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涇橋村

橫涇橋村

原橫涇橋村,經2009年7月嘉善縣區域調整後,撤村建居,現為橫涇橋社區。橫涇橋社區位於惠民街道辦事處便民服務中心駐地張匯集鎮西南,東距鎮政府1.3 千米,西距縣城約4千米,村中因有橫涇橋而得名。村西臨堰橋港,南靠白水塘,北倚嘉善華亭塘,村東側南部以窯港河為界、中部與張匯村接壤、北部以新橋港為界。村域位於北緯30’’50’,海拔2.3米,村域面積3.06平方千米,轄孫家浜等 21個自然村,477戶,1629 人。居委會駐地孫家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橫涇橋村
  • 外文名:Hengjing Bridge Village
  • 別名:橫涇橋社區
  • 行政區類別:社區
  • 人口數量:1629 人
村莊簡介,村情概述,自然村落,歷史及教育,歷史沿革,教育狀況,

村莊簡介

村情概述

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惠民街道橫涇橋社區
善通公路橫貫全社區,與縣城及善江公路銜接。社區內水泥道路四通八達,現民頌戒已形成惠誠路、惠立路、開發區路、駿宇路及向南延伸段和善通公路、橫涇路、惠信路及托普延伸段的四縱四橫道路,並通達各自然村和各戶。
全村共有耕地3600畝。其中水田3000畝,旱地600畝。農業以糧食生產種植水稻為主,1991年後耕地逐漸被征, 並在村內首開惠民工業開發區,現全村還有耕地1200畝,集中在村的東南部位。
社區北部在原來的惠民工業開發區為基地,鎮政府按照沿路開發的步驟,形成了東延張匯、惠通的較大規模的惠民工業基地,現在本汗譽社區內工業園區進駐的企業達100餘家。

自然村落

孫家浜 位於原鎮政府駐地西1.3千米促墓欠處,居委會駐地,聚居以孫家浜東西兩側,25戶、103人。浜邊原有孫姓人家居住,故浜以住戶姓氏得名。清光緒《嘉善縣誌》圖示中有西孫家浜標示。
白漾里 位於原鎮政府駐地西南1.3千米處,聚落呈帶狀分布,42戶、 149人。村坐落在白漾畔頸棗鞏盼,故名白漾里。
馬家橫涇 位於原鎮政府駐地西南1.2千米處,聚落呈東西向長方形分布,15戶、48 人。村坐落在橫涇港畔,且世居馬姓,故名馬家橫涇。
曹家埭 位於原鎮政府駐地西南1.2千米處,聚落呈長方形分布,24 戶、82人。因埭上世居曹姓,故名曹家埭。
新橋頭 位於原鎮政府駐地西南1.6千米處,聚落呈南北向長條狀分布。原有18 戶、66人。因村坐落在新橋東西兩側,故名新橋頭。2002年因薛家浜、仇家浜、橫涇橋匪寒提端西等村落拆遷,原該處住戶搬遷至新橋西側。2006年和2007年燒香浜部分住戶和橫涇橋住戶拆遷,又搬遷至天打屋,原天打屋地塊與新橋頭已經連成一片,現在的新橋頭已經形成一個新的居民小區,目前小區共有86戶、258人。
橫涇橋 位於原鎮政府駐地西南1.5千米處,村坐落於橫涇橋兩側,以橋得名。原有住戶29 戶、105 人。2008年止,新建開發區路西側農戶搬遷至新橋頭小區,此村落只剩路東3戶、17人。
天石樓 位於原鎮政府駐地西南1.9千米處,相傳以前此地曾建有樓房一座,名“天上樓”,因上與石音相似,遂叫天石樓,故村以樓名。現部份住戶已搬遷至新橋小區,還有10戶、33人。
唐家浜 位於原鎮政府駐地西南2千米,聚落呈匚形分布。14 戶、
60人。浜畔世居唐姓,名唐家浜,村以浜名。
弄呂橋 位於原鎮政府駐地西南1.7千米處,聚落呈條形分布。17戶、 64人。村中原有呂姓,宅旁有弄,弄里有橋,故名弄呂橋,村以橋名。
薛家浜 位於鎮政府駐地西南1.6千米處,聚落在薛家浜底兩側。村以浜名。原住戶5 戶、19人。2004年徵用後搬遷至新橋頭小區後,此村落遂撤消。
趙家窯 位於原鎮政府駐地西南1.6千米處,聚落呈南北條形沿河兩側分布。河西俗稱西趙家窯,為魏塘鎮李家村治內(現已經全部拆遷)。河東俗稱東趙家窯,為本村村落。26 戶、91人。村中原有趙姓窯戶居住,故名趙家窯。
沈家小木橋 位於鎮政府駐地西南1.9千米,聚落呈長方形分布,7戶、32人,早年村里沈姓人家在河上建一座小木橋,名沈家小木橋。村以橋得名。
項家浜 位於原鎮政府駐地西南2.1千米處,聚落呈長方形分布。25 戶、103人。沿浜世居項姓,名項家浜,村以浜名。一般還以項家小圩為名。
朱家宅基 位於鎮政府駐地西南2.3千米處,聚落呈長方形分布。
20戶、73人。村中世居朱姓,故名朱家宅基。
長生橋 位於原鎮政府駐地西南2.6千米處,聚落呈曲尺型分布。17 戶、63人。村坐落於長生橋旁,以橋得名。
千金港 位於鎮政府駐地西南2.65千米處,聚落呈長方形分布,沿河兩側而居。53 戶、177人。早年村中朱姓人家,把窄小炒捉廈港開闊,稱千金港,村以港得名。
井亭橋 位於原鎮政府駐地西南2.4千米處,聚落呈長方形分布。早年有朱姓人家在千金港建橋,橋旁築亭挖井。故橋名井亭橋,村以橋名。
燒香浜 位於鎮政府駐地西南2.7千米處,聚落呈長方形分布,57 戶、195人。村中河浜形似香爐,中間向北延伸似爐中之香,故名燒香浜,村以浜得名。
堰橋 位於原鎮政府駐地西南2.4千米處,聚落呈長方形分布,早年鐘姓人家在堰邊建橋名堰橋,村以橋得名。
馮家門 位於原鎮政府駐地西南2.2千米處,聚落呈曲尺形分布。40 戶、121人。村中世居馮姓,故名馮家門囑糠芝。
北朱 位於原鎮政府駐地西南2.千米處,聚落呈長方形分布。村中世居朱姓,村落在千金港朱姓之北,故稱北朱,以示區別。

歷史及教育

歷史沿革

橫涇橋村在明朝時屬嘉興縣,明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劃嘉興縣東北部建嘉善縣後,本村屬奉賢鄉四南區和四中區,清循明制。民國初屬張匯區,民國十六年(1927年)設惠民張匯鎮公所,本村屬第二區。1946年撤區並鄉設張惠鄉公所,本村屬張惠鄉公所所屬第七保和第八保。
1949年5月嘉善解放,6月建張惠鄉人民政府,屬楓涇區。1950年分設張匯鄉和惠民鄉,屬魏塘區,本村屬張匯鄉。解放初為南北新橋村,1950年建南新橋村、北新橋村,後又合併為新橋村。合作化運動中,由互助組的基礎上,1953年先後發展為小圩、南新以及新民、信義和公義5個農業小社,1956年小社合併為南新和利民兩個初級農業合作社,1958年合併為農新高級農業合作社。
1958年10月成立惠民人民公社後,屬第三大隊(營)。1959年4月為張匯管理區農新生產隊,隊部設定在新橋頭。1961年4月為農新生產大隊,大隊部暫設在糧食局建設在新橋東南的糧倉中(俗稱大禮堂),1967年在大禮堂南面西側新建兩間辦公室。1981年11月農新大隊析為橫涇橋、井亭橋2個大隊,井亭橋村設定在長生橋北側,建造辦公樓5 間,建築面積200平方米。1984年改大隊為村,1996年橫涇橋村在孫家浜浜底南側新建辦公樓三間,竣工後搬遷至新樓辦公。2000年3月,井亭橋村與橫涇橋村合併,村名沿續橫涇橋村。合併後村部在橫涇橋村辦公樓辦公,2001年善通公路建成後,在善通公路北側建成新辦公樓,建築面積計600平方米,呈凹型格局

教育狀況

我村的教育事業的興辦最早可追溯到解放以前,約1936年時,由項雲富在項家小圩家中創立私塾一所,並親自執教。當時入學學生約 20 人,辦學時間長達15年。解放後,由於學生增加,學校搬遷到天打屋,私塾改為公辦國小。當時不但有南村、北村的孩子入學,還有毗鄰的王埭村和大雲鄉東雲村、羅星鄉李家村的孩子,學生達6、70人,任教老師兩人,先是項尚濤和陸美英(女),後是丁振明和李玉英(女,代課),1952年因房屋破舊不堪倒坍而遷移,並分南、北兩所學校。
1952年起南村國小遷至井亭橋廟宇大殿辦學,時招收一至四年級學生,學生約有40人。任課老師先有倪老師(女),朱佩英(女,代課),後有張漢根。生源大多是南村學齡兒童,也有毗鄰的李家村石家浜和陶家的兒童。
1952年北新橋國小借用橫涇橋東面陸金木家開辦,生源主要是北新橋村的學生,也有毗鄰的李家村張家橋、西趙家窯的學生。學生共有40多人。1959年搬遷至橫涇橋北側借用孫金龍家開辦。1965年新橋頭建造新校舍兩間大教室後,學校才開始有了自己真正的校舍。任課老師先後是陸慧英(女)、周一山、季玉成、陳寶奎、姚志維(女)和梁友明(女)等。
1969年考慮到當時學齡兒童大幅增加,原有的校舍教室已經無法滿足孩子的就學狀況,就在天打屋開始建造新國小,先後建造二埭,各10 間,建築面積共 562平方米,開辦一至五年級(國小5年制),原來井亭和新橋頭上學的學生合併為農新國小,老師除張漢根、孫龍根外,還先後招收代課教師李志強、葉會慶、郁引珍、徐海英等人,共有學生281名,其中1976年還開辦了鄉村國中班一期。
1981年11月農新大隊分為井亭橋、橫涇橋兩個大隊後,橫涇橋國小搬遷至白漾里生產隊的公房改造成教室使用,教師孫龍根。井亭橋國小仍在天打屋,教師張漢根。後來由於生源不足,鑒於去惠民集鎮的道路狀況改善,所以兩學校於九十年代後期先後併入惠民中心國小,村級國小終於完成了歷史使命。
1967年考慮當時有一部份學生需要領弟妹等原因,不能全天來校上課的特殊狀況,開辦半天制教育的耕讀國小,校舍安排在新橋頭生產隊的公房草棚內上課,共有學生約20名,開設一至二年級的課,任課老師陳海根。後至1969年天打屋新校舍落成後,併入農新國小,耕讀國小的出現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起到了一定的補充作用。
解放初的五十年代初,開展掃盲工作。各自然村落利用冬閒晚上開辦掃盲班,由當時的掃盲工作隊員任教,掃盲課本結合農諺和順口溜,通俗易懂,深受當時婦女們的歡迎。課文中的“樓上樓下,電燈電話”,“耕田不用牛,點燈不用油”是當時對社會主義新農村景象的憧憬,不想在若干年以後,美好的願望都變成了現實,當年參加掃盲班學習的人至今還在津津樂道。掃盲工作的開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全村大部份文盲社員基本上達到脫盲的指標。
1965年新橋頭新校舍落成後,冬季開辦農民夜校,夜校分初級讀本、中級讀本和高級讀本三種,全村夜校入學農民達到 40多人,次年由於文革開始後夜校停辦。
由於政府對教育事業的投入加大,教育的硬體和軟體建設都有了較大的發展,村民對孩子的教育重視,加上學生對學習的勤奮和努力,截止到現在,全村共有76 人上了中專、56人上了大專、大學,已經有37 人畢業並已經參加工作。人才有王利強,高中畢業高分考取上海同濟大學,畢業後現在上海城市設計院工作。許夏良高中畢業後高分考取北京工商大學,畢業後現在上海建工集團海外部工作。
薛家浜 位於鎮政府駐地西南1.6千米處,聚落在薛家浜底兩側。村以浜名。原住戶5 戶、19人。2004年徵用後搬遷至新橋頭小區後,此村落遂撤消。
趙家窯 位於原鎮政府駐地西南1.6千米處,聚落呈南北條形沿河兩側分布。河西俗稱西趙家窯,為魏塘鎮李家村治內(現已經全部拆遷)。河東俗稱東趙家窯,為本村村落。26 戶、91人。村中原有趙姓窯戶居住,故名趙家窯。
沈家小木橋 位於鎮政府駐地西南1.9千米,聚落呈長方形分布,7戶、32人,早年村里沈姓人家在河上建一座小木橋,名沈家小木橋。村以橋得名。
項家浜 位於原鎮政府駐地西南2.1千米處,聚落呈長方形分布。25 戶、103人。沿浜世居項姓,名項家浜,村以浜名。一般還以項家小圩為名。
朱家宅基 位於鎮政府駐地西南2.3千米處,聚落呈長方形分布。
20戶、73人。村中世居朱姓,故名朱家宅基。
長生橋 位於原鎮政府駐地西南2.6千米處,聚落呈曲尺型分布。17 戶、63人。村坐落於長生橋旁,以橋得名。
千金港 位於鎮政府駐地西南2.65千米處,聚落呈長方形分布,沿河兩側而居。53 戶、177人。早年村中朱姓人家,把窄小港開闊,稱千金港,村以港得名。
井亭橋 位於原鎮政府駐地西南2.4千米處,聚落呈長方形分布。早年有朱姓人家在千金港建橋,橋旁築亭挖井。故橋名井亭橋,村以橋名。
燒香浜 位於鎮政府駐地西南2.7千米處,聚落呈長方形分布,57 戶、195人。村中河浜形似香爐,中間向北延伸似爐中之香,故名燒香浜,村以浜得名。
堰橋 位於原鎮政府駐地西南2.4千米處,聚落呈長方形分布,早年鐘姓人家在堰邊建橋名堰橋,村以橋得名。
馮家門 位於原鎮政府駐地西南2.2千米處,聚落呈曲尺形分布。40 戶、121人。村中世居馮姓,故名馮家門。
北朱 位於原鎮政府駐地西南2.千米處,聚落呈長方形分布。村中世居朱姓,村落在千金港朱姓之北,故稱北朱,以示區別。

歷史及教育

歷史沿革

橫涇橋村在明朝時屬嘉興縣,明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劃嘉興縣東北部建嘉善縣後,本村屬奉賢鄉四南區和四中區,清循明制。民國初屬張匯區,民國十六年(1927年)設惠民張匯鎮公所,本村屬第二區。1946年撤區並鄉設張惠鄉公所,本村屬張惠鄉公所所屬第七保和第八保。
1949年5月嘉善解放,6月建張惠鄉人民政府,屬楓涇區。1950年分設張匯鄉和惠民鄉,屬魏塘區,本村屬張匯鄉。解放初為南北新橋村,1950年建南新橋村、北新橋村,後又合併為新橋村。合作化運動中,由互助組的基礎上,1953年先後發展為小圩、南新以及新民、信義和公義5個農業小社,1956年小社合併為南新和利民兩個初級農業合作社,1958年合併為農新高級農業合作社。
1958年10月成立惠民人民公社後,屬第三大隊(營)。1959年4月為張匯管理區農新生產隊,隊部設定在新橋頭。1961年4月為農新生產大隊,大隊部暫設在糧食局建設在新橋東南的糧倉中(俗稱大禮堂),1967年在大禮堂南面西側新建兩間辦公室。1981年11月農新大隊析為橫涇橋、井亭橋2個大隊,井亭橋村設定在長生橋北側,建造辦公樓5 間,建築面積200平方米。1984年改大隊為村,1996年橫涇橋村在孫家浜浜底南側新建辦公樓三間,竣工後搬遷至新樓辦公。2000年3月,井亭橋村與橫涇橋村合併,村名沿續橫涇橋村。合併後村部在橫涇橋村辦公樓辦公,2001年善通公路建成後,在善通公路北側建成新辦公樓,建築面積計600平方米,呈凹型格局

教育狀況

我村的教育事業的興辦最早可追溯到解放以前,約1936年時,由項雲富在項家小圩家中創立私塾一所,並親自執教。當時入學學生約 20 人,辦學時間長達15年。解放後,由於學生增加,學校搬遷到天打屋,私塾改為公辦國小。當時不但有南村、北村的孩子入學,還有毗鄰的王埭村和大雲鄉東雲村、羅星鄉李家村的孩子,學生達6、70人,任教老師兩人,先是項尚濤和陸美英(女),後是丁振明和李玉英(女,代課),1952年因房屋破舊不堪倒坍而遷移,並分南、北兩所學校。
1952年起南村國小遷至井亭橋廟宇大殿辦學,時招收一至四年級學生,學生約有40人。任課老師先有倪老師(女),朱佩英(女,代課),後有張漢根。生源大多是南村學齡兒童,也有毗鄰的李家村石家浜和陶家的兒童。
1952年北新橋國小借用橫涇橋東面陸金木家開辦,生源主要是北新橋村的學生,也有毗鄰的李家村張家橋、西趙家窯的學生。學生共有40多人。1959年搬遷至橫涇橋北側借用孫金龍家開辦。1965年新橋頭建造新校舍兩間大教室後,學校才開始有了自己真正的校舍。任課老師先後是陸慧英(女)、周一山、季玉成、陳寶奎、姚志維(女)和梁友明(女)等。
1969年考慮到當時學齡兒童大幅增加,原有的校舍教室已經無法滿足孩子的就學狀況,就在天打屋開始建造新國小,先後建造二埭,各10 間,建築面積共 562平方米,開辦一至五年級(國小5年制),原來井亭和新橋頭上學的學生合併為農新國小,老師除張漢根、孫龍根外,還先後招收代課教師李志強、葉會慶、郁引珍、徐海英等人,共有學生281名,其中1976年還開辦了鄉村國中班一期。
1981年11月農新大隊分為井亭橋、橫涇橋兩個大隊後,橫涇橋國小搬遷至白漾里生產隊的公房改造成教室使用,教師孫龍根。井亭橋國小仍在天打屋,教師張漢根。後來由於生源不足,鑒於去惠民集鎮的道路狀況改善,所以兩學校於九十年代後期先後併入惠民中心國小,村級國小終於完成了歷史使命。
1967年考慮當時有一部份學生需要領弟妹等原因,不能全天來校上課的特殊狀況,開辦半天制教育的耕讀國小,校舍安排在新橋頭生產隊的公房草棚內上課,共有學生約20名,開設一至二年級的課,任課老師陳海根。後至1969年天打屋新校舍落成後,併入農新國小,耕讀國小的出現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起到了一定的補充作用。
解放初的五十年代初,開展掃盲工作。各自然村落利用冬閒晚上開辦掃盲班,由當時的掃盲工作隊員任教,掃盲課本結合農諺和順口溜,通俗易懂,深受當時婦女們的歡迎。課文中的“樓上樓下,電燈電話”,“耕田不用牛,點燈不用油”是當時對社會主義新農村景象的憧憬,不想在若干年以後,美好的願望都變成了現實,當年參加掃盲班學習的人至今還在津津樂道。掃盲工作的開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全村大部份文盲社員基本上達到脫盲的指標。
1965年新橋頭新校舍落成後,冬季開辦農民夜校,夜校分初級讀本、中級讀本和高級讀本三種,全村夜校入學農民達到 40多人,次年由於文革開始後夜校停辦。
由於政府對教育事業的投入加大,教育的硬體和軟體建設都有了較大的發展,村民對孩子的教育重視,加上學生對學習的勤奮和努力,截止到現在,全村共有76 人上了中專、56人上了大專、大學,已經有37 人畢業並已經參加工作。人才有王利強,高中畢業高分考取上海同濟大學,畢業後現在上海城市設計院工作。許夏良高中畢業後高分考取北京工商大學,畢業後現在上海建工集團海外部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