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外形特徵,分布範圍,生活習性,生長繁殖,亞種分布,保護等級,
外形特徵
橫斑曲嘴鷦鷯是一種鳴禽,身長19 cm。有兩個品種分別分布於北美和南美。其中差別是頂冠的灰色和下腹部的肉桂色強度不同。成鳥上體至中部具有明顯的黑灰色點斑。肩膀、背部和尾巴的顏色深濃,尤其是下背部和尾巴上的白灰色點斑。雙翼具濃淺黃色,白色和黑褐色的斑紋。初級飛羽和次級飛羽在離外邊緣4或5道斑紋處更為暗淡,這也突出其他部分的醒目。尾部羽毛呈黑褐色。灰白色眼眉不是特別清楚。耳羽是斑駁的褐灰色。白色的下頦和胸部,腹部白色或淺黃色,在腹部和兩側有暗灰色圓形斑點。大腿和肛門淺黃色或深褐色。虹膜紅棕色至淺棕色。腿是黃褐色。 幼鳥與成鳥相似。然而,下部的斑紋更少,而且更分散。虹膜是石板灰色。
分布範圍
生活習性
橫斑曲嘴鷦鷯棲息於乾旱和半乾旱的草原放牧區、花園和農場附近。特別有棘荊的灌木叢,似乎也非常適應人類活動造成的干擾,在柑橘果園很常見,習見於植被稀疏海拔較高的谷底。從海平面到1500米,都是其活動範圍。
這種鳥嘈雜和活躍,橫斑曲嘴鷦鷯的歌聲是反覆幾次,有刺耳過門聲,而且經常的音符是抑揚頓挫和潺潺系列。這是一個二重唱,結尾為細薄顫音。它們組成一個嘈雜的樂隊,聚群而居。在叢林中取食搜尋,偶爾在小屋屋頂和農場土地的啄糧食。也進入大樓內在蜘蛛網中收集昆蟲。
生長繁殖
亞種分布
(2種)
1.Campylorhynchus fasciatus pallescens分布於厄瓜多和秘魯北部。
2.Campylorhynchus fasciatus fasciatus 分布於乾旱的皮烏拉南到利馬西北沿馬拉尼翁東部(下亞馬孫河流域的秘魯沿海地區的瓦努科)。
保護等級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2008年鳥類紅色名錄。