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鼓是漢語詞語,是牽牛星的別名。也是一種古樂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檐鼓
- 外文名:첨고
- 拼音:yán gǔ
- 出處:《爾雅·釋天》
- 釋義:檐鼓牽牛星的別名,也是古樂器。
- 注音:ㄧㄢˊ ㄍㄨˇ
yán gǔ檐鼓牽牛星的別名。《爾雅·釋天》“何鼓謂之牽牛” 晉 郭璞 註:“今 荊楚 人呼牽牛星為檐鼓。檐者,荷也。”
檐鼓,也是一種古樂器,《三國史記 卷第三十二 雜誌》 中有記載,查閱高句麗的歷史應該也可以查到。出自:高句麗樂 通典雲 樂工人紫羅帽 飾以鳥羽 黃大袖 紫羅帶 大口袴 赤皮鞾 五色緇繩 舞者四人 椎髻於後 以絳抹額 飾以金璫 二人黃裙襦赤黃袴 二人赤黃裙襦袴 極長其袖 烏皮鞾 雙雙倂立而舞 樂用 彈箏一 掬箏一 臥箜篌一 豎箜篌一 琵琶一 五弦一 義觜笛一 笙一 橫笛一 簫一 小篳篥一 大篳篥一 桃皮篳篥一 腰鼓一 齋鼓一檐鼓一 唄一 大唐武太后時 尙二十五曲 今唯能習一曲 衣服亦寑衰敗 失其本風 冊府元龜雲 樂有 五弦琴箏篳篥橫吹簫鼓之屬 吹蘆以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