我改革
第三章 昭和初期的“革新”運動
所謂戰前的“革新”
各方對近衛的期待
齋藤隆夫的肅軍演說
“新黨運動”的變質
目標直指極權主義的動向
從內部瓦解的政黨政治
第四章 12·8——日記的四年
昭和16年(1941年)
昭和17年(1942年)
昭和18年(1943年)
昭和19—20年(1944—1945年)
8月15日
細緻勾勒兵士之情
第五章 日本的對外認識及國際理解
動搖了國際協調秩序的“滿洲事變”
對待俘虜的政策違反了戰爭法規
未能讀懂美國的強硬意圖
對蘇聯外交的錯誤
輕視了中國的民族意識
缺乏洞察能力,責任也分崩四散
第六章 石油能源
英美國家確保中東石油權益
德國“東方”作戰失敗
日本意欲擺脫對美國的依存
瞄準荷屬東印度的石油
進駐法屬印度支那的北部、南部
看錯了美國的反應
“車到山前必有路”:陸海軍盛氣凌人
第七章 戰爭與經濟
解除黃金出口禁令與昭和經濟危機
“軍財相擁”日甚一日
“新興財閥”的躍進
日美間的國力差距
如果沒有戰爭,經濟成長會更顯著
第八章 恐怖主義
青年軍官與右翼思想
輿論,對恐怖活動有共鳴
對恐怖主義而生的恐怖,擴散於要人之間
政黨政治的滅亡:軍部大臣現役武官制的恢復
“恐懼心、”的微妙動向
第九章 特攻
戰局惡化中的海軍提案
接二連三地開發載人魚雷等兵器
“徒有作戰之虛名”
固執的“特攻”和“玉碎”
沖繩戰中“義烈空挺隊”的悲劇
“如不捨身前往,則談和之日遙遙難期”
——一個23歲少尉的決心
不負責任的命令體系
第十章 大日本帝國憲法
憲法裡沒有任何規定的元老、重臣
被擴大解釋的統帥權
封殺“天皇機關說”
昭和天皇的兩次政治決斷
後世的評價
伊藤、山縣之死令全局變調
天皇法律上“可不承擔責任”
第十一章 媒體
言論統制,以“滿洲事變”為分歧點
言論統制的法律依據和機關
從“日本報業聯盟”到“日本報業會”
喪失了的報導自由
虛構的輝煌勝利
甘心情願接受統制的“同案犯關係”
對聲明中的謊言心知肚明
第二部 驗證事實
第十二章 日中戰爭
面臨三種“外部壓力”
以“滿洲事變”為出發點
石原、板垣是主謀
駐朝鮮日軍司令官林銑十郎擅自越境
軟弱首相若檄無力堅持不擴大政策
覬覦滿洲,退出“國聯”
華北分離工作
因西安事變而一致抗日
廣田脫離親英美路線
恢復現役武官制等三大失策
因日清戰爭而驕傲自滿,低估了中國的力量
“二二六事件”後未能違抗軍方
趁“盧溝橋事變”之機,擴大派進行陰謀活動
沒有停戰的和平,白費周折
近衛雖是眾望所歸,但卻缺乏領導能力
戰費驟增,議會默許
第十三章 日美開戰
為實現三國同盟,陸軍開始行動
利用德軍閃電攻擊的機會
陸、海軍中的親德派成為主流
只有構想無力實行的松岡外交
“盲信”德國的大島電報
模仿納粹的大政翼贊會
進駐法屬印度支那
北進還是南進,迷失了方向
進駐法屬印度支那南部,錯誤估計美國的決心
海軍主導的南下
為下決心開戰,在數字上做手腳
走向決裂的日美談判
東條未完成“避戰”任務
姍姍來遲的對美通告
第十四章 太平洋戰爭
含糊不清的戰爭目的
中途島海戰,喪失4艘航空母艦
固執堅持“艦隊決戰思想”
山本五十六沒有努力進行說明
隱瞞失敗,不追究責任
成為“飢餓”之島的瓜達爾卡納爾
無援的孤島,接連不斷的“玉碎”,“戰陣訓”的咒語束縛
陸海軍對立,以致不能統制
大東亞會議召開,遠不能建立“共榮圈”
英帕爾作戰,“無能”的代價
絕望戰況下的決戰計畫“捷號作戰”
付出巨大犧牲的“沖繩戰”
知事放棄職務
全部動員起來的縣民
大和“一億總特攻”的先驅
第十五章 結束戰爭的工作
憲兵政治妨礙和平工作
“反東條”運動
艱難產生的小磯內閣
批判木戶內大臣
小磯內閣的和平工作
雅爾達會議和蘇聯參戰的秘密條約
日本遭核子彈轟炸
日本也進行了核子彈研究
鈴木貫太郎內閣成立
請蘇聯斡旋,丟盡臉面
波茨坦宣言:美國因核子彈試驗成功而拋開蘇聯
因“聖斷”而接受投降
天皇作出“聖斷”的過程
轟炸東京的史無前例的燃燒彈
第十六章 東京審判
中國發生內戰,東南亞各國爆發反殖民地化的戰爭
蘇聯扣留60萬日俘
在美國主導下起訴“戰犯”
國際軍事審判的邏輯:根據“事後法”進行處罰
第三部 責任到底在誰
第十七章 所謂戰爭責任
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開始
日本自發進行的調查活動受挫
戰爭的名稱尚未確定
“甲級戰犯”是國際政治的結果
第十八章 概括“昭和戰爭”的責任
從“滿洲事變”到戰爭結束的14年
“滿洲事變”:點燃戰爭之火的石原、板垣
日中戰爭:近衛、廣田的無能使戰爭陷入泥沼
三國同盟、南進:松岡、大島外交的誤導
日美開戰:葬送了“迴避戰爭萌芽”的東條英機
持續戰爭:對連戰連敗“視而不見”的東條、小磯
“特攻”和“玉碎”:強求“殉死”的大西、牟田口
本土決戰:固執於徹底抗戰的阿南、梅津
核子彈轟炸、蘇聯參戰:東鄉為“和平”虛耗時間
第十九章 檢證“昭和戰爭”責任的最終報告
天皇恪守立憲制的框架
東條的責任最大:缺乏國際理解的開戰
近衛聽任軍部的獨斷專行
廣田、松岡、杉山、永野、小磯:領導層接二連三的錯誤判斷
失控的軍部官僚也負有責任:介入政治,扭曲國策
也有人作過和平努力:木戶、鈴木、東鄉、米內等人
美、蘇的“戰爭責任”
檢證:與“東京審判”保持距離
第二十章 從“昭和戰爭”中學習什麼
誤讀國際形勢
幕僚政治:不問責任導致弊病百出
議會:毫無批判地追認戰爭
輿論的形成:報紙放棄報導的使命
輕視生命、人權
第二十一章 海外歷史學家訪談錄
“擴張主義”導致了日美衝突
拙劣無比的終局判斷
三國同盟是致命的決定
第二十二章 圍繞戰爭的輿論調查結果
通過什麼渠道了解戰爭
談論這些話題嗎
聯想出的話語
關於戰爭責任
關於東京審判
對此是否進行了探討
關於對亞洲諸國的“加害”責任
歷代首相的謝罪就足夠了嗎
關於小泉首相參拜靖國神社問題
關於進行祭奠、追悼活動的最合適場所
全民性探討和教育工作日漸重要
致中國讀者
前言 我讀《檢證戰爭責任》
第一部 背景分析
第一章 戰爭責任的檢證
日中戰爭擴大化的原因何在
無望的對美開戰的背景
“玉碎”、“特攻”束手無策的原因何在
核子彈轟炸是不可避免的嗎
東京審判留下的問題
奠定討論戰爭的基礎
第二章 陸軍參謀
參謀——作戰計畫的出謀劃策者
力量的源泉是統帥權的獨立
陸大畢業生享受升遷優待
幕僚統帥獨斷擴大軍事行動
直至戰敗沒有自我改革
第三章 昭和初期的“革新”運動
所謂戰前的“革新”
各方對近衛的期待
齋藤隆夫的肅軍演說
“新黨運動”的變質
目標直指極權主義的動向
從內部瓦解的政黨政治
第四章 12·8——日記的四年
昭和16年(1941年)
昭和17年(1942年)
昭和18年(1943年)
昭和19—20年(1944—1945年)
8月15日
細緻勾勒兵士之情
第五章 日本的對外認識及國際理解
動搖了國際協調秩序的“滿洲事變”
對待俘虜的政策違反了戰爭法規
未能讀懂美國的強硬意圖
對蘇聯外交的錯誤
輕視了中國的民族意識
缺乏洞察能力,責任也分崩四散
第六章 石油能源
英美國家確保中東石油權益
德國“東方”作戰失敗
日本意欲擺脫對美國的依存
瞄準荷屬東印度的石油
進駐法屬印度支那的北部、南部
看錯了美國的反應
“車到山前必有路”:陸海軍盛氣凌人
第七章 戰爭與經濟
解除黃金出口禁令與昭和經濟危機
“軍財相擁”日甚一日
“新興財閥”的躍進
日美間的國力差距
如果沒有戰爭,經濟成長會更顯著
第八章 恐怖主義
青年軍官與右翼思想
輿論,對恐怖活動有共鳴
對恐怖主義而生的恐怖,擴散於要人之間
政黨政治的滅亡:軍部大臣現役武官制的恢復
“恐懼心、”的微妙動向
第九章 特攻
戰局惡化中的海軍提案
接二連三地開發載人魚雷等兵器
“徒有作戰之虛名”
固執的“特攻”和“玉碎”
沖繩戰中“義烈空挺隊”的悲劇
“如不捨身前往,則談和之日遙遙難期”
——一個23歲少尉的決心
不負責任的命令體系
第十章 大日本帝國憲法
憲法裡沒有任何規定的元老、重臣
被擴大解釋的統帥權
封殺“天皇機關說”
昭和天皇的兩次政治決斷
後世的評價
伊藤、山縣之死令全局變調
天皇法律上“可不承擔責任”
第十一章 媒體
言論統制,以“滿洲事變”為分歧點
言論統制的法律依據和機關
從“日本報業聯盟”到“日本報業會”
喪失了的報導自由
虛構的輝煌勝利
甘心情願接受統制的“同案犯關係”
對聲明中的謊言心知肚明
第二部 驗證事實
第十二章 日中戰爭
面臨三種“外部壓力”
以“滿洲事變”為出發點
石原、板垣是主謀
駐朝鮮日軍司令官林銑十郎擅自越境
軟弱首相若檄無力堅持不擴大政策
覬覦滿洲,退出“國聯”
華北分離工作
因西安事變而一致抗日
廣田脫離親英美路線
恢復現役武官制等三大失策
因日清戰爭而驕傲自滿,低估了中國的力量
“二二六事件”後未能違抗軍方
趁“盧溝橋事變”之機,擴大派進行陰謀活動
沒有停戰的和平,白費周折
近衛雖是眾望所歸,但卻缺乏領導能力
戰費驟增,議會默許
第十三章 日美開戰
為實現三國同盟,陸軍開始行動
利用德軍閃電攻擊的機會
陸、海軍中的親德派成為主流
只有構想無力實行的松岡外交
“盲信”德國的大島電報
模仿納粹的大政翼贊會
進駐法屬印度支那
北進還是南進,迷失了方向
進駐法屬印度支那南部,錯誤估計美國的決心
海軍主導的南下
為下決心開戰,在數字上做手腳
走向決裂的日美談判
東條未完成“避戰”任務
姍姍來遲的對美通告
第十四章 太平洋戰爭
含糊不清的戰爭目的
中途島海戰,喪失4艘航空母艦
固執堅持“艦隊決戰思想”
山本五十六沒有努力進行說明
隱瞞失敗,不追究責任
成為“飢餓”之島的瓜達爾卡納爾
無援的孤島,接連不斷的“玉碎”,“戰陣訓”的咒語束縛
陸海軍對立,以致不能統制
大東亞會議召開,遠不能建立“共榮圈”
英帕爾作戰,“無能”的代價
絕望戰況下的決戰計畫“捷號作戰”
付出巨大犧牲的“沖繩戰”
知事放棄職務
全部動員起來的縣民
大和“一億總特攻”的先驅
第十五章 結束戰爭的工作
憲兵政治妨礙和平工作
“反東條”運動
艱難產生的小磯內閣
批判木戶內大臣
小磯內閣的和平工作
雅爾達會議和蘇聯參戰的秘密條約
日本遭核子彈轟炸
日本也進行了核子彈研究
鈴木貫太郎內閣成立
請蘇聯斡旋,丟盡臉面
波茨坦宣言:美國因核子彈試驗成功而拋開蘇聯
因“聖斷”而接受投降
天皇作出“聖斷”的過程
轟炸東京的史無前例的燃燒彈
第十六章 東京審判
中國發生內戰,東南亞各國爆發反殖民地化的戰爭
蘇聯扣留60萬日俘
在美國主導下起訴“戰犯”
國際軍事審判的邏輯:根據“事後法”進行處罰
第三部 責任到底在誰
第十七章 所謂戰爭責任
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開始
日本自發進行的調查活動受挫
戰爭的名稱尚未確定
“甲級戰犯”是國際政治的結果
第十八章 概括“昭和戰爭”的責任
從“滿洲事變”到戰爭結束的14年
“滿洲事變”:點燃戰爭之火的石原、板垣
日中戰爭:近衛、廣田的無能使戰爭陷入泥沼
三國同盟、南進:松岡、大島外交的誤導
日美開戰:葬送了“迴避戰爭萌芽”的東條英機
持續戰爭:對連戰連敗“視而不見”的東條、小磯
“特攻”和“玉碎”:強求“殉死”的大西、牟田口
本土決戰:固執於徹底抗戰的阿南、梅津
核子彈轟炸、蘇聯參戰:東鄉為“和平”虛耗時間
第十九章 檢證“昭和戰爭”責任的最終報告
天皇恪守立憲制的框架
東條的責任最大:缺乏國際理解的開戰
近衛聽任軍部的獨斷專行
廣田、松岡、杉山、永野、小磯:領導層接二連三的錯誤判斷
失控的軍部官僚也負有責任:介入政治,扭曲國策
也有人作過和平努力:木戶、鈴木、東鄉、米內等人
美、蘇的“戰爭責任”
檢證:與“東京審判”保持距離
第二十章 從“昭和戰爭”中學習什麼
誤讀國際形勢
幕僚政治:不問責任導致弊病百出
議會:毫無批判地追認戰爭
輿論的形成:報紙放棄報導的使命
輕視生命、人權
第二十一章 海外歷史學家訪談錄
“擴張主義”導致了日美衝突
拙劣無比的終局判斷
三國同盟是致命的決定
第二十二章 圍繞戰爭的輿論調查結果
通過什麼渠道了解戰爭
談論這些話題嗎
聯想出的話語
關於戰爭責任
關於東京審判
對此是否進行了探討
關於對亞洲諸國的“加害”責任
歷代首相的謝罪就足夠了嗎
關於小泉首相參拜靖國神社問題
關於進行祭奠、追悼活動的最合適場所
全民性探討和教育工作日漸重要
致中國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