檄移體散文

檄移體散文是聲討對方罪惡曉喻天下的官用文書。在古代,檄、移原是兩種文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檄移體散文
  • 代表作品:《諭巴蜀檄》、《為徐敬業討武翌檄》等
“檄文”,多半寫在長一尺二寸的木簡上,若事情緊迫,就插上羽毛,稱為“羽檄”,又稱“羽書”,要火速傳遞。檄文多用於對敵進行征伐、聲討,屬軍用文書。即出兵之前,先用檄文揭露敵人罪行,布告天下,使其陷於被動地位,失去政治優勢。同時也使自己師出有名,與真理和正義同在。“檄”的來源可上溯到“周穆西征”。(劉勰語)“檄”的名稱最早見於戰國。張儀相秦後,作檄書斥責楚相誣張儀盜璧。(見《史記·張儀列傳》)此後,檄書漸多,如漢代司馬相如《諭巴蜀檄》、唐代駱賓王《為徐敬業討武翌檄》都是名篇,甚至後者連被討伐的武則天看了先是“嘻笑”,後也嘆服作者才華。
“移文”,多用於官廷頒布政令、曉喻民眾或不相統屬的官署間的徵召、曉喻或責難。劉勰《文心雕龍·檄移》說:“移者,易也。移風易俗,令往而民隨者也。”漢代劉歆的《移太常博士》被劉勰譽為“辭剛而義辨,文移之首也。”南朝齊孔稚矽的《北山移文》更為後人稱道。
檄、移的寫作要求有其共同點,即事實要清楚,是非要分明,文章氣勢要旺盛,辭句要精闢果斷,風格要剛健清新。劉勰說:“其植義飈辭,務在剛健”,“必事昭而理辨,氣盛而辭斷,此其要也。若曲趣密巧,無所取裁矣。”
“露布”。古代軍事文書,除“檄”外,還有露布,又稱“露版”。其作用與寫作要求都和“檄”差不多。略有不同的是:“蓋露布不封,播諸視聽也。”(《文心雕龍·檄移》)封演《封氏聞見記》卷四說:“所以名‘露布’者,謂不封檢露而宣布,欲四方速知。亦謂之‘露版’。魏武奏事云:‘有警急,輒露版插羽’是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