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徑村原名橫涇村,因村內支流橫亘而得名。東臨聯樹橋河,南接洪家河,西鄰長橫河,北至徐松河,四面環水,多池塘河道,為水網平原區,路澤太一級公路傳境而過。全村人口1442人,有18個村民小組,451戶人口,黨員43人,村民代表51人。村民多數姓葉,還有王、陳、吳等姓氏。村域面積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65畝,以種植甘蔗、玉米、水稻為主。年村級集體資金收入60萬元,村民人均收入達3萬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橫涇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浙江省溫嶺市
橫徑村原名橫涇村,因村內支流橫亘而得名。東臨聯樹橋河,南接洪家河,西鄰長橫河,北至徐松河,四面環水,多池塘河道,為水網平原區,路澤太一級公路傳境而過。全村人口1442人,有18個村民小組,451戶人口,黨員43人,村民代表51人。村民多數姓葉,還有王、陳、吳等姓氏。村域面積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65畝,以種植甘蔗、玉米、水稻為主。年村級集體資金收入60萬元,村民人均收入達3萬元。
橫涇村位於浙江省海鹽縣沈盪鎮北部,南交永慶村,北接董司村。橫涇村是嘉興市一個自然村、緊挨莊星村、聚金村、五聖村。村情村貌橫涇村位於浙江省海鹽縣沈盪鎮西北部,東臨鹽嘉塘,南與永慶村、北與董司村相連,全村區域面積3.95平方...
橫徑村原名橫涇村,因村內支流橫亘而得名。東臨聯樹橋河,南接洪家河,西鄰長橫河,北至徐松河,四面環水,多池塘河道,為水網平原區,路澤太一級公路傳境而過。全村人口1442人,有18個村民小組,451戶人口,黨員43人,村民代表51人。村民多數姓葉,還有王、陳、吳等姓氏。村域面積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65畝...
橫涇村位於沙家浜鎮街道辦事處集鎮繁華區域,南臨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沙家浜蘆葦盪風景區,西靠風光旖旎的崑承湖。227省道、沙常公路穿境而過,區位優勢明顯。全村轄11個村民小組,839戶。由於四村合一老村自然宅基多,缺乏科學規劃,農民住房建設雜亂無章,亂搭亂建嚴重,造成道路不通、垃圾亂倒、污水橫流,...
橫涇村唐家 橫涇村唐家,形成聚落後,名稱約定俗成。地名含義 因全村均為唐姓而得名。歷史沿革 原屬洞涇村現屬橫涇村40組。
中共橫涇支部舊址曾是在陳氏900年家族史中,經歷600餘年風雨的古老宗祠里,在上世紀二十年代,也迎來了一段激昂的紅色旋律,書寫過一個動人的紅色故事。歷史沿革 橫涇村陳氏家族為之驕傲的陳氏宗祠,經歷600餘年風雨,主體結構始終未改變,幾經修復,當時的風貌清晰再現。“開基九百年祖遺高風亮節譽欽鄉里,衍族卅余...
寧波古橋:曲韻縈繞跨涇橋是一座遠近聞名的戲台橋,始建年間不詳,根據史料推測至少已有200年的歷史,位於浙江寧波鄞州區邱隘鎮橫涇村。現存的跨涇橋為單孔石樑平橋,全長12米,寬2.5米,橋南北各設6級台階,橋孔跨水2.4米,高2米,僅可容一條小船通過。基本介紹 酒坊飲客朝成市,佛廟村伶夜作場。先生醉...
橫涇苑 橫涇苑位於海鹽縣沈盪鎮橫涇村,東至橫涇路(規劃道路),西至堰橋港,南至水田,北至橫涇村村民委,占地面積11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77100平方米,主體層數為最低2層、最高3層,主體高度為最低7.5米、最高10.5米,始建時間為2010年,建成時間為2018年(部分未建)。
橫涇鎮(已撤銷),隸屬於江蘇省揚州市高郵市,地處高郵市東北部,東與興化市西郊鎮毗鄰,南與甘垛鎮、三垛鎮接壤,西與司徒鎮隔河相望,北與臨澤鎮相連,總面積61.3平方千米。截至2011年末,橫涇鎮轄區總人口22316人。1949年,為橫涇區。1990年11月,撤鄉,改置橫涇鎮。2013年8月,撤銷橫涇鎮。截至2012年10月...
後橫涇 後橫涇,2003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涇”意為河流,而村子位於這條涇的後端,故稱“後橫涇”。歷史沿革 清朝初期成立,1912年屬於陳公鄉上二十五都,1929斜塘車坊兩鄉合併成立車斜區為李樊鄉後橫涇,1948年為11保後橫涇,解放後屬於塘北鄉,1983年政社分設時改為橫涇村後橫涇,2003年動遷拆除。
薛家村村民委員會,1986年設立,2004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以自然村薛家地而得名。歷史沿革 清代中葉屬南沙鄉。薛家村民國初年屬常熟縣慈妙鄉管轄。1934年,屬梅里區妙橋鄉管轄。1956年,合作化時期為紅旗十二社。1958年,稱常熟縣妙橋公社鄧家大隊。1960年,分設橫涇大隊、薛家大隊。1962年,隸屬沙洲妙橋公社。
三五叉口 三五叉口,形成聚落後,名稱約定俗成。地名含義 地處西暘公路、妙橋公路、金村公路交叉處,故名三五叉口。歷史沿革 原屬橫涇村第八、九村民小組。現屬橫涇村三五叉口組。
章金頭 章金頭,形成聚落後,名稱約定俗成。地名含義 分為東章涇和西章涇,境內有河浜自西向東彎彎曲曲2里多長,名叫章金,故得名“章金頭”。歷史沿革 原屬橫涇村第十一、十二村民小組。現屬橫涇村張涇頭組,西張涇組。
樊家潭,2003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村內主要居住村民姓氏為“樊”,村的周圍還有一個潭,故名“樊家潭”。歷史沿革 清朝初期成立,1912年屬於陳公鄉上二十五都,1929斜塘車坊兩鄉合併成立車斜區為李樊鄉樊家潭,1948年為11保樊家潭,解放後屬於塘北鄉,1983年政社分設時改為橫涇村樊家潭,2003年動遷拆除。
夏灣 夏灣,形成聚落後,名稱約定俗成。地名含義 早期夏家一族先居於此地,而該地原處河灣,交通閉塞,得巷名“夏灣”。歷史沿革 原屬洞涇村現屬橫涇村。
殷家角 殷家角,形成聚落後,名稱約定俗成。地名含義 該自然村是三面環河的小宅基,宅內殷姓居多,由妙橋殷巷遷入,故該自然村名“殷家角”,又名“古樹堂”。歷史沿革 原屬雪家村第六村民小組,現屬橫涇村第四十四村民小組。
李家角 李家角,2003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李家角指村內主要居住村民姓氏為“李”。歷史沿革 清朝初期成立,1912年屬於陳公鄉上二十五都,1929斜塘車坊兩鄉合併成立車斜區為李樊鄉李家角,1948年為11保李家角,解放後屬於塘北鄉,1983年政社分設時改為橫涇村李家角,2003年動遷拆除。
1934年,屬梅里區妙橋鄉管轄;(其中洞涇屬興教鄉),農業合作化時期屬繁星社、益星社,後改為紅旗十社、紅旗十一社;1958年,為常熟縣妙橋公社洞涇大隊;1962年,隸屬沙洲縣妙橋公社;1986年,為張家港市妙橋鎮洞涇村;2000年,陶橋村併入成洞涇村;2003年8月,隸屬塘橋鎮;2004年3月,併入橫涇村。
周黃家巷 周黃家巷,形成聚落後,名稱約定俗成。地名含義 有黃、張、蘇等姓氏,因黃姓戶占八成以上而得名“黃家巷”。歷史沿革 原屬雪家村第十村民小組,現屬橫涇村第四十八村民小組。
冷塆里 冷塆里是舊時因村落荒涼而得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古時因本村莊較窮人家稀少荒涼而命名冷塆里。歷史沿革 高級社時光明社秀林村,人民公社時更名為光明大隊第3、14生產隊,政社分設後更名為前橫涇村第3、14村民小組。
民國初年屬常熟縣慈妙鄉管轄;1934年,屬梅里區妙橋鄉管轄;農業合作化時期屬繁星社、益星社,後改為紅旗十社、紅旗十一社;1958年,為常熟縣妙橋公社洞涇大隊;1962年,隸屬沙洲縣妙橋公社;1986年,為張家港市妙橋鎮洞涇村;2000年,陶橋村併入成洞涇村;2003年8月,隸屬塘橋鎮;2004年3月,併入橫涇村。
甘垛鎮,隸屬於江蘇省揚州市高郵市,地處高郵市東部,東鄰興化市,南傍北澄子河,西連三垛鎮,北接臨澤鎮,行政區域面積149.72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甘垛鎮轄區戶籍人口59286人。民國元年(1912年),屬橫涇區。1983年9月,甘垛人民公社改為甘垛鄉,平勝人民公社改為平勝鄉。2000年,合併甘垛鄉、平勝鄉為...
1934年屬梅里區杏市鄉管轄;新中國成立初仍屬杏市鄉;農業合作化時期為紅旗二十社、二十四社;1958年為常熟縣妙橋公社吹鼓大隊。“文革”中改為紅星大隊,1981年復名吹鼓大隊;1962年屬沙洲縣(張家港市)管轄;1986年為張家港市妙橋鎮吹鼓村;2003年8月隸屬塘橋鎮;2004年3月併入橫涇村。
蘇家角 蘇家角,形成聚落後,名稱約定俗成。地名含義 因村中蘇姓者居多而得名。歷史沿革 1980年第一次地名普查時屬薛家大隊,後屬塘橋鎮橫涇村。
腰潭裡 腰潭裡,因在本村中間開一條河,分成兩段而得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後來在河的兩岸建造住房而命名腰潭裡。歷史沿革 高級社時光明秀林村,人民公社時更名為光明大隊第四生產隊,政社分設後更名為前橫涇村第四村民小組。現因發展需要已拆遷消亡。
下乾 下乾是舊村本村農田較高,種田上水困難而得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在解放前靠人工踏水車來上水,農田一真乾旱,命名下乾。歷史沿革 高級社時光明社秀林村,人民公社時更名為光明大隊第八生產隊,政社分設後更名為前橫涇村第八村民小組。
陳灣橋 陳灣橋是以橋名來命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在本村的河道灣處的一座橋樑命名陳灣橋。歷史沿革 高級社時光明社秀林村,人民公社時更名為光明大隊第九生產隊,政社分設後更名為前橫涇村第九村民小組。
1934年屬梅里區杏市鄉管轄;新中國成立初仍屬杏市鄉;農業合作化時期為紅旗二十社、二十四社;1958年為常熟縣妙橋公社吹鼓大隊。“文革”中改為紅星大隊,1981年復名吹鼓大隊;1962年屬沙洲縣(張家港市)管轄;1986年為張家港市妙橋鎮吹鼓村;2003年8月隸屬塘橋鎮;2004年3月併入橫涇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