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檔案鑑定理論。由美國學者謝倫伯格在1956年出版的專著《現代檔案》中提出。認為公共檔案具有兩種不同的價值:一是原始價值,即檔案對其形成機關的使用價值,體現為行政管理價值、法律價值、財務價值和科技價值;二是從屬價值,即檔案對其他機關和個人利用者的使用和研究價值,包括證據價值和情報價值,是決定檔案能否轉化為檔案永久保存的重要依據,因此又稱為檔案價值。形成機關的行政官員對鑑定前者負主要責任,而鑑定後者主要由檔案部門及其工作人員來完成。
認為公共檔案具有兩種不同的價值:一是原始價值,即檔案對其形成機關的使用價值,體現為行政管理價值、法律價值、財務價值和科技價值;二是從屬價值,即檔案對其他機關和...
檔案雙重價值鑑定理論,提出時間是20世紀50年代,提出者是謝倫伯格。...... 20世紀50年代,美國檔案學者謝倫伯格提出“檔案雙重價值論”的鑑定思想。他把公共檔案的價值分...
有一定的進步意義:它不僅強調檔案價值的鑑定與形成機關的地位和職能直接相關,而且找到了二者之間的對應關係。D.20世紀50年代的“檔案雙重價值論”,是由美國檔案學者...
從理論高度闡述了檔案的“文化財富”性質和設定檔案機構的重要性,把檔案的重要性上升到“衡量國家文明水平的尺度”;提出了“檔案雙重價值論”,認為檔案具有對原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